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憶少年(1 / 2)

後宮策 李好 5979 字 2022-11-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後宮策最新章節!

趙家是一個大族,從大楚開國皇帝開始,就有人在朝堂上當官,這上百年下來,趙家的子孫出息的也多。

趙家嫡支這一脈,一直是在京城住著的。趙家老太爺現任吏部尚書,很是得皇上的看重。

趙老太爺子孫眾多,不過他向來是嫡庶分明,所以趙家的門風很好。

趙大老爺是趙老太爺的嫡長子,只是他讀書一般,估計要達到趙老太爺這個高度,卻很是難。

「父親,宮里傳了口諭,讓帶著府里的幾個年歲較大的姑娘進宮去參加牡丹宴,這是什么意思?」趙大老爺有幾個已經快要議親的女兒,如今都要進宮去,難道這是要去相看去?

只是這皇室宗親里面,到底是哪一個要定親?

不過對趙大老爺來說,這都是好事兒,能和皇親結親,對趙家來說,能更進一步。

趙老太爺沒有直接回到大兒子的話,而是說道:「今天下朝後,皇上把我留了下來,想讓我做太子少師。」

太子少師?那雖然是個虛銜,可是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了,皇上立了皇後的嫡長子為太子,這些年來,太子的地位一直穩如磐石,中宮嫡子,皇上對太子也滿意,所以說,皇上是想?

趙大老爺想了太子也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紀了,這么說,是要給太子選太子妃了?那自己的大女兒豈不是很有可能?

趙大老爺很激動,「父親,是不是是太子要選妃了?所以才讓咱們家把人送過去,讓皇後相看的?」

趙老太爺說道:「虧你還是個讀書人,事情還沒有定,就這么喜形於色,成何體統?此事,你認為是好事?你忘了?皇後姓什么了?」

趙大老爺聽趙老太爺這么一說也有些偃旗息鼓了,皇後姓王,而且現在都傳說,王皇後有意把自己的娘家侄女兒許配給太子。那王家的姑娘也常常進宮,陪伴在皇後身邊。

「父親,難道是讓我們趙家當側妃去的?這,這。」趙大老爺還是覺得委屈了,他的女兒,給人當妾室,雖然是太子的妾室,還是很委屈啊。

趙老太爺說道:「此事不是你我說了就算的,走一步算一步吧。也別和你媳婦說,免得她真的失了分寸,大姑娘我倒是放心,是個有分寸的,不是咱們的,咱們也不要爭,不過,是咱們的,咱們也不能退縮。」

趙老太爺想著皇上把他留下來,然後還單獨問了自己大孫女的情況,他心里就有五分的譜了,看來,皇上是不滿意王家的姑娘當太子妃的。

這樣以來,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孫女當了太子妃,又有個皇後當婆婆,則日子恐怕不好過。

可是君命難為,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趙大老爺有三個姑娘,大姑娘是嫡出,二姑娘和三姑娘都是庶出,大姑娘的性子,可以說,上上下下都覺得好,大方得體,要趙大老爺說,如果選太子妃,自己的大女兒正合適。

絕對有母儀天下的風范。

當然,自己的女兒自然是自己越看越好,至於別人怎么看,他也不想一個一個的去問。

趙大老爺把此事告訴了趙大夫人,讓趙大夫人去給三個姑娘准備。

他這三個姑娘,年歲都相差不大,大姑娘比二姑娘大半歲,二姑娘又比三姑娘大半歲多,所以都在可以相看的年紀。

而且都是一起請的先生,上的閨學,等及笄了,就不再去閨學,准備這相看人家,然後備嫁妝嫁人。

趙大姑娘和趙二姑娘,趙三姑娘的感情不好不壞,畢竟不是一個母親生的,不可能好的跟一母同胞的姐妹一樣。

趙二姑娘和趙三姑娘的生母是姨娘,每天都會在趙大夫人面前服侍,天生的就矮人一頭。

嫡庶之間,也不是沒有明爭暗斗,不過都不太出格。

眼看著姑娘們的年紀都大了,到時候依耐嫡母的時候就多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只有嫡母有資格帶姑娘們去各種宴會和花宴,能接觸到夫人小姐們,這才能被人所認識,從而婚事上才有了機會。

試想,姨娘這種身份,即使出去了,也沒有人搭理他們,而且誰家也不會讓一個姨娘帶著姑娘去赴宴,那不僅自家丟臉,連帶的還讓人覺得你瞧不起主人家,是得罪人的事兒。

趙大夫人知道了皇後召人進宮的懿旨,這心里也高興,對趙大老爺說道:「老爺,不是我誇自己的女兒,咱們的大姑娘,德容方面,絕對是沒有人比她強,我就盼著她能有個好姻緣,以後也能幫襯著咱們趙家。」

趙大老爺說道:「皇家的事兒,誰說的定?就看她運氣好不好了。」他也覺得自己的大女兒是什么都好,當太子妃是完全夠格。可是前面有王家這個攔路虎,真是不好說,到底結果是如何。

不過,既然要進宮,穿戴方面就不能太寒磣了,所以趙大夫人就讓針線房,還有外面的首飾鋪的掌櫃的,開始給三個姑娘做起衣服和首飾來。

務必趕在進宮前就把衣服首飾做好了,不耽誤事兒。

趙三姑娘去找了趙二姑娘,「二姐姐,你說這次進宮是干什么去的,總不能平白無故的就讓咱們進宮去吧,我姨娘在夫人那邊也沒有打聽出來,我怕自己進宮了,什么也不懂,到時候不小心惹了麻煩,那就不好了。」

趙二姑娘淡淡的說道:「問這個干什么?到時候只管跟著母親和大姐姐就好了,少說話少看。」

她們不過是庶女,進宮也是陪襯,所以安分守己才是最好的做法。

趙三姑娘說道:「二姐姐,你真的一點兒也不著急嗎?我總覺得這次進宮,不是那么簡單的。說不定關系到我們的終身大事兒。」

趙二姑娘正色道:「這樣的事兒,不是我們姑娘家該操心的,上頭有父母,父母說是什么就是什么,三妹妹,以後別說這種話了,對我們都不好。」

趙三姑娘見從趙二姑娘那邊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由得有些失望。

「二姑娘,奴婢看三姑娘恐怕不會這么算了。」趙二姑娘的丫鬟說道。

趙二姑娘道:「我別的不怕,就怕她自己自作聰明,到時候在宮里做出什么事兒來牽連了我們大家,宮里不比平常的地方,一舉一動都不能有閃失,不然咱們趙家就會被牽連,不行,我得跟大姐姐說一說。」即使被人說成是長舌婦又如何?

這位三妹妹就不是個省油的等,真的做出什么事兒來,那可不是她一個人丟臉或者丟命,而是整個趙家,都會有危險的。

「二姑娘來了!」趙大姑娘的丫鬟微笑著請趙二姑娘進來。

趙大姑娘正在看賬冊,這是她現在每天都要看得,也是趙家長房的賬冊,趙大夫人都交給了趙大姑娘。

趙大姑娘能干,家務事早早的就開始接手,讓趙大夫人輕松很多。

「大姐姐。」趙二姑娘行了禮。

「二妹妹坐,是不是有什么事兒?」趙大姑娘也不含糊。

趙二姑娘說道:「什么也瞞不過大姐姐。」於是就把趙三姑娘過來跟她說的話說了,「我就是怕三妹妹不知道輕重,到時候做出什么不合時宜的事兒來,對咱們趙家也是不好。大姐姐,你看如何是好?」

趙三姑娘有些小聰明,可是卻不是真聰明,往往會弄巧成拙,偏偏又心比天高的。

趙大姑娘說道:「二妹妹說的,我明白了,這事兒我會注意的。」

趙二姑娘放心了,自己這位大姐姐,怎么說呢,反正家里的祖父都是誇過她的。

趙二姑娘告辭了,趙大姑娘也不看賬冊了,讓人准備了糕點,去自己祖父的院子里,看祖父趙老太爺來了。

趙老太爺吃著大孫女做的糕點,點了點頭,「你坐,是不是過來問祖父,關於這次進宮的事情?」

「什么都瞞不了祖父,孫女是想知道,這次宮里是什么意思。祖父又是什么意思。」

趙老太爺說道:「祖父的意思,是一直跟著皇上的意思,思妍那,祖父也跟你明說了,皇上和皇後對太子妃的人選,是不一樣的,皇後嘛,自然是希望是王家的姑娘能當這個太子妃,而皇上,卻不想外戚勢力過大,連續兩代的皇後,都出自王家,這是皇上所不允許的,但是,王家的勢大,王太師還是皇上的先生,這個面子,皇上不可能不給。所以,」

「所以,皇上會讓別人家的姑娘當這個太子妃,但是王家也需要安撫,而王家的姑娘不當太子妃,受了這么大的委屈,自然是要各方面照顧,這個當太子妃的人,恐怕日子不會好過,祖父,我說的對不對?」趙大姑娘說道。

「正是如此,思妍那,你心里什么都明白,祖父也不跟你兜圈子了,皇上的意思,太子妃有意咱們趙家,你是趙家的嫡長孫女,身份上也正配太子,私心里,祖父不希望你掉進去這個旋窩,因為一個不是皇後屬意的太子妃,這今後的日子恐怕會很難過,可是咱們周家,一向是忠君為國,咱們趙家現在擁有的一切,如果沒有皇上,就會飛灰湮滅,何況,皇家決定的事兒,我們也不能更改,思妍,你是個心中有丘壑的姑娘,祖父只能委屈你了。」

如果皇上不找自己,那么憑著他們趙家的家世,絕對能找到一個很好的人家,自己的孫女也能過的很好。

可是皇上已經找了他,這個事兒是不可避免的,這次進宮,不過是走個過場。

趙大姑娘聽了問道:「祖父,孫女問您一下,太子此人,是否荒唐?」

「太子心中有丘壑,從來不是荒唐之人。」趙老太爺對太子的評價很高。

「那孫女就放心了,但凡不是荒唐的人,自然不會讓嫡妻的位置受到威脅,也不會被婦人牽著走,即使皇後在,她向著自己的娘家侄女兒,那也是人之常情,不過越是皇家,也不會做出明面上授人於柄的事情,孫女覺得,自己能把握好分寸,其實受些委屈並不可怕,您也說了,這是皇上的意思,皇後再有勢,也大不過皇上,就算皇上不在了,還有太子,只要太子對自己的妻子有一份尊重,那么這太子妃就不難當。如果我是太子妃,我相信,我能過的很好,祖父您請放心,孰輕孰重,我很明白。」

既然已經不可更改,何必要哭哭啼啼的,她不想讓大家都為自己操心,尤其是這還關系到一個家族的成敗。

皇上這還是提前問過祖父了,要是他什么都不問,直接下了聖旨,他們也沒有辦法,事情發生了,只能是順勢而為,而不是覺得心有不甘,自怨自艾。

「果然是我的好孫女!好,好,好!祖父這下子不用擔心了,我的孫女,不管在什么樣的處境里,都能過的很好,既然你心里已經有了打算了,祖父也不妨對你說,太子是個心有大志的,他不會被王家的人所鉗制,王家的人,越是想控制太子,太子以後恐怕反抗的會越厲害!你如果真的成了太子妃,記住,要和太子是一條心,祖父問你,如果太子和趙家的利益相沖突了,你會怎么做?」

趙大姑娘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祖父我,」

「你到底是有些心軟,祖父告訴你,如果太子和趙家的利益沖突了,你記住了,你是太子妃,自然一切以夫家為重,祖父知道,趙家的族里,並不是都是明事理的,恐怕等祖父去世了,會弄出一些幺蛾子,你不要什么事兒都答應他們,男人,如果你只向著你的娘家,而不向著他,早晚有一天,他會對你沒有了情誼,和你跟仇敵差不多了。」

想一想皇上和皇後,如果不是有個太子,真的是早就沒有了什么情分了,尤其是王家的人越來越過分,什么都要插手,皇上是早就看不慣了,不過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給了王家一點兒臉面。

但是如果王家再這么囂張跋扈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自取滅亡的,那時候,王家全族的人,恐怕是一個也逃不掉。

都說王皇後是個聰明人,趙老太爺卻覺得王皇後並不怎么聰明,如果她和皇上一條心,皇上看在皇後和太子的面子上,也會對王家又好印象的,可是王皇後卻一心只向著王家,難怪會讓皇上不喜了。

「小事上,不影響大局的,你可以容忍一二,可是大事上,你絕對不能糊塗。即使以後你生了嫡長子,也切莫動了把侄女兒許配給你自己的孩子的心思。你要記住,你都生了嫡長子了,是你自己的兒子親,還是你的娘家親?自然是你的兒子親,人為了自己的骨血拼命,這才是正常的,那些不顧骨肉血親的,祖父覺得做人做到這個地步,這一輩子也是失敗之極。祖父不希望你成為那樣的人。」

趙大姑娘知道祖父是真的為她著想,不然,為了趙家,他大可不必說這樣的話,讓自己嫁進皇家,然後多多的為趙家謀劃,這才是祖父這個趙家的族長該做的。

「祖父,孫女兒都記住了,」即使以後吃再多的苦頭,有祖父這些話,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記住就好,另外一個重要的事兒,祖父也不得不跟你說,太子是個男人,你要記住,要尊敬他,可千萬別想著跟普通人一樣,寄希望於什么男女之情,那樣的話,你永遠都不會快活。」

趙大姑娘點頭,「這一點,孫女明白。」

太子是要當皇上的人,指望一個皇上的愛,那不是太荒唐了?

她從來不奢望這一點兒,嫉妒讓人變得丑陋,也會讓人變得面目全非,只有心中不存在愛意,哪怕對方的女人再多,也不會覺得痛苦。

轉眼就到了要進宮的日子,可是在進宮的前一天,趙三姑娘,卻因為來了小日子,渾身疼的厲害,臉上都疼得發白,完全起不來床了,趙大夫人一看這個情況,就沒有讓趙三姑娘去了。

趙三姑娘眼看著錯過了這么好的機會,真是恨不得捶胸頓足,為什么這么倒霉,她不是是稍微興奮了一些,這小日子就提前了幾天,弄得她這樣痛苦。

可是再後悔,也來不及,身上的事兒,總不能在宮里出丑,趙大夫人帶著趙大姑娘和趙二姑娘進宮去了。

四月的天,天氣熱起來,牡丹花也開了,各色的牡丹,在皇宮里爭相開放。

各家的夫人們都帶著自己家的姑娘進宮,來給皇後娘娘請安,順便來賞牡丹。

宮里沒有太後,所以皇後最大。

大家來的時候,就看見皇後身邊偎依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那姑娘只要是熟悉的人都認識正是王皇後的娘家侄女兒,名字叫做王嫻雅。

趙皇後看大家都來了,笑著說道:「都別拘束,本宮請你們來,就是想讓你們看看這盛開的牡丹花,各位千金也不要不好意思,宮里的牡丹,倒也別致,本宮想著,你們都去看看,如果有喜歡的,到時候出宮的時候,本宮會送你們一人一朵牡丹,也算雅致。各位夫人們,也不用客氣,你們大部分都認識,在宮里,可不要跟木頭人一樣,那樣本宮請你們進宮,豈不是讓你們遭罪了?」

王皇後讓她們這些年輕的姑娘三三兩兩的去賞牡丹去了,而她和這些夫人們說收家常。

王嫻雅的身邊自然就圍了很多人,在一些人的心里,這位王家的姑娘,幾乎就是內定的太子妃了,也就是未來的皇後,所以不巴結她巴結誰?

倒是有好幾個跟趙大姑娘趙思妍熟悉的人,和趙思妍一起玩了。

趙思妍在閨中的名聲很好聽,和氣大方,大家一起賞著牡丹。

王嫻雅不知道為什么,就來到了趙大姑娘面前,笑著對趙大姑娘說道:「趙家妹妹,這里的牡丹,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我最喜歡的是這白色的玉版,白牡丹,乃花中之王,一會兒出宮的時候,我可是要多摘幾朵。」

趙大姑娘笑道:「我覺得這些牡丹,各有各的美,只要是好看的,我都喜歡,倒是沒有特別喜歡的。」

白牡丹,花中之王,王字上面加一個白子,那就是皇,這位王姑娘,倒是一點兒也不含蓄,直接說了自己的心思。

想當皇後,倒是理直氣壯,大概這位從哪里聽到了什么風聲吧,這么沉不住氣。

王嫻雅冷哼一聲,「平庸!算了,不和你說了,說不定一會兒太子表哥就要過來呢,我還是去找皇後姑母去吧。」

大家一聽太子要過來,這心里都有些激動,這次進宮,什么目的,大家都心里有數,給太子選妃,當然,太子妃是重中之重可是除了太子妃,這太子良娣,良媛,可都是還沒有呢,太子是未來的皇上,當了太子的侍妾,以後就是皇上的嬪妃,這可是和一半的侍妾不一樣,都是有品級的。

所以很多人跟著王嫻雅一起去席上了,倒是趙大姑娘不慌不忙的,還是在細細的看著這些牡丹。

沒一會兒,果然太子來了,不過不是一個人,是皇上帶著太子一起來的,大家都跪下來,給皇上和太子請安行禮。

皇上低沉的聲音道:「都免禮吧。皇後,這次的牡丹宴倒是辦的不錯,朕大老遠就聽到歡聲笑語了。」

那些夫人們,都不敢抬頭,一直低垂著頭。王皇後笑道:「皇上能誇獎臣妾,臣妾心里高興的很。只要大家玩得開心就好了。」

皇上道:「誰是吏部尚書趙之庭的嫡長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