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702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每到這個時候,王羽都恨不得立刻把電話給發明出來,哪怕只是無線電也好啊。人聚不到一處,還要集思廣益,實在是很讓人抓狂的一件事。

這樣的狀況,哪怕他不是身在幽州,而是回了高唐也不會得到改善。隨著領地和戰場的擴大,他能顧及到的層面越來越傾向於戰略方向,具體到各個分戰區,就只能依靠將帥們的判斷了。

理論上,將來負責北線戰場的將會是徐庶,王羽在做出決定之前,當然要聽聽對方怎么說。

好在賈詡慮事周全,在傳信幽州之前,已經和徐庶交換過了意見,倒是不用王羽自己再折騰了。不單是徐庶,賈詡和自己的弟子龐統,以及徐州主將張頜也交流過,最後才將意見匯總過來。

胖子雖然總是將偷懶掛在嘴邊,到了較真章的時候,勤奮勁也是不輸於人的。

徐庶的意見很符合他一貫的作風,他認為針對羌軍壓境的情況,青州方面應該提前發動對並州的全面進擊,拒敵於國門之外,不使西涼軍有突入到冀州腹地,甚至威脅到幽州的機會。

冀、並二州之間,有連綿的太行山脈阻隔,可太行山雖是天險,卻天地造化卻沒想過將兩邊徹底阻隔開,於是方有了太行八陘。

袁、高對並州的戰局並不全面,主要勢力范圍都集中在上黨、太原一線,其他郡國基本是真空狀態,在徐庶的襲擾之下,自顧尚且不及。哪里又顧得上侵攻冀州?

而且當時青州軍並未全占冀州,袁、高想侵攻青州。只有滏口陘一條通路,遠稱不上難以防備。現在西涼軍大舉東侵。而青州也正在進行冀州的最後統和,一旦讓他們在並州站穩了腳跟,冀州的防務就會驟然吃緊。

徐庶的意見很明確,西涼軍人多,多處布防的話,只是讓他們充分發揮兵力優勢,實非致勝之道。所以,要搶先動手,在並州戰場上爭取先機。

要說徐庶膽子也大。早在傳信給王羽之前,他就來了個先斬後奏,直接派人去壺關勸降去了。說是勸降也不大准確,徐庶雖然沖勁十足,但遣使通敵這種大忌卻也是不敢沾的,他派過去的使者,是以貿易大使的名義,也不是去做說客,而是單純的起到告知的作用。

說白了。他就是照搬王羽對付公孫度的那套,對袁、高兩個喪家犬當然用不著對公孫度那么客氣,徐庶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袁高了解青州有個平北策。可以讓他們在投降和頑抗到底,甚或投靠西涼軍或曹操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選擇。

本著廣結盟。共同對抗青州的原則,曹操之前幾年對袁、高也是極盡籠絡之能。怎奈他是袁紹的跟班出身,後來河北大戰也是先行退出。多少有幾分逃兵的嫌疑,袁譚有些動搖,想先借助曹操的力量報仇再說,高干卻很有幾分傲骨,堅決不向曹操靠攏。

袁譚雖是袁紹的長子,但在並州,袁閥的殘余力量卻都以高干的馬首是瞻,高干不願意想曹操靠攏,袁譚縱有幾分動念卻也無濟於事。

因此,曹操這次與西涼叛軍結盟,驅使其攻略並州,未嘗不是失去耐心的表現。

青州強而司隸弱,開辟新戰場,是分散敵人力量的不二法門。袁、高在並州,完全無法對青州產生牽制作用,典型的占著茅坑不拉屎,在中原形勢日漸明朗,大戰一觸即發的節骨眼上,以曹操的戰略眼光,當然不會容忍袁、高繼續在並州打醬油。

就憑高干這股子傲氣,想必他也不太可能投降青州,畢竟是殺父仇人么。倒是青州這邊若是逼急了,他很有可能和西涼軍達成某種協議,直接引狼入室,一拍兩散。

這也是讓賈詡覺得棘手的地方。

徐庶倒是沒想太多,他策劃了一場閃電戰,計劃就是速戰速決,分兵三路,同時穿過滏口、飛狐、井陘、白陘等通道,對並州發動全面進襲,在袁、高做出有效應對之前,占領包括雁門關、晉陽、壺關在內的主要軍事要隘。

如果計劃能順利達成,就算高干投靠西涼軍,也造不成太大麻煩了。不過,這個計劃也相當冒險,高干可不是草包,他入並州不久,老丈人袁紹就掛了,沒得到多少助力,反而受了後者的牽累,在冀州損兵折將。

即便如此,他依然穩穩的占住了上黨、太原,經營得有如鐵通一般。無論是徐庶的襲擾,還是匈奴、鮮卑的侵襲,亦或地方勢力的挑戰,或許能將他鬧得灰頭土臉,但始終沒能動搖他對上黨、太原的統治。

一旦突襲不成,讓高干感到絕望,很容易就將他推到西涼軍那邊去。

有這么個地頭蛇幫忙,西涼軍就不算是人生地不熟了,勞師遠征的弊端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對未來的並州戰局,顯然相當不利。

得知王羽在幽州的作為後,徐庶別提多高興了,覺得這項策略簡直就是為高干量身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