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1 / 2)

蕙質春蘭 蕙心 1531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蕙質春蘭最新章節!

熱門推薦:、 、 、 、 、 、 、

和文家一起來到鐵壁關的曾家,也派人在這里住了下來。不過,曾家因為是經營茶葉生意的,北方並不適合種植茶葉,也不產茶葉,所以,曾家在這里並沒有派大量的子弟在這里,緊緊是派出了兩房子弟,一家在鐵壁關開了一個茶鋪子,一個在山海城開了一個茶鋪子。

鐵壁關的茶鋪是專門向鐵壁關城里,還有整個西北三省賣茶葉。主要是賣一些南方特產的茶葉,尤其是湖州產的茶葉為主。

山海城的茶鋪主要是賣給那些草原部落們茶餅,茶磚。這可是一項十分來錢的生意,利益很大。往往一塊只值幾文錢的茶餅,湊上一盒子,也不過是幾十文錢的事,就能換一張很好的羊皮。當然了,有的部落是用交換的,有的部落是直接拿錢來買的。山海城里也不是曾家一家賣茶葉的,一共有十來家呢。

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京城柳敬原大人家的茶廠賣出來的。那才叫賺錢呢。可是,曾家光是在山海城里這么開個鋪子就很滿意了,每年也給家里帶來大量的收益。更不要說,還有文蕙郡主給的夷洲島高山茶在湖州省,河陽省的總經銷權呢,收益還是很客觀的。所以,當初曾家來鐵壁關花了五十萬兩銀子買鐵壁關的豪強的產業,又花費了幾十萬兩銀子,送給文蕙郡主和文氏,後來,還付出了價值幾十萬兩銀子的江南的宅子,鋪子,還有土地。幫助鐵壁關的豪強搬遷到江南。

這花費的銀子雖然多。不過,真正付出的只有送出去的那幾十萬兩銀子。這幾十萬兩銀子,算一算,光是高山茶這一項,三年內就能收回。還有江南的那些宅子,鋪子,土地,倒是沒有用曾家出錢。都是曾家本身就有的。不過,這些東西,也不算是白花,因為。光是鐵壁關和山海城的兩個鋪子,一年都能給家族賺上十來萬兩銀子。

隨著鐵壁關和山海城的建設越來越好,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中,青陽城的曾家族長算了一下,有三年的時間。這個錢也能賺回來了。至於在鐵壁關買田產,鋪面,宅子,牧場的錢,倒是不著急。

一來,隨著鐵壁關發展的好,這些東西,肯定會價格越來越高,守上三年的時間,這些當初稍微高了價格買下來的產業。就都能回本了。要是不急著用錢,倒是還可以再放上一兩年,到了那個時候,再賣出去,一定還能賺一筆回來。即使是現在,沒有賣,也沒有用。曾家也沒有閑著。那些田產,牧場,就派了幾個管事來看著。至於宅子和鋪面則是另外安排了起來。

宅子送給了文蕙郡主一座,當學堂使用。還給鐵壁關看管鋪面的那一房子弟一個寬敞的居所。修路的時候。拆了一點點房子,不過,那都是小數,無關緊要。剩下還有許多宅子。曾家又花費了很少一筆銀子修繕了一下,派了管事的在這里,全部都租了出去,加上那些鋪面的,每年也算是有了還算是可以的收入。

所以,這一趟生意。怎么看都是賺了,賠本是絕對不會的。因為這個原因,曾家全族對於立了功勞的小文氏都贊賞有加,小文氏在婆家的地位提升,自然寫了信告訴在鐵壁關的姐姐文氏。文氏知道後很高興。對陳文蕙更加感激,也更加忠心了。

這以後,曾家在房價和田產價格都漲上來之後,果然派了管事,把這里的不動產都賣掉了。那個時候,來買的人很多。可是一大半,經過文氏的介紹,都賣給了當時已經在鐵壁關扎根下來的文家子弟了。這也算是曾家報答文家介紹的一種方式。

文家子弟們得到了這一部分不動產,在鐵壁關的地位更高了。這些都是後話。

席家的處理方式和文家,曾家都不同。他們是派了嫡支能干的三房人家來到了鐵壁關,正兒八經的准備扎根鐵壁關了。這一只人並不是像文家子弟一樣做起來客棧生意,而是干起來老本行,建造了玻璃加工作坊。而已,而且,主要接單對象就是陳文蕙的罐頭廠。

席家在江南制造玻璃,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也算是江南有名望的商家,雖然沒有文家,曾家那樣歷史悠久,但是,也算是老字號了。他們家的工匠,技術都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