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646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武將捉對廝殺更經常是在步戰中發生,騎戰最通常的形式就是迎面對沖,過馬一刀。

因為騎兵的沖擊依靠速度,二馬相錯的瞬間交換不了幾招。馬身錯開後,敵手是生是死,那是身後同伴的事情。騎兵的眼睛只需要盯住正前方,盡量在第一時間將看得到的敵人砍倒,不需理會其他事情。

要是在大隊騎兵對沖的時候突然減速,帶馬回旋,就算不被敵人亂刀砍死,也有可能被自己人撞倒後踩死。加速沖擊的騎兵就如同山洪,順者生,逆者亡,非人力所能改變。

不過,眼下這一仗,雖然雙方也排了陣型,有完整的戰術和計劃,但畢竟不是大規模的騎兵戰。當王羽和孫策不約而同的放棄了初衷,開始作對廝殺的時候,整齊的隊列就此崩潰,場面變得混亂起來。

但這一切都和王羽無關了,這一刻,他的眼里只有對手。

他放開了韁繩,純以雙腿控馬,將手中長槊揮舞得風車也似一般,劈頭蓋臉的向孫策砸去。烏騅知道主人心意,四蹄翻飛,步伐很小,頻率卻極快,竟是沿著無形的軌跡兜起了圈子。

二馬盤旋,這也是騎戰的一種模式,和後世的空戰有些相似,誰能更先一步的繞到敵人背後,就能占據更大的主動權。在這個過程中,戰馬的素質和騎手的騎術,都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王羽沒能在依靠機動力占到上風。

烏騅雖然是千中挑一的寶馬良駒,孫策做為一方之雄,胯下戰馬也非凡品,雖然素質比烏騅稍遜,但奮力狂奔之下。卻也是和烏騅跑了個首尾相銜。兩匹寶馬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發出憤怒的咆哮,哪里像是馬?倒像是兩頭憤怒的雄獅。

王羽手中長槊也壓不倒孫策的畫戟。

戟這種兵器的歷史很久遠,禮記中記載:弓、丈、矛、戈、戟並稱五戎。在華夏,戟做為強力兵器盛行於秦漢時代,在唐代以後漸漸被淘汰,成為了儀仗用品。

而在西方,得到了東方的傳承之後,演化的斧槍。在中世紀盛行一時,一直到了火槍出現之後,依然有著相當的應用程度。聞名遐邇的西班牙方陣中,出了火槍和長槍之外,列裝程度最高的就是斧槍。

戟被淘汰。主要就是因為,這武器對使用者的要求太高了。戟的攻擊方式很多,導致戟法的招式也很繁雜,最通常有招式就由剁、刺,勾、片、探、掛、磕、鏟等數十種,使用起來需要相當的技巧。

同時,戟是斧、矛合一而來。也是重兵器的一種,對力量的要求也很高。至於速度,使用任何兵器,速度都是不可或缺的。戟的招式多,變化的余地也大,如果變招的速度足夠快,威脅自然成倍增加。

張頜說用戟的武將。不是高手,就是菜鳥。就是這個緣故。

孫策就是個高手。

槊和戟的區別就在於,槊對力量的要求更高一些,戟則是更重技巧,按照常理,王羽應該在力量上占據優勢才對。

不過,從最初的一次兵器碰撞開始,兩人始終是平分秋色的局面,王羽固然雙手發麻,從孫策顫動著的眉毛看來,他同樣沒在硬碰硬中占到什么便宜。

舊的戰術無效,就更換新的戰術,兩人都是當世名將,應變都很快。

孫策的畫戟一緊,招式的風格頓時為之一變,他削減了磕、掃、剁、砸這樣大開大合的招式,變招在小范圍內展開,啄、探、刺、削,一支畫戟靈動萬方,如同雨中飛燕般快捷,如同穿花蝴蝶般輕巧。

從旁觀者角度來看,這樣的打法非常好看,像是在跳舞或者雜技表演似的,可只有身在局中才能最真切的體會到,飛舞翻騰的戟影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殺機。

王羽招架得很辛苦。

穿越之後,一開始他差的是內勁,也就是力量,得了徐榮的傳授之後,他欠缺的就是技巧了。

雖然做為特種兵,他的技能相當全面,什么東西拿到手里都能變成武器。不過,這個時代的華夏傳承沒有斷過,無論秦漢還是春秋戰國的群雄,統治者們都是以華夏的君主自居的,不會如蠻族一樣,專以毀滅傳承為樂。

武術自然也不例外。

王羽的技巧雖然也不錯,但和名將們千錘百煉的專精技巧,就差得多了。

孫策的戟法不是很快,但他充分發揮了戟的威力,一招一式,看似節奏分明,招架不難,但幾乎在每一招之後,都蘊藏著無數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