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1 / 2)

紅樓之拖油瓶 八爺黨 2325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紅樓之拖油瓶最新章節!

尤三姐兒向來不與尤老太太過多交涉,因此聽了這話,一時間倒不知尤老太太究竟何意。只得但笑不語。

陳氏則笑眯眯接口道:「她們兩個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弟,自然彼此投緣親近。況且三姐兒愛穿紅,小孩子喜歡新鮮顏色也是有的。」

說罷,又命春蘭將寶哥兒從尤三姐兒懷里抱出來,口內仍笑道:「快接過來罷。三姐兒年紀還小,倒沒有什么氣力,別累壞了她。」

尤老太太微微一笑,猛地想起什么似的,向如意吩咐道:「我記得年前有子玉的下峰登門拜訪,倒是孝敬了兩匹大紅羽紗。既然三姐兒愛穿紅,就扯些尺頭兒給她做斗篷罷……」

想了想,又補了一句的道:「一並連大姑娘、二姑娘、四姑娘每人都做一件兒,也給寶哥兒做一件兒外頭穿的小衣裳。倘或還有剩,就給你太太也做一件兒斗篷。」

陳氏不妨尤老太太竟然說出這些話來,忙的起身賠笑道:「哎呦呦,這可使不得。我聽說這大紅羽紗貴得很,市面上一匹都要六七十金呢。且又浸雨不濕,華貴無匹。這么好的東西,給二姐兒三姐兒豈不可惜了?畢竟那兩個孩子還在長身子,過了這兩年竟穿不了了。還是給老太太做一身兒斗篷罷。」

尤老太太便笑道:「我這老天拔地的,比不得你們這些年輕媳婦姑娘們,哪里還好穿紅著綠的。你聽我的話,就這么辦罷。叫她們一人裁出一件兒斗篷來,外出走動時別人瞧著也好看。」

陳氏見狀,只得謝過。

一時三姐兒將寶哥兒交給春蘭,少不得也起身道謝。母女兩個又陪著尤老太太說笑一回,直至吃過晚飯,這才抱著寶哥兒並那兩匹大紅羽紗回了正院兒。陳氏在燈光下看著略有浮光閃映的兩匹紗,口內因笑道:「這個老太太,也不知道是抽了哪門子瘋,今兒倒大方起來。」

又命秋菊明兒傳外頭成衣行內最有名的裁縫師傅來,仍舊笑言道:「既是老太太的吩咐,咱們且得辦了。等明兒叫姑娘們都來我院兒里量體裁衣。」

說罷,仍笑向尤三姐兒道:「你倒是有命。也不知道哪里對了老太太的脾胃。據我所知,她即便是待她親孫女,且沒有這么大方呢。不過無事獻殷勤……我且瞧著罷了。」

尤三姐兒看著陳氏沾沾自喜的模樣兒,沉吟一回,疑惑問道:「該不會是……老太太打著嫁妝鋪子的主意罷?」

陳氏聞言,不覺一愣。忙地轉頭問道:「這話怎么說?」

尤三姐兒便笑道:「老太太年輕守寡,這么些年教養兒子撫育孫輩,還得打點應對尤家的親戚並世交故舊們。僅憑一己孀寡,卻能將尤家上上下里里外外打點的不說井井有條,卻也沒出什么大亂子。媽不會真以為老太太是個糊塗人罷?」

陳氏聽了這話,少不得沉吟不語。半日方笑道:「這會子胡思亂想的,究竟沒什么緊要。等著老太太出招罷。反正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不拘她要干什么,我先把好處收進來,其余的事兒,到時候再說。」

尤三姐兒聞言,莞爾笑道:「竟沒想到媽還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魏晉豪情。」

陳氏撇了撇嘴,笑向尤三姐兒道:「少跟我面前掉書袋。我可不吃這一套。」

至次日,陳氏果命家下人從外頭請了手藝不俗的裁縫師傅來給姑娘們量尺寸,因著做過了四位姑娘的斗篷並寶哥兒的小衣裳後,竟不夠陳氏再裁剪的。陳氏索性將余下的尺頭包好了送給大姑娘做嫁妝,口內仍笑道:「這些尺頭若單提出來,倒是不夠做衣裳的。待你嫁到寧國府後,倒是可以用來打點人。既闊綽又大方。你留著罷。」

大姑娘見狀,忙的起身推辭。陳氏也不待大姑娘開口,一雙手按在大姑娘的肩膀上叫她坐了,口內笑道:「聽我的沒錯。就這么辦了,你要再說什么。啰啰嗦嗦弄得我好頭疼。」

大姑娘見陳氏如此,只得起身道謝,笑著受了。因又說道:「偏了咱家的好東西了。」

陳氏便笑道:「既是咱們家的,不給你們卻又給誰去。」

其後幾日,乃是家宅閨中瑣事,倒無可記敘之處。

轉眼便進了三月,人間芳菲,百花爭妍。

是日,陳氏正帶著大姑娘、二姐兒並三姐兒在家里閑話。剛說到昨兒吃的一道炸鵪鶉味道不錯,想吩咐廚房今兒再做一盤來,就聽門外有回事人回說「何財家的來給太太請安」。

陳氏心下一動,便知道定是何旺升在外頭找鋪子之事有了眉目。忙命人將何財家的引進來。

傳話兒的小丫頭子答應著去了。一時徹身回來,果然引了何財家的進門。

那何財家的先是躬身向陳氏並三個姐兒行了禮,又奉承了幾句好聽話,這才轉入正題。

果然正如陳氏所料,那何旺升於長安城內尋尋覓覓了幾個月工夫,終於找到了兩處符合陳氏要求的鋪子。

兩間鋪子都在鼓樓西大街上,一間是在東段兒左近,是做綢緞布匹生意的。每月進項倒還不錯,有進貨渠道,且客源也比較穩定。幕後的大東家因要隨夫家到南邊兒上任,所以想盡快打發了在長安的產業,也好換些現錢打點上下,做上任後的准備。也有怕鞭長莫及,這邊兒的管事弄鬼的意思。

另一間則是賣胭脂水粉香料的,在鼓樓西大街中段兒附近。其鋪面的大小同那間綢緞鋪子差不多,只是那家香料鋪子的少東家因欠了放貸的錢,被人逼債。所以情急之下想要脫手換銀子,價格也要的較高。不過勝在地段好,倒也有人問津。

何財家的將這兩家鋪子的狀況原原本本說個明白,便束手立在一旁,等著陳氏的示下。

陳氏回頭看了大姑娘一眼,因笑道:「你怎么看?」

大姑娘聞言,少不得臉面殷紅,忙低了頭擺弄衣帶,羞羞怯怯的道:「一切都聽母親的吩咐。」

陳氏聞言,便是一笑。回過頭來問何財家的,「這兩家鋪子都要的什么價兒?」

何財家的見問,忙開口回道:「綢緞鋪子連著里頭的存貨共要價五百六十兩,香料鋪子要價七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