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解局(1 / 2)

後宮策 李好 4847 字 2022-11-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後宮策最新章節!

皇上因為這個事兒,怕武貴妃懷孕聽著了,會受到驚嚇,於是讓人都瞞著長春宮這邊。

朝堂上反對立武貴妃為皇貴妃的折子多了起來,還有許多御史告武貴妃的娘家目無法紀,總之是各種事情都出來了。

有反對的一方面,也有支持的一方面。連御史就上折子,說武貴妃娘家的事兒,還沒有查清楚,就這樣下結論,覺得武貴妃不配被立為皇貴妃,是太武斷了些,如果結果是有人誣告呢?現在就胡說八道,也不配當御史了,至少得有證據。

還有,武貴妃被立為皇貴妃,是因為她生育有功,對皇家子嗣有貢獻,和她娘家人有什么關系?

難道就因為武貴妃娘家出現的這些和她不相干的事兒,就否認了武貴妃的功勞?武貴妃生了兩個皇子,兩個皇子都很不錯,怎么就沒有人說這個事兒?明顯的是居心險惡!

再則,民間還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武貴妃現在是屬於皇室中人,皇室中人按照規矩冊立武貴妃為皇貴妃,這難道有錯?

如果都按照娘家人一犯錯,就不能冊封的話,那宮里的娘娘們,還有幾個能冊封的?

再說,事情都還沒有定論呢,怎么就說貴妃娘娘不配當皇貴妃了?

連大人和武家是有姻親關系的,不過連大人平時為人也耿直,是比較出名的御史,以前他和武家也結了親,可是從來沒有幫著武家和武貴妃說話的時候,一直都是很公正的,這在御史台也是公認的。

這次卻破天荒的幫著武貴妃說起了好話,讓大家都吃了一驚,不過想一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又知道皇上一向信任這連大人,這次連大人出聲,莫不是皇上的意思?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么皇上是想力挺皇貴妃了。

於是贊揚武貴妃的人又多了起來。朝堂上都分成了三派,一派反對,一派贊成,還有一派是中立。

總之,熱鬧的很。

而大理寺卿這邊,卻已經開始審理此案了,因為知道的人太多,都已經弄得人盡皆知了,不公開審理反而不好,這也是上頭的意思。

既然是上頭的意思,那么就按上頭的意思去辦。

當然,能到大理寺看案的人也不是一般人,畢竟涉及到是一個郡公家里的事情。

雲氏知道有人狀告他們夫妻二人的時候,這心里就特別的緊張,尤其是還要被叫去問案。

但是一想到,如果事情對自己不利,那么宮里的貴妃就肯定會處於不利的地位,貴妃要是倒台了,那么自己和女兒,以後肯定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所以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給摘出去。

什么虐殺侍妾,不過是有人找的借口罷了。

武正道雖然不能言語了,可是聽了雲氏的話,也知道事情肯定是鬧大了,他想著自己女兒還有兩個皇子呢,以後說不定就能登上那個位置,所以就算是為了這個原因,也要把這場仗給打贏了。

雖然他平時心氣不順,喜歡扔別人的東西,特別是服侍他的人。

「老爺,為了咱們武家以後的前程,也為了您那兩個外孫,咱們就是吃點苦頭,都是應該的是不是?」雲氏對武正道說道。

「老爺如果同意我的說法,那就點點頭,如果不同意,就搖搖頭。」

武正道現在不能說話,只能是這樣表達了。

武正道重重的點了點頭,他也想明白了,只有宮里的娘娘好,他才能好,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現在有人要把自己好的依仗給打下去了,他也是當過官的人,自然是知道該怎么做才是好的,何況,這還是有人給他潑污水。他當然不會承認的!

於是到了公堂上,武正道被人抬了進來,有武家的管家代替武正道回答問題。

「我們老爺都已經成了這樣了,平時都是需要人伺候的,現在竟然有人誣告,說我們老爺虐殺人,這怎么可能,各位老爺們,我們老爺這樣都不能動彈的,怎么能虐殺人呢?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簡直是胡說八道!」

武正道在春凳上躺著,這個樣子,根本就不能自己動彈,談何說什么虐殺侍妾?

那來報案的人說,自己的姐姐本來是武正道的侍妾,因為在伺候的過程中,武正道脾氣反復無常,所以經常折磨她們這些人,不是打就是罵,最後才活活的把她姐姐給折磨死了。

可是各位審案的一看武正道武郡公這個樣子,根本就連起身都起不來,完全是需要別人伺候,怎么就能說是虐待了她們呢?

要說這些侍妾虐待武正道還說的過去。

武正道一出場,就已經讓人相信別人是誣告了。

那告人的人說道:「他最開始還能坐的起來的,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他把我姐姐打的都流血了!」

武家的管家說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說,是我們老爺故意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的?誰喜歡自己病成這樣,誰不希望自己越來越好?我家老爺現在口不能言,可是卻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仗著我家老爺不能說話,就隨便編了罪名在他身上,這是何等的惡毒?

說我們老爺虐殺了你姐姐,你姐姐的身契都是在我們夫人的手上,想要怎么處置她,這律法上也沒有說不能吧,既然這樣,我們主子如果誣陷她一個偷盜的罪名,她絕對也逃不了,直接打一頓板子,然後發賣了,以後是生是死,都和我們沒有關系了,還用得著你現在來報案,說我們老爺和夫人虐殺了她?各位老爺,這人肯定是被人收買了,就是想誣陷我們老爺和夫人,見不得我們老爺和夫人好,請老爺一定要查清楚事實,給我們老爺和夫人一個公道!」

這管家說的條理清楚,然後卻合情合理,事實上大家都知道武郡公是中風了,可是具體是個什么樣,都不太清楚,還以為是只能躺在床上,但是能罵人,能打人呢,所以當初有人來告狀的時候,還是有人很相信的,畢竟癱在床上,脾氣不好,打殺了人,這也正常,只是被人發現了,然後告狀了,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貓膩,是有人想把事情給鬧大呢,至於鬧大了,是為了什么,自然是大家心知肚明!

這邊,大理寺卿又從這告人的家里,搜出多出來的好幾千兩銀票,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當初都能賣了女兒的,哪里能有幾千兩的銀票,最後以嚇唬,就有人出來說話了,說是有人告訴他們家,他家女兒被武郡公家給殺害了,只要按照他們說的話,就不僅可以替他女兒報仇,還能得到銀錢,於是他們就這樣做了。

告人的這個女子,和死掉的這個侍妾的關系還不錯,所以就出來告狀了。

至於這背後的人是誰,他們也不知道啊。

大理寺卿說道:「各位,已經到了這地步,我想大家都清楚,這都是一出陰謀,目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這案子該怎么結,都應該心中有數啊。」

陪審的都點頭,說道:「大人說的是,這本來就是大人管的事兒,我們都聽大人的!」

其實這要不是事情鬧大了,大家都會悄悄的給處理了,哪里會弄成現在三堂會審的樣子,還讓武貴妃的父親親自到了大堂這邊,真是夠可以的。

這武家為了武貴妃可真是用心良苦了。

本來上公堂,都是很丟人的事兒,別人家涉及到這種公堂之事兒,都是讓下人們出面的。

可是這回,武家算是豁出去了,竟然把自家老爺給抬了出來,讓大家看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武家的管家把自家老爺從大理寺抬出來,還對著外面圍觀的老百姓說道:「也不知道誰跟我們武家有仇,我們老爺都這個樣子了,還說他虐殺侍妾,我們老爺這個樣子,能虐殺嗎?這是誰和我們武家有仇呢,想把我們武家的名聲搞臭!可是我們老爺為了自家的名聲,連床上也不躺著了,就讓我們把他老人家給抬過來,讓大家看看,到底我們有沒有干出那種惡心人的事兒!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別人怎么說,都是不管用的!」

武家的管家說完,帶著老爺回去了,剩下這些圍觀的老百姓,有看到武大老爺這樣子的,就說道:「是啊,這武郡公都成了這樣了,我剛才偷偷的看了一眼,都不能動彈了,怎么能虐殺人?

要說,別人看他這樣,想要暗地里苛刻他,他也說不出口啊,這是誰啊,這么的狠心,竟然還把武大老爺這樣的人都給折騰到公堂上來了,是想把人給折騰死嗎?」

「說不定,是讓下人動的手,畢竟這些當官的,自己不動手,也有人幫著吧。」有人懷疑。

「你傻啊,這告狀的說,是武大老爺和他夫人虐殺人家,怎么還是下人動的手呢?我看那,大戶人家的事情,有幾個傳出來的,這個武家的事兒已經傳出來了,肯定是有人故意對付武家的,不然怎么才一出事兒,咱們這些人都知道了?絕對是有人弄得陰謀!」

「可是,為什么啊,這武家的郡公老爺都已經癱在床上了!」有人問道。

「你們想一想,宮里面,武家宮里面不是有個貴妃娘娘嗎?聽說貴妃娘娘又懷上了,皇上要冊封她為皇貴妃呢,結果,剛好這個時候,武家就出了這樣要見官司的事兒,這說明什么?說明有人不可以昂貴妃娘娘當皇貴妃呢。」

「你這么一說,還真對,可不就是這樣?要是貴妃娘娘娘家出了丑聞,那些人可不就是說貴妃娘娘不配當皇貴妃了嗎?真是算計的好好的!不過老天有眼,武郡公也是愛女心切,人家出面來證明了!這背後使壞的人也得不了好!」

「這話也不能這么說,畢竟這么一鬧,貴妃娘娘的娘家還是要被人說三道四的,這到時候能不能冊封為皇貴妃,還真是兩說呢,說不定人家的陰謀就成功了!」

「如果是這樣,那不是讓壞人得逞了?貴妃娘娘自己都生了兩個皇子了,對咱們大楚有功勞,怎么就不能冊封為皇貴妃了?要是不服氣,她們也生啊,怎么自己生不了,就這樣搞壞事兒,太讓人看不起了!」

「小心著些,可別指名道姓的,不然被聽見了,你們吃不了兜著走,還是先回去吧,我看那,事情已經差不多了,這些背後使壞的人,也想著利用咱們老百姓呢,你們看,要是當初咱們都信了武家老爺殺人的事兒的話,咱們是不是要說武家的壞話,然後也肯定覺得貴妃娘娘不配當皇貴妃了。」

「喲,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那回事兒了,這些人真是太壞了!人家武貴妃礙著他們什么事兒了?竟然這樣要下黑手!」

這話越說就越扯開了,不過大家都知道了,這是一場針對武貴妃的陰謀,是有人不樂意讓武貴妃當皇貴妃,所以才設下的計謀呢。

而這中間的一些人,在挑起了這些話題後,就悄無聲息的走開了。

反正過不了多久,這京城的輿論,就是有人不想讓武貴妃當皇貴妃,所以才設計了這么一出事情。想把武家的名聲搞臭呢。

這之後,要是再有這樣類似的事情出現,那肯定就是背後算計的人不甘心,還想給武家潑污水呢。

一時間,風向就完全轉了一個方向了,原來還說武家武貴妃娘家草菅人命的人,都轉頭說武家是被冤枉的,是有人不想讓武貴妃當皇貴妃,至於這有的人是誰,大家自然不會說,畢竟,宮里的娘娘們多著呢。

誰都有可能,或許是趙皇後,不過人家趙皇後是主動提出來,請求冊封武貴妃為皇貴妃的,現在不可能自己拆自己的台,所以趙家的懷疑倒是少了很多,那就是別的人家了。

不管誰私底下說,大家都把目光盯在了王家了,因為王家也有在宮里的妃子,還收養了一個五皇子,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兒嗎?

只是到底因為有個王太後,誰也不敢明說,可是心里都一副有譜的樣子。

而皇上也下令,讓大理寺卿盡快結案,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同時,也正是下旨,冊封武貴妃為皇貴妃,日子都已經定好了,不過因為武貴妃懷孕,堅決求情減了這冊封大典。

這樣一來,皇貴妃勤儉的名聲又被人稱贊了。

畢竟,誰不想風風光光的一回呢?特別是這次可是冊封皇貴妃,不是一般的冊封,和皇後的冊封就只差一點兒了。

可是皇貴妃卻給拒絕了。一點兒也沒有猶豫。

「倒真是個人物!竟然能拒絕這樣的事情!」王太後說道。

她現在心情很不好,不該冊封的冊封了,該冊封的卻半點沒有動靜。

這次的事情鬧得這么大,本來以為這次武氏當不成皇貴妃了,沒想到還是成全了她!

這下子再有人拿武氏的娘家人說事兒,那就是自找沒趣了。

真是沒有想到,這武正道還有那個決心,把自己弄成了這個樣子。這算是愛女心切嗎?王太後冷笑,如果真的是愛女心切,也不會十幾年不管不問了,不過是看著前面的位置那么誘人,反正也不是要人命,所以自殘一下,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果然不愧是父女,兩個人一樣狠!要不是這武正道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這官司不一定怎么樣呢。

武正道這樣的人,要說沒有因為癱在床上,而脾氣古怪,誰都不會信的,王家的人打探了那么久的,正是想利用這個機會把武家給弄個措手不及,讓武氏翻不了身,進而她生的皇子們,也因為有個這樣的外家而被朝臣們看不上。

誰知道最後的結果竟然成了這樣!說起來,還是男人的心偏了,如果這個事兒,皇上那邊不插手,武氏絕對翻不了身。

可惜,男人的心一旦是偏了,就什么都不管不顧了。

王太後對宮嬤嬤說道:「哀家聽說,武貴妃娘家發生了那么熱鬧的事兒,長春宮里還不知道呢,這可真是瞞的緊,咱們的皇上,什么時候也有了兒女情長了?簡直是難得!」

宮嬤嬤知道王太後心情不好,就說道:「太後娘娘,咱們這日子還長著呢,不到最後,誰知道是什么結果?有時候爬得越高,摔得越疼,這可不是胡說的。皇貴妃和皇後,可是只有一步之遙,一個人到了那個地位,眼看著伸手就可得的東西,她能不動心?只要她動心了,這事情就有了轉機了。」

王太後說道:「你說的對,哀家為什么要這么出力不討好的說這些事兒呢?都是哀家的兒媳婦,哀家也不能太過偏心了。」

「只是這次的事兒,你覺得皇上會不會追根問底?」王太後問道。

外面的輿論都說是王家人搞的鬼,皇上要是相信了,是不是要懲罰王家?

宮嬤嬤聽了說道:「娘娘,此事可真和王家沒有什么關系,不過是有些人心太大了,想著能把貴妃給拉下馬呢,皇上就是查,也不會查到王家人的頭上,畢竟,這事兒,也太明顯了。」

「是啊,太明顯了,所以反而不是王家的人做的,可是哀家知道,皇上的心里肯定是把王家的人給記上了。樹大招風,一旦有個什么不是,都是王家人搞的鬼了,皇上如果真的這么想,那么哀家可是要好好和皇上說道說道了。」

「回去給王家的人帶個信,有必要的時候,丟車保帥。」王太後說道。

這件事,參與的可不止王家一家,另外幾家,不說渾水摸魚,也肯定是摻合了。事情已經鬧這么大了,皇上肯定不想再繼續鬧大,但是適當的替罪羊,也是要找出來的。

宮嬤嬤點點頭,其實這種事兒,多的是人給王家出頭,要是皇上真的要追究,那么就得給出一個人來。不濟是哪一個,只要不是王家的人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