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女人的選擇(1 / 2)

後宮策 李好 4488 字 2022-11-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後宮策最新章節!

「這,這是怎么一回事兒?」嘉誠縣主看著自家的府邸被一對官兵給圍住了,而自己的丈夫竟然被官兵給抓走了,簡直是不知所措了。

他們是在外地任職的,這幾年都沒有回京去,因為女兒進宮,生了五皇子,所以林大人有原來的通判,也升為了知府,在潭州可謂是如魚得水。

雖然後來女兒難產死了,嘉誠縣主和林大人也都傷心,可是這日子還是要過,家里還有別的親人。

好在總算是留了一個五皇子,也算是女兒有血脈在世上了。

林大人最後被押走之前,只能讓人轉告嘉誠縣主一句話,讓她趕緊回京,去找她的外祖母太安大長公主家里,請他們家進宮給他說說情,不然他估計性命不保。

一家子都驚慌失措的,雖然只是押走了林大人,可是林大人是一家之主。

嘉誠縣主顧不得悲傷,就趕緊進京去了。

來到京里,只換了一身衣服,嘉誠縣主就趕緊去外祖母家太安大長公主這里了。

太安大長公主早就不在人世了,不過她留得有好幾個孩子,這里是嘉誠縣主的舅舅家,從小她就經常過來的,只是這一次,大家見到她來,這神色就不對勁兒,沒有以前的熱絡了。

好在嘉誠縣主的大舅母馮氏,因為沒有女兒,所以把嘉誠縣主看成是親骨肉的。

也就是馮氏還能跟嘉誠縣主說些話。

「大舅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我家老爺怎么就突然被抓了?」

馮氏嘆道:「這就要問你的夫婿了,他干了什么事兒了。」

嘉誠縣主忙說道:「老爺一直在任上,辦事也很勤勞,沒有出過什么披露啊。」

馮氏說道:「你肯定是剛回京,京城里的事兒你不清楚,剛剛才發生了叛亂,皇上的人才平息,承恩公王家的人是主犯,已經全部被關押了,如今都被斬首了,還剩下一些從犯,皇上要一個一個的開刀。」

馮氏把自己知道的都說給了嘉誠縣主聽,嘉誠縣主喃喃說道:「你是說,五皇子是王家的血脈?

不是庄妃娘娘生的?可是我那個女兒沒有那么大的膽子啊,哪里敢做出這種事兒來?」

如果女兒當初真的做出這種事兒,那么她們全家都要完蛋了。

「庄妃娘娘自然沒有做這種事兒,要不然,也不是只有你們家老爺一個人被押送進京了,只是從王家那邊搜出來,你們家老爺和王家的信件往來,里面有一封信,明確的表示了你家老爺知道王家人偷龍轉鳳的事情,你說這是不是幫凶?」

「不可能,我家老爺不會做這種事兒的!那王家那么可惡,還害了我的外孫,我家老爺怎么能同流合污呢?」

馮氏嘆道:「你真的敢確定嗎?如果確定,你得拿出證據來,畢竟這么大的誰讓,沒有證據,皇上也不會那林家開刀,畢竟說起來,你們林家還是受害者,如果皇上沒有查清楚,那么肯定會是補償你們,升了你們老爺的官,而不是現在這樣,把他押送回京了。」

這事兒是明擺著的,不然皇上干什么要做這種多余的事兒?

正是因為林大人太可惡了,發現了這個事實,不僅沒有舉報,反而跟王家的人一起合伙,就想著等著五皇子登上皇位,那么林家作為五皇子的外家,那絕對是輝煌的很。

而且,林太妃的死也有蹊蹺。

嘉誠縣主想起了,當初老爺得了一封林太妃的信,還半夜睡不著覺,自己去書房去了,然後之後幾天,都有些不對勁兒,問了他話,他也說是因為前面衙門的事兒。

這樣想起來,說不定就是林太妃發現了什么,然後跟自家老爺通風報信了,可是自家老爺就想歪了。

「這可如何是好?我家老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們這一家子怎么過啊。」

馮氏說道:「你現在應該擔心的是,這件事兒會不會牽連到你和你的其他的兒女,畢竟這件事不是小事兒,說不得林家上上下下都得有罪。」

要她說,這個侄女婿也太膽子大了,竟然敢與虎謀皮,人家把你外孫子都弄死了,你一點兒不憤怒,反而還與人家謀算好處,這下好了,好處沒有弄著,把自己給折了進去。

皇上如果是那么好糊弄的,也不是皇上了,這簡直是幫凶,幫著要顛覆蕭家的血脈啊。

如果他只是知情不報,那還沒有這么嚴重,關鍵的是,他知道了這件事,並且還參與了,那就是罪上加罪了。

「大舅母,我現在該怎么辦?我們一家子不能沒有老爺啊。」嘉誠縣主著急了,原來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還以為事情不嚴重,或者是被別人給誣陷了,只要找到舅舅家,進宮里去求情,說不定就能保住老爺。

可是現在竟然是這個事兒,嘉誠縣主來不及抱怨自己的丈夫,沒有替外孫子報仇,就得要把丈夫給撈出來。因為她知道,丈夫之所以這么做,都是為了林家一大家子的前途。

馮氏說道:「這事兒,要看皇上的態度,如果能稍微松動一下,估計侄女婿能保住性命。但是你要心里有數,出了這樣的事兒,想要一點兒事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林大人這可是跟參與了謀反沒有什么區別。畢竟他也是希望五皇子登上那個皇位,王家的人還想害死皇上和三皇子,四皇子,就為了一個西貝貨登位,林大人還在中間幫忙的。所以做出了這種事兒,還想著一點兒事也沒有,那真是異想天開了。

就是他們這邊,都怕幫了忙惹禍上身,畢竟大家都有一家老小呢。

「若是婆婆還在世,還能進宮求求情,畢竟婆婆是皇上的姑母,可是如今婆婆早已經不在了,咱們和皇家的關系就有些遠了,如今,你們要咬牙說除了侄女婿,別的人都不知情,這樣才能把家

里的其他人都保下來。」

怎么辦?沒有什么辦法,做錯了事兒,就該受到懲罰。

嘉誠縣主一顆心都要涼了,看來舅舅家里是幫不了什么忙了,幾個舅舅還是皇上的表舅舅,都沒有說話的權利,別人還能怎么著?

她娘家母親也不在了,後來父親又續娶了,她和繼母的關系就很不好,連帶的連自己的父親都不親近,所以她就是上門去找自己的父親,也無濟於事,她父親又是個膽小怕事的,說不定這個時候,就被繼母說動了,避而不見呢。

嘉誠縣主從來沒有如此的絕望過。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丈夫被斬首?

不,如果有一點兒希望,她絕對不能放棄。

嘉誠縣主說道:「我還有個縣主的封號,用我的這個封號,換我丈夫一命,能不能成?」

馮氏嘆道:「傻丫頭,你們家出了這個事兒,你的縣主的爵位,你覺得能保住嗎?這個爵位,本來就是皇家給你的,他想什么時候收回去,就什么時候收回去,而不是你討價還價的籌碼啊。」

「那,那我該怎么辦那,我該找誰去?大舅母,您見多識廣,您幫幫我吧。」嘉誠縣主無助的說道。

馮氏道:「現在只能保住你和你自己的孩子都不錯了,宮里的皇貴妃娘娘也快生了,但願皇貴妃娘娘能再生一個皇子那樣皇上心情一好,說不定就會留侄女婿一條命。」

嘉誠縣主好像看到了希望,說道:「我去找皇貴妃娘娘求求情,只要皇貴妃娘娘能向皇上說情,那么老爺就會沒事兒了。」

「嘉誠,你清醒清醒,說的都是什么話?不說皇貴妃娘娘都要臨盆了,皇上能讓你見到她嗎?還有,這次王家做的事兒,就是要害死皇貴妃娘娘和她的孩子,你覺得一個當母親的,能饒了這些主犯和從犯嗎?你真要去求情,惹惱了皇上和皇貴妃,到時候,可不止侄女婿一個人受罪了!你和你的孩子都保不住,你可千萬別做傻事兒。」

嘉誠縣主不知道怎么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宅子。她的兒女們都圍了上來,對於父親被抓,大家都是心里恐慌,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兒。

等到從母親嘴里知道父親都干了什么事兒的時候,大家都沉默了,這種事兒,哪里還有什么辦法?

一個不好,他們都要拖累下去啊,本來如果父親不那么貪心,憑著林庄妃,說不定現在就能再升一級。

嘉誠縣主自然看清楚了兒女們的表情,說道:「你們不要怪你們的父親,他都是為了你們以後有個好的前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現在你們父親遭了難,你們應該想辦法,把你們父親給救出來,這個時候,不能只靠我一個人去走動,你們有什么關系的,都去走動走動吧。不然你們父親

遭了難,你們能有什么好前程?」

林大爺聽了說道:「母親說的是,就是母親不說,我們也會想辦法的,母親,我想著,不如就等著皇貴妃娘娘生產後,說不定那時候就有契機了,只要這段時間,保住父親的命,不把判決定下來,我們就有機會。」

如果頻繁的走動,會引起人的反感的。

林二爺說道:「我倒是聽說長寧郡主和皇貴妃娘娘關系很好,不如咱們去走一走長寧郡主的路子?」

說起來,嘉誠縣主還是長寧縣主的表姨母呢。這層關系應該可以說話,嘉誠縣主有些意動了,她說道:「皇貴妃娘娘武家那邊也去拜訪一下,這件事,只能當是你們父親一時糊塗了,更是要說,是王家的人威逼利誘的。千萬不要說,是你們父親主動的。那樣,你們父親就沒有救了,知道嗎?」

這件事,是林太妃發現不對勁兒,寫信給自己的侄兒,讓他早作打算,可是林老爺卻覺得這是個契機,還主動聯系上了王家,和王家鏗鏘一氣,然後把林太妃也害死了。所以說,嘉誠縣主的話,根本就是說了給自己聽的,心里有數的人,才不會相信這些自欺欺人的說法。

所以嘉誠縣主去威遠侯府拜訪的時候,得到的是長寧郡主生病了,不方便見客的消息。

威遠侯夫人楊夫人見了嘉誠縣主,對嘉誠縣主說道:「前段時間,宮里大亂,我那兒媳婦也受了驚嚇,這一下子就生了病,請了太醫過來看,太醫說是要靜養如今我們都不敢讓她出來見客呢。」

這段時間,因為王家的事兒,牽連的人家很多,所以上門來求情的人家也很多。威遠侯府現在誰都不好求情,不能拿著皇上的信任當人情給送了。

所以都是閉門不見客的,這位好歹是長寧郡主的表姨母,身上有個縣主的爵位,所以就有楊夫人出面了。

嘉誠縣主都要給楊夫人跪下來了,這說生病了,就是不見自己的意思。

嘉誠縣主說道:「楊夫人,我這也是沒有辦法了,只要能保住我家老爺的命,哪怕讓我傾家盪產也可以的。我知道你們是有辦法的,你們就行行好吧,如果能把老爺救出來,讓我們全家做什么都可以!」

楊夫人一聽,臉上就變了,她冷著臉說道:「嘉誠縣主,我是看在你是我兒媳婦親戚的份上,才好心好意的跟你說話的,難道我們不救你家老爺,就是惡毒的人了?傾家盪產?我們家需要你們家的家產嗎?你們家老爺犯了什么事兒,你自己心里清楚的很,讓我們幫你求情,那樣,我們是不是也要被皇上給責罰呢?

你自己說說,我們憑什么為了你家老爺,把自己家也弄得被皇上厭惡了?做錯了事兒,就要受到懲罰,這從古至今都是這個道理,沒有人說,做錯了事兒,就跟沒事兒人一樣,就是王子犯法,還與民同罪呢,你們家老爺犯了事兒,就不該受到懲罰?

你知道你家老爺幫著王家,差點害死了我的兒子和兒媳婦,我沒有找你們算賬,都是可以的了,你現在讓我們去給你們求情,你說說,我為什么要幫著害著自己兒子和兒媳婦的人求情?難道我們就沒有脾氣了?我勸你,也別到處折騰了,皇上也夠仁慈的了,只是把你家老爺給抓了起來,你去打聽打聽去,別人家,要是犯了你們家老爺的錯,是不是全家都要進大牢了?別生在福中不知福,到時候把福氣給折騰沒有了!」

嘉誠縣主失望而歸,楊夫人去看了長寧郡主。

長寧郡主問道:「母親,嘉誠表姨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