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梁城內(一)(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黃沙百戰穿金甲最新章節!

符英進宮,每天陪著大姐說話,聊小時候的趣事,談懷孕的體會,還悄悄議論各自的家庭生活。每天符英都在符皇後宮里用餐,在符英的帶動下,符皇後也勉強吃那么一點。這樣一來二去,符皇後的病情慢慢好了起來,半個月後,符皇後就可以由宮女扶著在花園中散步了。

符皇後生病這一段時間,柴榮讓太醫們吃夠了苦頭,符皇後病愈後,柴榮想到太醫們臉上的青腫,有些內疚,作為補償,每位太醫都得到了甚為豐厚的賞錢。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太醫們雖然最終都沒有弄清楚符皇後得的什么病,病治好後,眾太醫都爭說是自己所開葯方的療效。許多太醫都為符皇後開過葯,起決定作用的是哪一位太醫的葯,大家爭論不休,但最後還是不得而知。有位太醫最愛動腦筋,天天苦思冥想,忽然靈光一閃,想到符皇後的病,是在符英進宮後才漸有起色,而符英懷有身孕,「定是符娘子進宮,為皇後沖了喜。」這位太醫想到此原因,高興地從床上蹦了起來,從此,這位太醫每遇棘手的病例,必要祭出沖喜這個絕招,成為沖喜派的開山鼻祖,沖喜也成為一個毫無道理的民俗流傳至令。

皇後的病情奇跡般地好轉,西線捷報頻傳,毀佛而造的周元通寶在市面上流通起來,元稹的《均田圖》也頒布於天下。一件接一件的好事,讓柴榮的心情,就如八月天喝了一壺冰水,臘月天吃了一鍋滾燙狗肉湯,爽到了極點。

八月十四日,是符皇後的生日,柴榮特意放下手中公事,早早地回到了宮中。符皇後知道柴榮不喜奢侈,再三斟酌後,訂下了菜譜,讓御膳房為晚餐准備三個葷菜、六個素菜,三盤糕點。

葷菜中除了柴榮和符皇後都愛吃的吳茶蝦仁和扒廣肚外,還加了一道御土荷葉雞。此菜得名,還有一段故事。柴榮早年家道淪落,他曾在各地經商。一日因為急著趕路,錯過了村店,正在飢腸轆轆之時,聞到一陣陣香味,柴榮遁著香味尋去,見兩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燒起一堆火,剛好烤熟一只江湖中有名的「叫化雞」。兩名年輕人見到柴榮,極為豪爽地撒下一只雞腳,請其同享。兩位年輕人,一位姓向名訓,一位姓曹名瀚,後來都成為柴榮的心腹大臣。但在當時,向訓、曹瀚的生活比柴榮好上許多,兩人都是富家子弟,閑來無事,偷了農庄的兩只公雞,在村外做叫化雞。三人年紀相若,交談甚歡,竟一見如故。漢初,太祖郭威當上樞密副使後,柴榮成為左監門衛將軍,向訓、曹瀚兩人便投奔了柴榮,成為柴榮得力干將。

柴榮稱帝後,仍然念念不忘以前吃過的叫化雞。符皇後心細如發,知道這一段歷史後,常讓御膳房做這一道菜。御膳房自然不會照搬如此簡單之菜,幾位大廚將此菜進行了改良,做法上有了一些小的改動。大廚們先將宰後的野雞,取出內臟後洗凈,不褪毛,用荷葉包好,再用黃泥糊好,放在火上燒熟後,摔開泥土,雞毛隨之脫落。包荷葉就是大廚和叫化子不同之處,叫化子做此菜是為了方便,而大廚是為了藝術。因選用皇宮特有的黃土、泉水和湖內的荷葉作輔助,故名「御土荷葉雞」。荷葉雞味道鮮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的、似有若無的荷葉幽香,更是回味綿長。但是,柴榮仍然喜歡叫化子的做法,只是他見到符皇後喜歡這樣吃,也就假稱喜歡。

符英來到大梁後,住進了皇宮內,每日到大姐處,陪大姐聊天、散步,和柴榮常常見面,日漸熟悉了,多了幾分親近,少了一些畏懼。

柴榮是平民帝王,身上帶著濃厚的平民習慣,回到後宮,特別是和皇後、小兒宗訓在一起,柴榮不自覺就會放下皇帝的威嚴,和妻子有說有笑,盡享天倫之樂。柴榮原配妻子是彭城縣君劉氏,柴榮和劉氏生有兩個兒子,一名叫宜哥,另一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未取名字,劉氏和這兩名未成年的兒子均死在當時漢帝劉承祐手上,這是讓柴榮刻骨銘心的痛苦。從那以後,柴榮對小孩子以及懷孕女子有一種特別的關愛。符英相貌俏麗,談吐文雅,見識不凡,柴榮對這位小姨子很是喜愛。

柴榮對符英友善,早讓宮女太監們看到眼里,因此,對符英極為殷勤,朝中大臣大多有相好的公公,所以,大臣更是對侯大勇高看一眼。

柴榮來到符皇後處,脫下朝服,換上青色的便裝,便裝是柴榮最愛穿的胡服樣式,衣袖、腰身都收得很窄,衣領是一個小翻領。符皇後和符英早就在花園處擺了一張檀香木的小圓桌,已擺好糕點,等著柴榮。

符皇後今天特地把小兒子柴宗訓接了過來,柴守訓是柴榮和符皇後的兒子,廣順三年八月四日,生於澶州之府第,現在兩歲多,宮女帶著他,在花園里玩過興致勃勃。看到柴榮過來,張開胖乎乎的小臟手,抱住了柴榮的大腿,用稚嫩地聲音道:「父皇,抱我。」

柴榮抱起柴宗訓,親了親小臉蛋,符皇後見柴宗訓的小腳在柴榮衣服上蹭來蹭去,把柴榮才換的干凈衣服弄臟了,便伸手抱過柴宗訓,道:「下來玩。」柴宗訓在父親身上正玩得高興,拉著柴榮衣服不放,同時「哇哇」哭了起來。符皇後連哄帶騙,柴宗訓才讓宮女帶著到一邊去玩。

柴宗訓被哄走後,柴榮才得以入座,他舉起酒杯,高興地道:「娘子久病初愈,這個生日要好好慶祝一番。」

符皇後舉起酒杯,充滿柔情地看著英氣勃勃的夫君,道:「大病之中,我還以為過不了這一道坎,真是舍不得郎君和宗訓。」符皇後想到病中的心境,眼睛又濕潤起來,「小女子定是上輩子積了德。病中我常想,嫁給郎君已有三年了,有這三年,我也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我知足了。」

柴榮見愛妻淚眼朦朧,雪白的臉上,掛著一滴晶瑩剔透的小淚珠,伸手過去,擦去淚珠,然後握住妻子的一只手,道:「陳摶道長曾說我還能活三十年,三十年已夠用了,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娘子要陪著我建起一個大好的河山,以後不要說這種傻話了。」

柴榮夫妻倆自顧自說著情說,把符英感動得一一塌糊塗,肚子里的小家伙也來湊熱鬧,又開始在肚子里拳打腳踢。符英用手撫著肚子,心中又想起了在遠方艱苦作戰的侯大勇。符英長於官宦之家,對於官場之道,從小耳濡目染,頗知進退,她雖然心中思念郎君,但是,柴榮有個規距,不准後宮參政,因此,符英從來不在柴榮面前提起侯大勇。

酒過中旬,一直有說有笑的柴榮突然一本正經地對符英道:「當年朕在德州遇到侯郎時,侯郎單人匹馬沖出滄州城,朕就覺得侯郎不是凡品,二年來,侯郎果然屢立大功,這次西征功勞也不小,看來朕的眼光不錯。現在秦、成、階、鳳四州初定,蜀軍聚兵屯糧於劍門、白帝,形勢不容樂觀啊。」

符英驚訝地抬頭看著柴榮,心知柴榮定有重要之事,否則不會突然談到國事。

柴榮接著道:「侯郎到大周不過兩年,已升到高位,若不多立功勞,則難免有人不服。」柴榮說到此,略為停頓,看了符英一眼。

符英極為機靈,道:「為國效力,那是侯郎的本份。侯郎立功,我也臉面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