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謀事貴深遠(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2160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盡管公孫瓚一笑置之,袁術全未留意,陶謙轉圜的也很合理,王羽的行為之中,也看不出什么玄機。但劉備認為,這里面一定有點說法。

原因很簡單,王羽的行為不夠自然。

袁術目中無人,公孫瓚為人豪爽,這兩個人心機都不算多;陶謙久經世故,但總體而言,也是個表里如一的人,他們不會花太多心思去琢磨一個人是否表里如一。

王羽的年紀,和他的事跡,都是很好的保護色,所以順利瞞過了那幾個人,但他瞞不過劉備。

從第一眼看見王羽開始,劉備就知道,王羽和他是同一類人。

忠誠是說給人聽的,直率是做給人看的,胸懷大志者,都有著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無論做什么,都是在將事情,朝著於己有利的方向推進,至少主觀上如此。

王羽的具體想法,劉備無從估量,但自刺董開始,王羽做的每件事,無不名利雙收。

刺董不用說,見識過王羽槍挑華雄,在萬軍之中縱橫捭闔的威風後,就王羽的武藝,劉備再次向兩位義弟確認了一次。

這一次,關、張的評價,比虎牢之戰前又高出了一籌。

關羽的說法是:他戰前的提議,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他只是個無名小卒,華雄多少會有些輕敵,借馬速突襲的可行性很高。而王羽早已名震司隸州,華雄也是沙場宿將,就算在盛怒之下,也不會真的輕敵。

臨陣之際,關羽看得很清楚,華雄臨敵的那一刀,並不是隨手而揮,王羽馬速驟升的時候,華雄也在第一時間發現危險,采取了應變措施。只是王羽的槍勢太快,他沒能防住。

張飛的說法更直白些,他說:「鵬舉兄弟的武藝,就是遇強越強的那種類型,就算俺自己,不全神貫注的話,只要稍有疏忽,怕是也要糟糕。」

總之,劉備很確定,只要王羽想殺董卓,董卓就已經是冢中枯骨了,董卓還活著的唯一理由,就是王羽沒有殺意!

董卓若死了,哪里還有他後面這一連串的勝利?哪里輪得到他揚名天下?讓他受到這般追捧看重?

越是深思,劉備越覺得王羽深不可測,這少年行事看似沖動莽撞,實際上,他的計劃一環扣一環,從來就沒出過錯,也沒吃過虧。

請戰之舉,看似得罪了公孫瓚,結果他藏了一手送糧的妙棋;送糧看似不劃算,可先得了寶馬,再收獲公孫瓚的友誼,卻一點都不虧。

等到在虎牢關一開打,劉備更是恍然大悟。

王羽把自家最精銳的人馬全都留在老爹那里,跟運糧的郡兵匯合後,又遣了四五百精銳回去。此舉看似出於孝心,實則是在保存實力,他老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借公孫瓚的力,成就他自己的名!

要是沒那批糧草,公孫瓚會這么幫他?不爭功,不借刀殺人就不錯了!

只出了一人之力,結果卻是這場大捷的首功,這買賣,簡直太劃算了!

更讓人叫絕的是,他竟然還把本錢撈回來了,敖倉的糧草雖然少了點,但也有差不多二十萬斛。王羽手下這些郡兵也是要吃飯的,他一點虧都沒吃,全是凈賺的!

這還不算完,還有更絕的,王羽調遣精銳回酸棗,也不是無謂之舉。他早就預料到了袁紹等人的反應,所以特意遣精銳去保護,而且在戰後的第一時間,就派了信使回去,讓王匡前來匯合。

滴水不漏!

便宜占足,風險全規避掉,若不是全程觀摩,劉備打死也不會相信,這些事是出於一個弱冠少年的手筆。相比於這個整體策略,那些戰術上的疑兵、斬將、亂陣等驚艷之策,統統不值一提。

劉備自忖也是有大志向之人,並且一直堅定不移的努力著。

起初之時,他手頭的資源其實也不錯。武有兩位義弟,智有他自己,再加上他的人格魅力,以及宗室身份的加成,在中平元年就擁有數百精兵的他,本來應該大有作為才對。

實際上,他確實也立了不少戰功,可是,這些功勞並沒有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好處。

名聲,在冀州,劉玄德之名算是小有影響力,運氣好,捧到名士,人家會說一聲:久仰。

官職,劉備做過不少官,但職位最高的,也就是個縣令而已。

實力,開玩笑,一個小小縣城,能養得起二位義弟和他自己,就已經老天保佑了,還談什么養兵,他現在就是個光桿將軍。

這些年,他一直想不通,人家都是越混越好,比如曹操、董卓,自己怎么就越混越差了呢?

見到王羽,並觀摩了對方的行事後,他明白了,差距就在於他自己。

表面上看來,王羽的成功在於他的勇猛,但劉備知道,那是假象。王羽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很擅長借勢,每次借勢,他都能成功,然後更上層樓。

除了河陰行刺似乎出於偶然之外,孟津勝牛輔,借刀殺韓浩,借公孫瓚之力攻虎牢,王羽都是拿自身的勇武當幌子,借勢破敵。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借勢,借一次是運氣,借兩次就是眼光,三番五次的借,每次都能成功,這就是大智慧!

劉備混的這么不好,就是因為總是借不到勢,或者借錯勢。

剛出道那會兒,他投奔的是恩師盧植,立的功勞不少,結果功勞還沒兌現,盧植就倒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功勞自然是白立了,一切只能重頭再來。

後來大將軍何進上位,跟十常侍起了爭端,劉備再一次把握了機會,搭上了出京募兵的府掾毌丘毅的線,一起去了丹陽,又立了不少功勞。

結果毌丘毅剛回到洛陽,十常侍之亂就爆發了,何進,毌丘毅先後死於大亂,劉備的功勞又打了水漂,只給他換來一個高唐縣令的官職。

再後來,劉備在公孫瓚和劉虞之間做出了選擇,他覺得自己跟公孫瓚的關系更近,結果劉虞在幽州大占上風,把公孫瓚壓得難以立足。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差距了。看看王羽,再看看自己,劉備覺得自己這幾十年算是白活了。

朝悟道,夕可死,認識到問題,就比瞎摸索強,劉備倒也沒什么氣餒之心。亂世方見端詳,今後的日子還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