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選妻(1 / 2)

京門風月 西子情 7702 字 2022-11-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京門風月最新章節!

謝芳華閉著眼睛沒休息一會兒,秦錚便喊她去做飯。

她看了一眼外面飄著大片的雪花,不願意動,伸手對西南的方向指了指。

「只要有你在,爺才不吃大廚房的飯菜,多年如一日,早膩味了。快去做!」秦錚站在她面前,用腳踢了踢她。

謝芳華眼白馬上占據了大半個黑眼球的位置,他在這王府生活了快十七年了吧?不是也沒被膩味死?她每頓飯不是糖多就是鹽多,他還沒吃膩味?

「我跟你一起去!」秦錚伸手拉她。

謝芳華避開他的手,打定主意不想動。

「我給你燒火!」秦錚哪里讓她避開,一把就拽住了她,拖著就走。

謝芳華忍了忍,才沒抬腳踹他,只能跟著他出了暖和的房間。

落梅居幾乎被雪覆蓋,梅枝上壓了一層瑩白。紅色和白色相疊,別有一番寒徹骨的傲香。從皇家獵場弄回來的兩只小動物應該在是王府轉了一圈沒發現能逃出去的路,便找了個空屋子安了窩,此時似乎忘了負傷,在院中追逐嬉戲,厚厚的雪地上被它們踩出了無數爪印。

秦錚在出了門口時便自然地放開了謝芳華的手,向小廚房走去。

謝芳華臉色即便這些年鍛煉得厚了些,但也有些熱,看著走在前面恍然無覺剛剛舉動的秦錚,顰眉片刻,手在衣裙上用力地擦了擦。

秦錚回頭看了她一眼,眸光凝了凝,沒說話。

謝芳華理直氣壯地瞪了他一眼。

秦錚攸地笑了,倒退兩步到她面前,彈了彈她頭頂上被風吹起落在上面的花瓣,謝芳華以為他會說什么,他卻又扭頭走了。

聽言聞到動靜,從他的屋子里跑出來,「公子,我來給聽音燒火就行,您……」

秦錚瞅了他一眼,「你不是要煎葯嗎?」

「今天的葯煎完了。」聽言道。

「那就把明天的也煎出來。」秦錚說話間已經邁步進了小廚房。

聽言呆了呆,看向謝芳華。

謝芳華本來覺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今看自小跟在秦錚身邊的這個聽言,她只能搖頭。正如秦錚所說,他這么呆,這么些年是怎么跟在他身邊沒被人弄死的?

不多時,小廚房擠滿了三個人。

一個人做飯菜,一個人燒火,一個人煎葯。井然有序。

有秦錚看著,謝芳華沒理由再放錯糖或者鹽,也不會放多或者放少。所以,這一頓飯算是吃了個不甜不咸正可口。

秦錚吃罷飯,極為滿意地道,「以後若是有時間,我都幫你燒火!」

謝芳華捶捶胳膊,掄勺子也是一門學問,她每次從廚房出來就胳膊疼,納悶拿著比勺子重幾倍的劍的時候卻半點兒不適沒有。難道她天生就是拿劍的料?

「胳膊疼?」秦錚挑眉。

謝芳華懶得瞅他。

「走,我們去院中練一會兒劍,活動一下就不疼了。雖然天冷,爺就不辭辛苦陪你了。」秦錚站起身,將牆上掛的劍扔給她。

謝芳華反射性地接過劍。

秦錚勾了勾嘴角,揚眉道,「今日不讓著你。」

謝芳華冷哼,誰讓著誰?

「公子,聽音又哼了。」聽言立即大聲道,像是發現了不得的大事兒一般。

「她自然會哼,大驚小怪做什么?」秦錚出了門。

謝芳華隨著他也出了門。

聽言弄了個沒趣,摸摸腦袋,啞巴出聲是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但她是聽音啊,聽音往常無聲無息的,被人打一巴掌怕是都不吱聲,哼一聲難道不覺得大事兒嗎?

他的手還沒放下,院中兩個人的劍已經出手。

聽到劍聲,聽言立即從椅子上彈起,挑開簾子,站在門口看。

小白狐和紫貂也停止了嬉戲,退到一邊好奇地看著二人,兩雙眼睛骨碌碌地轉,似乎不明白這兩個人怎么內斗起來了?它們會不會因為打架而被殃及。

飄雪中,二人劍雨如飛花。

謝芳華的胳膊果然不疼了!

半個時辰後,謝芳華的劍忽然挑掉了秦錚腰間玉佩的繩子,玉佩飛起來,眼看就要落在地上,秦錚卻是沒去接,謝芳華只能又用劍挑住,遞給他。

秦錚的臉色在雪中更是清俊,收劍入銷,擺擺手,「送你了!」

謝芳華手一頓,看向劍稍,這枚玉佩晶瑩剔透,雕刻著祥雲神獸圖案不說,還刻著他的名字,比今日秦浩要賞賜她那一枚玉佩不遑多讓,甚至更精致做工更好一些,他賞給她?什么意思?

「省得你看著別人的玉佩眼饞。」秦錚向屋中走去。

謝芳華挖了他一眼,拿了玉佩,收劍入銷,快走兩步,追上他,扯過他的手,將玉佩塞進了他的手里。這樣的東西她才不要!

「不要?」秦錚回頭看著她。

謝芳華點頭,自然不要,男人的玉佩怎么能隨便要?

秦錚面色沒有因輸了劍招而氣怒,而是扯了扯嘴角,「別人的不能要,我的可以要。」

謝芳華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不是男人嗎?扭頭進了屋。

秦錚讀懂了她眼睛里的意思,笑意頓收,抿起唇瓣,片刻後,似乎想起了什么,驀然笑了,收了玉佩,腳步輕松地走進屋。

聽言呆呆怔怔地站在門口,雪花打在他本來覺得自己很靈光如今才發現實在不靈光的腦袋上,怎么也想不明白聽音那一招劍是怎么挑下公子身側的玉佩的?多少年了,他還沒見過誰的劍能近了公子的身。

傍晚十分,雪下得愈發大了。

整個落梅居像是都被掩埋在大雪中,紅梅已經看不到紅的顏色,只看到滿目銀白。

謝芳華將屋子里的火爐燃得極熱,暖融融的火氣將窗子上剛沾染的落雪一瞬就化成了水。她取了點紅棗,鮮姜,放在銅壺里面和茶一起煮,不多時,滿屋子的紅棗香味。

三個人捧著杯子坐在屋中閑適地品嘗。

聽言喜滋滋地看著謝芳華,嘴里忍不住誇獎,「聽音,你到了公子身邊可真好,咱們落梅居就是下雪也不冷了,你不知道往年,我將爐子也是燃得熱乎,可是就是不覺得暖和,我和公子大眼對小眼坐在一起,想想就沒趣味。」

謝芳華不說話。

秦錚也不言語。

聽言繼續感慨,「我來公子身邊的時候才六歲,公子那時候才八歲,偏偏趕走了侍候的丫鬟婆子,王妃無奈,只能依了他,所以,我們倆個學著做自己的事情。公子的衣裳時常反著穿,我則是鞋子分不清左右腳。王妃將我從家族里面要出來本來是讓我給公子做陪讀的,我那時候覺得只需要跟著公子就行,所以,哪里懂得家務瑣事兒?來了之後,才發現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兒。」

謝芳華挑了挑眉,斜睨了秦錚一眼,八歲了衣服還反著穿?也夠笨的!

秦錚喝著茶,沒阻止聽言叨咕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似乎不覺得八歲不會穿衣服丟臉。

聽言見秦錚沒反對,愈發打開了話匣子,「於是我們兩個都需要學,早起上書房,時常起得晚,公子總被授課的師傅罰,那時候上書房授課的可是當今皇上的師傅,那個嚴厲勁啊,就別提了。連皇子們都得乖乖聽他的,不好好聽課,遲到或者早走,都要挨竹板子。公子聰明,課業上自然難不住他,但是早上起不來就是一大關,初入上書房的半年,每日里都因為這個挨打。將手都打腫了,回府之後還要藏著掖著不讓王妃看見。」

謝芳華靜靜聽著,南秦上下勤學文治武功,這是建朝時候就流傳下的規矩。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無論是高門大戶的貴裔公子,還是平民百姓的兒郎,從小都要識字學點兒皮毛功夫。是以,南秦至今強盛不衰。秦錚早起去學課不是什么奇事兒,但有侍候的人不用非要讓自己受苦,就是個奇葩了。

「後來有一次,師傅打得狠了,公子的手連吃飯都不能了,王妃自然也就發覺了。說是我失職,要打我,公子護著我,我才沒挨打,但從那也不敢再貪睡不早起喊公子了。可是,試了兩天,我還是起不來,於是就想出主意,從府中的雞窩里抓了一只大公雞來。那大公雞早上鳴早,我和公子就齊齊醒了。」聽言說著,樂了起來。

秦錚瞅了他一眼,緩緩開口,「那大公雞是所有雞的頭目,你抓了它來,所有雞都不在雞窩待著了,都被引來了落梅居,它早上一叫,外面的雞跟著一起在牆外叫,我們能不被喊醒?」

謝芳華抽了抽嘴角,群雞叫早嗎?也是鮮有聽聞了。

「後來雞窩由外院的西南角挪到了咱們落梅居外,即便雞屎臭味在夏天飄進落梅居,但我和公子都不覺得臭。因為自此公子每日上早課都是最先到上書房的一個。不但不再被師傅打,還被師傅誇獎了幾回。」聽言嘻嘻地笑著,問謝芳華,「你知道咱們落梅居院里的梅花是怎么才種了滿院子的嗎?」

謝芳華揚眉。

聽言給她解惑,「那是因為雞糞味太重了,王妃說派人來叫公子早起,公子卻推脫了,說不喜歡別人隨便進入他的院子,雞糞不算什么。王妃心疼公子,又因為公子喜愛梅花。所以,王妃親自回了一趟清河,去要崔氏族里流傳了幾百年的落梅給公子。崔氏族長念在王妃為族里捐獻了十所族學,才將收藏珍惜的珍品梅花給了王妃。怕她回府後養不活,特意派遣了看顧崔氏梅園的梅匠跟隨回了王府。這么些年過來,就成了如今的落梅居。」

謝芳華點頭,看向窗外,原來這些梅花來自清河崔氏的族里。英親王妃為了他的兒子,可謂是煞費苦心了。

「一年之後,我和公子不用群雞叫早,也能准時早起了,雞窩才挪回了原來的地方。」聽言唏噓地道,「生火爐,燒熱水,打掃院子,穿衣穿鞋,鋪床疊被,收拾屋子,都是那時候學會的。一晃也這么些年了。」

謝芳華想起自己重生後,就開始學著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以便為了有朝一日能出府去謀得一身本事回來,所以,也知道雖然平常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開始做起來,也是有難度的。富貴之家的兒女,身前身後一大堆侍候的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說句不誇張的話,去茅房方便都有人給擦屁股。不會自理之事,再正常不過。

她圖的是有朝一日不受制於人,讓忠勇侯府門庭不倒,才狠下了心去苦自己。

可是秦錚,他圖什么?

英親王府得皇帝鐵般地器重,三代之內都不會倒塌,他一個嫡出之子為何也要苦自己?

何況她是重生之人,再活一世,不是孩子,什么事情都看得明白了,才去為之。

而他呢?聽言說他那年才八歲,八歲就寧可吃苦,也要棄了侍候的人。為什么?

畢竟忠勇侯府和英親王府不同。

「聽音,你是不是奇怪公子為何放著侍候的人不用,偏偏吃這份苦?」聽言忽然問。

謝芳華收斂思緒,點點頭。

聽言掃了一眼秦錚,嘆了口氣,「我這些年都沒弄明白,你才來幾天,自然是弄不明白的。公子的身份,按理說,侍候的人可以堪比王妃身邊的配置,就連我這個書童,按理身邊也會有兩個打理我瑣事兒的人。可是你也見了,偏偏公子都不用,我只能也跟著吃苦了。」

「你怨言還不小?嫌棄如今的日子過得舒服了?」秦錚看向聽言,眼角斜了斜,「若不然我明日便安排兩個人侍候你?」

聽言駭了一跳,連忙求饒,「我就隨便和聽音說說,公子別當真,我哪兒有怨言呢!開始是苦些,後來這院子里除了您就我,沒別人,也沒雜事紛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知道有多舒服。」

秦錚微微哼了一聲。

謝芳華有幾分恍然,看來原因就在這里。英親王府如此簪纓鼎盛,只闔府占地就有幾十畝,府中的人多得更是幾千數之多。尤其秦錚是這府中唯一的嫡子,盯在他身上的眼睛豈能少了?想往他身邊擠的人能少了?只要有人在身旁,就有麻煩和危險環繞在側,他誰也不用,只留個小書童跟在身邊,無形中擋去了多少對他下手的手?

更甚至,他的武功是誰教的?

私下做些什么事情,豈不是能夠隱藏和方便?

讓她意外的是聽言的身份,想不到他這個小書童看著不起眼,竟然出身清河崔氏。怪不得在秦錚跟前的稱呼一直是我啊我的,從來不是低微的小人或者奴才屬下之類的。

清河崔氏的兒郎,即便是庶出,也堪比一般大戶人家的嫡出公子。

「咦,王妃這時候怎么過來了?」聽言本來還要說話,無意地向窗外一瞅,立即跳起來,迎了出去。

秦錚也是一怔,看向外面,春蘭打著油紙傘,擋著雪花,英親王妃抱著手爐進了院子。他也立即站起身,迎了出去。

謝芳華對英親王妃是尊重的,這樣一位全心全意為了兒子的母親,她兩世重活,卻沒有福分得到母愛,也立即站起身,跟在秦錚後面迎了出去。

「王妃,這么大的雪,您怎么來了?」聽言抖著手笑嘻嘻地對英親王妃問。

英親王妃瞪了他一眼,「本來當初在清河見你是個乖巧的孩子,我費了大勁才從二哥手里將你要來我這里。誰知道這么些年,性子竟然越長越歪了。」

聽言摸摸腦袋,討好地道,「小姑姑,我的性子是跟公子學的。」

「不學好!家族的禮儀都被你丟到天邊去了。」英親王妃狠狠地拍了他腦袋一下。

聽言不敢躲,著著實實地挨了一下,想著今日他的腦袋可真倒霉,總是挨打。

「娘!」秦錚出了門,對英親王妃隨意的喊了一聲,伸手接替春蘭扶住她的胳膊。

「我不是你娘,別喊我。」英親王妃作勢甩開他胳膊,板起臉。

聽言心里平衡了,原來不止他一個人遭嫌棄,公子也是一樣的。

謝芳華默默地給英親王妃見了禮。

英親王妃雖然板著臉,但還是對她點了點頭。

秦錚笑了笑,抱住英親王妃胳膊不松開,懶洋洋地扶著她往屋里走,口中得意地道,「今日兒子這一出事兒辦得如何?我爹是不是火冒三丈?您心里指不定怎么舒服呢?如今還對我板個臉做什么?」

英親王妃憋不住笑了,瞪他一眼,抬手戮他腦門,「這回你怕是真招了西院的恨了,看你以後怎么應付他為難?」

「他若是動手只管來,兒子接著也就是了。」秦錚不以為然,「就算我不做這一樁,他就不恨?出身又不是我的錯。」

英親王妃點頭,的確,秦錚若是不做什么,他也照樣出手。就在錚兒八歲那年還不是被他險些……那時候他才十一,就有那么毒的心思,她想著,臉色徒然冷了下來,「你說得對!」

秦錚似乎也想起了什么,但並沒有怒,而是偏頭看了謝芳華一眼。

謝芳華為二人挑開簾子。

秦錚扶著英親王妃進了屋,春蘭、聽言隨後跟進。

「好大的棗味,還有姜味。」英親王妃鼻子嗅了嗅,說道。

「是聽音在煮茶,茶水里放了紅棗和鮮姜。」聽言狗腿子似地稟告。

英親王妃恍然,面上沉怒褪去,露出笑意,對謝芳華道,「聽音就是個乖孩子,心靈手巧,學什么一點就會,不用費神,教導琴棋書畫的四位師傅每個人都誇獎她,我也越來越喜歡她了。」

謝芳華垂下頭,若沒有上一世的基礎,她哪里能學東西如此快?經不得誇。

「她自然是蕙質蘭心的,否則兒子怎么會選中了她?」秦錚得意地道。

英親王妃嗔了秦錚一眼,坐在軟榻上,對他道,「今日的雪下得太大,我就是不放心你,所以要春蘭陪著過來看看,果然自從有了聽音,你這里都與以前不一樣了,倒不用我操神了。」

謝芳華給英親王妃和春蘭倒了一杯煮好的茶。

春蘭嘗了一口,笑道,「這樣喝味道可真好,還能驅寒。聽音姑娘就是心竅手也巧。」

英親王妃也嘗了一口,點點頭,對春蘭道,「以後咱們屋里也時常煮些來喝才是。」

「王爺不喜歡姜的味道。」春蘭道。

「管他呢?他不喜歡可以不喝,不想聞的話就去別的院子,他又不是沒地方去。」英親王妃輕輕哼了一聲。

春蘭不言聲了。

秦錚慵懶地看著英親王妃,「爹早先沒去門口接您回府?」

「接了!」英親王妃看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又將他氣著了?」

「是他自己要找上門來生氣,可怨不得兒子。」秦錚把玩著手里的杯盞,問道,「現在他去安慰劉側妃了?」

「沒有,秦浩要娶左相府的小姐,這是一門好親事兒,他一個庶子是高攀了,劉側妃怎么會不喜?用不著他安慰,他去書房了。」英親王妃語氣有些淡。

「原來是去安慰大哥了。」秦錚了然。

英親王妃臉色冷了些,「這么些年了,朝局上的事情他比誰都明白看得通透,可是一到這後宅子女上頭,他就是個榆木疙瘩,怎么也不開竅。你從小就會氣他,秦浩從小在他面前就討巧,你凡事不用他管束,而秦浩事事都過問他,這也就造成了今日他喜歡秦浩栽培他的局面。也不全怪他,有你一半的責任。」

秦錚對此一笑,「娘如今還說這些做什么?」

英親王妃嘆息一聲,「的確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話落,有些驕傲地道,「就算他喜歡秦浩又如何?栽培他又如何?秦浩還不是連自己的婚事兒都做不了主,要聽我兒子的安排?」

秦錚不置可否。

英親王妃看著他,忽然話音一轉,「你告訴娘,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兒?盧雪瑩是怎么招惹你了?往日你都對她視而不見,不理不睬,今日為何偏偏就忍不住怒了她?」

秦錚動了動眉梢,沒說話。

「和娘也不能說?」英親王妃催問。

秦錚抿了一口茶,微微垂下頭,臉色雖然沒什么變化,但眸底有些冷。

英親王妃轉頭看向聽言。

聽言立即擺手,「我今日沒同公子一起出去狩獵。」話落,他伸手一指,「聽音去了。」

英親王妃看向謝芳華。

謝芳華對她露出無辜的神色。

「你不能說話,可真是可惜了。我聽說孫太醫又給你換了方子?希望這回能治好你的嗓子。既然不是先天的啞症,總有辦法。」英親王妃憐惜地瞅了謝芳華一眼,對秦錚怒道,「快說!若是連娘你都瞞,看我還疼你!」

秦錚抬起頭,忽然一笑,慢悠悠地將今日在獵場外盧雪瑩說的話一字不差地和盤托出。

英親王妃聽罷,沉默沒說話。

謝芳華打量英親王妃的神色,並沒看出任何情緒。

她知道英親王妃的溫婉也不過是表面而已。她出身在清河崔氏嫡系一脈,崔氏的女兒向來尊貴,不是做皇後就是做王妃,最次也是進大戶人家做嫡媳,自小便用宮里放出的教養嬤嬤教導,陰謀詭計,手腕籌謀比尋常貴戶府邸的小姐學得要多得多。否則這么多年,她如何能穩坐英親王妃的位置,執掌英親王府偌大的中饋?如何能生出養出秦錚這樣在南秦京城橫著走的兒子?

今日這件事兒,說白了,就是秦錚為護她而起。

當時在場的不止有燕亭等幾位貴裔府邸的公子,還有燕嵐等大家小姐在場。用不了多久,秦錚因為護她的風聲就會傳出去。

雖然,從她來到秦錚身邊,已然聚了無數人窺探的目光,但是將事情弄得這么大,估計也讓很多人意外,尤其是宮里。因為這件事情畢竟是因為她一個小小的婢女,卻牽動了左相府的小姐,又牽扯了英親王妃的庶長子,進而牽扯了皇後下懿旨賜婚,皇上也過問了此事。

接下來,她身上的目光會更多,恐怕還會惹來麻煩。

來自別處的麻煩都好說,若是宮里……

盧雪瑩說的話其實也不是全無道理,至少秦錚將來是要娶妻的話很對。

「娘在想什么?」秦錚等了半響,不見英親王妃再說話,微微挑眉。

英親王妃放下杯盞,目光有些凝重,對他正色道,「錚兒,你也不小了,今年十六,過了年就十七了。你大哥如今得了懿旨賜婚,就該輪到你了。就算娘不為你張羅,想讓你再放盪二年,但是也擋不住宮里的皇上、皇後、太妃過問此事。你爹雖然對你怒其不爭,但心里對你的愛其實不比秦浩少,你的婚事兒是大事兒,他怎么也要過問的。你有什么想法?」

「沒什么想法!」秦錚語氣極淡。

英親王妃哼了一聲,「你別糊弄我,你是我生的,你有沒有想法我還不知道?」

秦錚攸地笑了,看著英親王妃,「娘恐怕才是有想法那個人吧?」

英親王妃挖了他一眼,「既然皇後的懿旨賜了婚,左相府的盧雪瑩就算再怎么不樂意,也是要嫁入英親王府來,除非秦浩死了,否則她生是英親王府的人,死是英親王府的鬼。她對你是休要痴心妄想了。」

秦錚聞言不屑一顧,嘴角都不動一下。

「排除她一個,這京中大家府邸適齡的女子有五十幾人,但與咱們門楣相匹配的只有五人。」英親王妃緩緩道,「右相府的小姐李如碧,永康侯府的小姐燕嵐,翰林大學士的獨女王妍,監察御史的二女兒鄭茵,還有忠勇侯府的小姐謝芳華。」

謝芳華手一抖,握著的杯盞微微傾斜,姜棗茶水灑了兩滴到她指尖。

秦錚掃過來一眼,眸光定了定,沒說話。

英親王妃閑話家常一般地道,「擱在娘的角度,只要是你點頭,中意的,娶進門來,娘都能待她如親生女兒,這五個人家,都是與我家一樣是鍾鳴鼎食之家,最次也是富貴百年的門第。家教都甚嚴,養的閨女都差不了。比左相府那個強多了去了。雖然燕嵐差一些,但也是個知道分寸的孩子。」

秦錚不說話。

英親王妃話音亦庄,「前面四人若是你求娶,問題都是不大,只這忠勇侯府的小姐,要細細思量一番,恐怕最是為難。」

「怎么為難?」秦錚挑眉。

英親王妃猶豫了一下,吐了一口氣道,「忠勇侯府的小姐從七歲起得了一場大病後,一直就纏綿病榻,至今不見外人。不但京中夫人小姐圈子里的聚會不參加,每年的宮宴也被忠勇侯給推脫了。據說就連忠勇侯府的人都沒見過她幾面。體弱至此,實在憂心,不是媳婦的好人選。」

秦錚嗤了一聲,不以為然。

英親王妃看著他笑了笑,「娘親與她娘是昔日的手帕交,哪怕她娘命苦,早早就去了,但娘親也沒忘交情,一直念著她。我們昔日到有個口頭婚約,不過未曾擱在書面上,也未曾交換信物,所以,早也算不得數了。」

秦錚抬了抬眼皮,沒說話。

「若她真是大病得連屋都不能出,就算娘再喜歡,也是不能給你娶的,畢竟你將來是要繼承英親王府這門庭的,你的媳婦兒怎么也要幫你支撐起府中的中饋來。不能是在溫室里養的花朵,經不得風雨。」英親王妃道。

謝芳華喝了一口姜棗水,聞言略微松了一口氣。

「她的病是其一,其二就是忠勇侯府的門庭,始終是皇上心里的一根刺。謝氏的根基太大了。南秦幾大姓氏望族的門庭加起來,算上我出身的清河崔氏,恐怕也不及一個謝氏。若是再任其發展下去,保不准有朝一日南秦就改了朝,換了代,姓謝了。」英親王妃聲音略微低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