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洪門(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英格蘭小鄉紳最新章節!

洪門的來源,在後世是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洪門的前身是以留存漢家衣冠和文化的組織「漢留」,後來·經過明鄭總制陳近南的發展和壯大,成為了明鄭在大陸上策劃反清事宜、提供軍機情報的一個地下組織。

後來康熙在福建打造水師攻下台灣,洪門作為明鄭在大陸的情報機構也就開始了沒落之路,到乾隆年間基本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因為「反清復明」的宗旨無望,洪門的大部分分支開始自甘墮落,在坊間開設賭坊、妓院、收取保護費,儼然成為了清代最大的黑社會團伙。

而孫中·山對於洪門的起源也有自己的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孫說》里寫道:「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之事,多欲圖恢復,誓不臣清,舍生赴義,屢起屢撅,興虜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殆至康熙之時,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便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結成社團,以待後有起著可籍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立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覺也。」

孫中·山先生當年為了借助美國華人的力量,便在洪門前輩鍾水養的介紹之下,於1903年加入美國檀香山致公堂(洪門的一支),當時主持拜盟儀式的主盟人,還封孫中·山為「洪棍」。

不過在威克漢姆看來,孫中·山加入致公堂只是利益的交換而已,孫忠山需要致公堂的財力和人才,而致公堂則是進行了一次高回報的政治投資。只不過在辛亥革命勝利後,致公堂的大佬司徒美堂,發現革命黨是爛泥扶不上牆,這才開始撤出對革命黨的支持。

不管如何,當時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的致公堂,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出錢出力,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二十一世紀初,洪門的各分支遍布全球,基本上是哪里有華人,哪里就有洪門,儼然成為了一個跨國的龐然大物。後來的天朝在封閉年代,在外交斡旋上也多次借助洪門的力量。

威克漢姆萬萬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叫張名夏的漢子,竟然是洪門中人!想到洪門弟子被賣到檳榔嶼來當奴隸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威克漢姆便忍不住問道:「張兄弟既然是洪門中人,怎么會被荷蘭人賣到檳榔嶼當奴隸?」

因為威克漢姆的一番胡扯,張名夏心中的戒備消除了一些,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我本來是洪門外八堂的披紅,只是沒想到廣州城的堂口里出了叛徒,到兩廣總督府哪里狀告我們欲行謀反之事。兩廣總督大為震驚,接著關閉城門在城內大肆抓捕我洪門中人。有了那叛徒指路,清兵自然是一抓一個准,我洪門子弟大部遭到了清狗殺害。還好我們有出城的密道,我這才躲過了一劫,不過這廣州卻是待不得了。」說到這里,張名夏這個七尺高的漢子,眼眶已然有些紅了。

清朝初期在漢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統王朝,只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將有骨氣的讀書人殺干斬盡,這才穩定了清廷在中國的統治。尤其康熙康麻子,對於那些打著反清復明的抗清組織異常敏感,發現一個剿滅一個,手段之鐵血,牽連范圍之廣,實在是駭人聽聞。

像張名夏這樣的洪門頭目,被抓到之後絕對是死無全屍的下場,這樣的例子威克漢姆在野史里可沒少讀。

威克漢姆有些好奇地朝張名夏問道:「不過你們是怎么到南洋來了?」現在的清朝實行嚴格的禁海令,除了外國商船,本國根本就沒有遠洋海船可以出海,威克漢姆有些不明白張名夏為什么會被荷蘭人當成奴隸給賣掉。

張名夏平復了一下心情,繼續解釋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清狗不知道的是虎門水師營的一個把總,是我們洪門兄弟,我尋思著這大陸不能待了,便和那把總在水師營里弄了一條四百料的船,想著到馬尼拉找當地的華僑避一避風頭。沒想到才過瓊崖不久,就遇到了天殺的佛朗機海盜,不僅奪了我們的船,還把我們當奴隸販賣到了巴達維亞城,救我的那位水師營的兄弟,也不知道被賣去哪了。」

張名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對面的年輕人雖然是個夷人,卻是給他一種親切和信任的感覺,讓他忍不住將一年來的心事全都說了出來。

恢復了一下心情,張名夏發現自己還不知道這個官話無比順溜的夷人叫什么,便問道:「在下到現在還不知道兄弟的身份,你是居住在檳榔嶼的佛朗機人嗎?」張名夏走南闖北十幾年,一雙眼睛甚是毒辣,只覺得眼前這位夷人穿著整齊華麗,談吐杉杉有禮,不是碼頭那些臟兮兮的水手所能比擬的,必定是個有身份的人。

對於張名夏的猜測,威克漢姆有些哭笑不得,從明代·開始,中國人一直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等歐洲人統稱為佛朗機人。後來清朝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對外面的世界就更無知了,馬噶爾尼出使清國的時候,清廷禮部的官員一直以為英吉利是荷蘭的別稱。

「名夏兄,我的名字叫喬治·威克漢姆,但你可以叫我的中文名字林梓涵。」穿越半年來,威克漢姆終於可以在這個時空里用上自己本來的名字了,「我是英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名軍官,從萬里之外的歐洲而來,你們說的那個佛朗機過也是從歐洲來的。不過我不住在檳榔嶼,現在也只是路過這里而已。」接著,威克漢姆又將歐洲的形勢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張名夏顯得很驚訝:「沒想到萬里之外竟然是這樣的世界,你說你們英國人不遠萬里跑到南洋占個島是為了什么?這樣的地方恐怕連中原的一個下等縣也比不上。」

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南洋一帶基本已經變成了歐洲人的樂園,到處都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只可惜中國人在這次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里,沒有撈著一丁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