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替天行道(1 / 2)

晁氏水滸 藏劍翁 1545 字 2022-11-21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晁氏水滸最新章節!

次日一早,三百梁山人馬便打著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下山。

東馬村位於梁山水泊西南六十余里,土地肥沃,按理村中百姓應該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但村中景象卻不是這樣,除了村頭一戶大宅院外,其余多是茅屋和土屋,而且看上去都十分殘破。

這東馬村數千畝良田幾十年前便都成了村中大戶李家的,這些年來李家累積的錢糧不計其數。

李懷便是出生在這個富裕的大戶,但衣食不缺的他反而比其父輩更加吝嗇,對村中佃戶也並沒半分仁慈,大斗進小斗出,佃戶一旦遇到災病,最後十有八九多半會變成他家奴隸。

年近五十的李懷不舍的看著四周的高屋大宅,這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可是費了幾代心血才建成的,自己這些年又添了不少陳設,在這方圓幾百里也是少有的好宅子。

若不是逼不得已,他也不願意丟下這大好宅子,搬到縣里去住。近些年世道不太平,四處強人出沒。前幾年,六十多里外的梁山便多了幾百強盜,四處劫掠。為保家宅平安,他不得不雇了五個武師,又訓練了二十個家奴護院。再對村中佃戶許以重金承諾,他才高枕無憂。

以前每年有村中幾千畝良田收成,雖然養著許多人花費不少,但總是進多出少。前幾月,公田所把田地都括走後,李懷開銷了幾月,便肉疼起來。這只出不進,便是有萬貫家財也有花完的時候。

幾宿輾轉難眠之後,他終於決定留下幾個家奴看護院子,舉家搬到鄆城縣去住,到時便不用擔心梁山賊人了,也不用再花錢雇武師護院,可以省去一大筆開支。再在城中買些店鋪,也不用擔心坐吃山空。

主意已定,李懷對身後的管家道:「李二,你派人去把縣里宅子整理一下,再把賬目清算一下,過幾日老爺要搬到縣里去住。」

李二道:「老爺是要長住?」

李懷點頭道:「現在鄉下都沒了田地,老爺住在這里,還要養著許多人,防備梁山賊人,索性便搬到縣里,再置辦些產業過活。」

李二也是在東馬村長大,對縣城還是有些畏怯,道:「那這宅子怎么辦?」

李懷不舍得看了他也花費了不少心血的院子一圈,道:「這是祖宅,自然不能變賣。李二,你家三代伺候我家,這院中我對你最放心。我准備讓你帶幾個家奴留下看管這院子,你要給老爺看好了。等過幾年,官府剿滅了梁山賊寇,老爺還要回來。」

李二聞言,也松了口氣,道:「老爺放心,小的便是舍了性命,也看的宅子周全。」

李懷走了,他李二在這村中便成了老大。他年紀老了,也不想再去縣里打拼,能留下看守院子最好了。只要主人家把錢糧都搬走,梁山賊人便也對東馬村不感興趣了。

二人正說間,一個家奴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道:「主人,不好了,東邊來了一隊人馬,好像是梁山賊人,離村口不到五里了。」

李懷沒想到自己正准備搬走,梁山賊寇倒先來了,趕忙命人召集護院武師和家奴往村口准備抵御賊寇。一面讓人敲起梆子,村中佃戶此時剛從田里回來,聽得梆子響,也顧不得疲累,都帶著棍棒,到村口來抵御賊寇。

李懷看著身後亂糟糟的村漢,也是心底發虛。若是梁山賊人來的多了,單憑自家武裝的幾十個家奴,和這些拿著鋤頭、扁擔的村漢,恐怕無法抵敵。不過有了這幾百村漢,梁山賊人想來也不敢大動干戈,到時破費些錢糧,送走他們,然後便舉家搬往縣城,也不怕他們再來騷擾。

東馬村村民正堵在村口發慌時,一面杏黃大旗已經出現在遠處。

到的村口外,杏黃大旗扎住,三百嘍啰擺開,當先六人騎馬出陣,中間一匹黑馬更是少有的神駿,正是晁勇、林沖、劉唐、阮小七、時遷、杜遷。

晁勇也沒想過要隱藏行跡,這第一戰正是要打響梁山「替天行道」的名聲,一路而來可說是大張旗鼓。見到東馬村民都堵在村口,也不意外,打馬出陣喊道:「東馬村百姓聽著,我們梁山好漢這次前來,只為替天行道,為民除害。李懷一家為富不仁,害民為奴。梁山好漢正要殺他為眾位鄉親除害,只要眾位鄉親不與我梁山為敵,梁山人馬一定不去騷擾鄉親。」

李懷聞言,趕忙道:「大家不要聽信賊人,一旦讓賊人進了村子,他們必然洗盪村坊,到時再要抵抗就晚了。我是本村保正,你們大半都是鄉兵,讓賊人入村,殺害保正,你們吃罪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