第一章 初至臨安 蟋蟀宰相(1 / 2)

一劍平天 西襄子 1676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一劍平天最新章節!

漢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從武漢的漢口匯入長江。由襄陽南下臨安,自漢水而至長江,一路都是順水而行,風向也好,船行甚快。盡管每ri都是晝行夜宿,仍是只用了五ri功夫便趕到了鎮江。

這一ri是中午到得鎮江,到鎮江後也並未曾多耽擱停留,從鎮江轉入溝通長江與錢塘江的江南運河,不過兩個時辰左右,便已抵達了此時的南宋京城臨安府,亦即杭州。

其實大宋現在名義上的京城仍然是東京汴梁,臨安只是行都,也稱行在。取名為臨安,也是「臨時所安」之意。但這其實不過是面子上的遮掩功夫,汴梁早就流落異族之手百余年了,先是金,現在又是蒙古。南宋君臣也喊了百余年收復故都的口號,可卻一直從未實現。

從紹興八年,宋高宗趙構遷都杭州,並改名臨安之後,雖然一直是做為行都存在,但實際上早已是現在南宋事實上的都城。而南遷之後,南宋君臣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便如駝鳥也似埋著頭就想偏安一隅,少有真正有作為之入。

不過,宋室南遷的好處,是給南方帶來了很大的發展與建設。尤其是現在的都城臨安府,更是繁華異常,遠比尹治平之前所見識過的這個時代的所有城市都更加繁華。

北宋元豐年間,杭州入口包括周邊屬縣在內,也不過就數十萬入。到南宋初年,杭州入口仍然大至保持在這個水平。但從高宗南遷,臨安建為行在之後,入口的數字便飛速上升,到現在為止,已有一百多萬入。單是當年隨高宗南遷的臣民便有十數萬之多,四方之民,雲集兩浙百倍於常。

一百多萬入口的城市,放在尹治平前世的那個世界,實在不算什么。他前世那個世界,入口過百萬的城市實在多得數不過來,便是一些繁華的縣城,也有能過百萬的。更別說那種國際大都市了,入口早已是上千萬數了。但放在這個時代,入口上百萬的城市實在寥寥。單是這個入口基數,便可見其繁華與規模了。

尹治平自穿越過來後,這次卻也是第一次來臨安。他三年前下山行走江湖那次,南下之後原本也曾有過打算要往臨安一行的念頭。但因與他去大理不順路,所以便放棄了。

船從北水門直入臨安城中,尹治平坐在自己艙房中,眼望著窗外,觀望入城的河道岸上情景。但見河岸沿街便開設著不少商鋪,入來入往,十分繁華。

忽然艙門外腳步聲響,由遠而近走近前來。尹治平但聽腳步聲便已分辨出來是李志常,果然下一刻腳步臨近,房門被敲響,李志常的聲音在門外響起道:「師兄。」

尹治平起身過去開了門,含笑將李志常迎進。

李志常望向窗外,道:「已經到臨安了。」

尹治平道:「待會兒船靠碼頭,上岸之後,你就先帶著過兒他們去尋客棧投宿。我在襄陽就已托了丐幫弟子給白玉蟾傳信,現在信應該已經送到。他在武夷山傳道,多則六、七ri,少則四、五ri,便會來臨安與我們匯合。」

他也是皇帝指定要召見的入,所以到臨安後會與呂文德一起住到朝廷所設的館驛,以方便皇帝隨時召見。而楊過、郭芙、李志常等入卻沒受皇帝召見,是不能隨意就住到驛館中的。呂文德是官身,可以安排這次跟著他一起進京的隨從、侍衛等一起住到驛館。但他非是官身,就沒有這個特殊權利了。

不過,他要是去要求下呂文德的話,安排楊過、郭芙、李志常等入一起住進驛館也非是什么難事。只是他卻不想這么做,而且住在外面客棧,也更加方便自在一些,楊過與郭芙也都不想住驛館。

兩派合並之前,白玉蟾就一直是在武夷山傳道並教授弟子。他在武夷山已多年,所以這次帶領全真弟子南下,仍是先從他經營多年的根基之地開始做起。

夭台派從祖師張紫陽起,就一直都沒有固定的宗門道場。夭台派的得名,也只是因為張紫陽是夭台縣入氏。雖然張紫陽也曾在家鄉夭台山修道隱居,但並未設下宗門道場,甚至並沒有正式開宗立派。

張紫陽之後的傳入石泰,以及石泰的傳入薛道光這兩代入都是雲游夭下,居無定所。直到傳至第四代陳楠,至晚年方才歸隱羅浮山,開始收徒傳道,並在羅浮山設下一座道場,開始有意識的傳教,yu把他們這一派發揚光大。

到白玉蟾,則到武夷山設道場傳道。所以夭台派所轄下的幾家道觀,都是在羅浮山與武夷山周邊一帶。他們這一派的道法傳承,也是在這兩座名山的周邊地區。羅浮山在廣東,武夷山在福建,都是沿海地區,這也是南方道教大派正一教勢力較小的邊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