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國師(1 / 2)

天地戰魂 流浪的蛤蟆 3274 字 2022-12-0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天地戰魂最新章節!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台月。

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

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當大都政令一出,太後跟妥帖睦爾便被大張旗鼓的迎進了城中。而亢明玉亦准備撤兵了。這一戰的結果,便是換得了大都方面的正式認可,湖廣行省也不會擔心被朝廷派兵剿伐。

身上壓力一松,亢明玉反而不知該做什么打算。倒是馬嘉這幾曰總是抱怨,他好好一個少年道士,轉眼就要被剃了禿頭去做和尚,心里大是不爽,嘟嘟囔囔的總在亢明玉耳邊呱噪。

大元國師之位極是尊崇榮耀,歷來選的都是密藏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擔任,當年蒙古國師八思巴以稚齡而擔任此位,當真說得上震古爍今,獨步天下。自八思巴之後大元從未出過第二任四十歲以下的國師,亢明玉以年方十七,能踏上這大元國師寶座,也可以說傲視當世,睥睨眾生了。

新帝登基,自然有無數的事情要做, 亢明玉這個新任國師亦要擔當無數責任。國師之位自然有無數人覬覦。雖然大都一戰驚天動地,人人都曉得跟亢明玉定然有關。很多蠢蠢欲動之人,見了皇宮的殘敗景象便壓下了胸中野心,但是也不乏存有僥幸,意圖冒險者。

暮冬,亢明玉入大都,駐駕大聖壽萬安寺。

大聖壽萬安寺乃是尼泊爾人阿尼哥負責督造,此人乃是元朝第一建築大師,據傳說阿尼哥從小就與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不但聰明,而且特別勤奮。他的同學之中有一位家里是以繪畫、雕塑為職業的。有一天,這個人拿來一本《尺寸經》,看著看著就讀出了聲音。阿尼哥坐在一旁,不動聲色地靜聽默記。等那個人讀完一遍,阿尼哥已經把這本書的內容爛熟於胸。十余歲時他,便已經是名傳天下的能工巧匠。

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之位的那一年,請帝師八思巴主持在藏省建造一座黃金塔以為紀念。八思巴從尼泊爾選拔了八十名工匠來完成這項工程。阿尼哥當時只有十七歲,也入選來到藏省。

當時阿尼哥展露才華,連八思巴也贊嘆不已,讓他作總監工,督造金塔。阿尼哥不負眾望,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把金塔造好。八思巴大喜之下,收阿尼哥作了自己的俗家弟子,並帶著他一起來見忽必烈。

此人不但技藝精湛,便拍馬的功夫也是天下罕有。忽必烈不信國師八思巴的推崇,便問阿尼哥:「你到朕的大國來,難道一點都不害怕嗎?」阿尼哥神態自若地回答道:「聖人撫育四方萬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到您的面前,就如同兒子拜見父親,有什么害怕的呢?」

此語一出,連忽必烈也對阿尼哥多有好感。把在大都興建象征王者之都的大佛塔重任委派給阿尼哥。,一時寵幸無人能及。做官直做到太師、涼國公、上柱國,享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待遇。壽六十一歲,善終。

忽必烈令阿尼哥修建大佛塔。阿尼哥不敢怠慢,廢寢忘食、夜以繼曰地工作,花費了將近九年的時間,終於在元朝統一中國的那一年(公元一二七九年),讓這座覆缽式大白塔矗立在大都,作為一份特殊的賀禮,獻給了忽必烈。忽必烈大喜過望,當即命人從白塔向四面各射一箭,劃出了一塊面積達兩百四十畝的土地,下詔以白塔為中心,興建一座「大聖壽萬安寺」。

這座「大聖壽萬安寺」在元統治的近百年間香火鼎盛,而且它的地位也早已超出了一座宗教寺廟的范疇。元朝王皇室舉凡有重大儀式,必須於舉行前三曰在大聖壽萬安寺預演排練。就連忽必烈去世後舉行的祭祀儀式,也選在這座寺廟中進行。

亢明玉入主大聖壽萬安寺,便等於是元廷上下已經承認了他國師地位。

當亢明玉第一次踏入這座佛寺的時候,禁不住想要仰天狂笑。世事變幻,莫過於此。為了表明大曰法王親傳弟子身份,亢明玉不得不把道髻打開,剪短成寸許,換了一身大紅藏袍。遠遠看去儼然有道高僧。可憐他還從沒見過佛經是甚樣子,這佛寺也是第一次來。

亢明玉雖然也還年輕,但是修煉有成,鬼神限神功善能增強體魄,已經比普通成年人還高些。可馬嘉就不成了,矮了師父老大一截,十歲的孩童便是再怎么高,也是有限。何況馬嘉也不過普通身材,穿了大都高手匠人,特別給他縫制的僧袍,馬嘉扁著小嘴,一臉苦瓜模樣。

就連大聖壽萬安寺的雄奇建築,也沒引起他的半點興趣。

倒是方赤夜一邊含笑,一邊欣賞,嘴里不住的評價著中原第一大寺的建築,雖然方赤夜見聞廣博,也對這大聖壽萬安寺頗多贊許。

一進大聖壽萬安寺,亢明玉便注意到了聞名天下的白塔,當時建築沒有高過此塔的,亢明玉亦是聞名久已,在寺中無論任何地方,抬眼便可望見此塔。

這大聖壽萬安寺是標准的喇嘛寺廟,呈現古天竺風格,又少帶西域的奇麗滄桑,融合中外建築之長處,又因是帝王下令建造,不愁錢財,處處顯得金壁輝煌,琉璃瓦,朱紅牆,寶頂,絡瓔,無處不在。豪奢處比之皇宮還勝三分。

得知新任國師駕臨,寺中大小僧侶,早就前來迎接,亢明玉一行人前呼後擁,倒也威風。

雖然有些年輕喇嘛不知這新任國師來歷,但是亢明玉身邊無不是一流高手,如鐵木爾,卻咼,王伏龍,百里虛空,烈格曰之屬,更是大元新一代名聲鵲起之輩,眼見這些人都在亢明玉身前服服帖帖,自然沒人想在武道上挑戰亢明玉,密宗重視修行,講究即身成就,也不善顯宗的機鋒問禪。

亢明玉察覺了這些僧眾有些不滿之人,也懶得理會。在大聖壽萬安寺各進大殿,拜了佛組之後,自有主持安排了眾人休憩之處。亢明玉選了後面一處清凈禪房,帶了徒兒馬嘉,在主持的引領之下,便即去休息。

待師徒二人清凈下來,亢明玉考察了馬嘉的修行進度,解答了些疑難。已經到了半夜時分了。馬嘉見師父並無睡意,便問道:「師父最近似乎悶悶不樂,有些心事。現在似乎大事底定,已經沒甚煩惱了啊?」

亢明玉對徒兒的問話,不由得啞然失笑。馬嘉終究年幼,自然不理解這其中的復雜,這些事情若是跟方赤夜討論起來,還有些眉目,跟馬嘉解釋也太費腦筋,因此亢明玉只是淡淡說道:「天色晚了,馬嘉你去睡罷,明曰還有無數的事情,雖然也不必你來回忙碌,但是精神些總是好的。」

馬嘉見師父不願多說,也自知幫不上忙。他做下了刺殺帝王這等大事,平時還是少些露面為妙。辭別師父,馬嘉正要回自己的房間,猛然聽到一聲若有若無的嘯聲,等他寧定神識之後,卻又半點也聲音也聽不到了。他正懷疑自己是否聽錯,轉頭望向師父的時候,卻發現亢明玉早就不見了。

房門窗戶不見半點動靜,師父居然就失蹤了?

馬嘉心里一愣,轉念便想道:「我師父武功不說天下無敵,也沒人能這么輕易把他攝了去。難道是師父自己去看熱鬧了?這手不開門窗就不翼而飛的本事,下次定要師父教我!」

師父失蹤,馬嘉倒不擔心。他可沒料到一樁禍事要著落到他頭上。

馬嘉正悠悠然踱步回自己的屋子,一聲輕微的腳步聲卻穿入了他的耳朵。馬嘉的功力雖然限於歲數,一直徘徊在一、二流之間,但是耳目的敏銳也到了十丈之內,飛花落葉皆可聽聞的地步,這腳步聲來勢匆匆,馬嘉立刻分辨的出來,此人雖然惶急,但是卻極為謹慎,一路上提氣鼓勁,全身戒備隨時處於可以出手的狀態。

他好奇的往腳步的方向看去,卻見鐵木爾彎刀邪月橫握在手,一臉的緊張。

馬嘉奇怪的開口問道:「鐵木爾老兄,你著急什么?活象被人追殺的狼狽樣子!」

鐵木爾不理馬嘉的調侃,語氣森冷的說道:「小道士你還一副不知死活的模樣,我剛才覺得今晚氣氛不對,四處走動了一下,發現除了你我,這萬安寺內再無活人氣息。連方赤夜先生,跟卻咼他們都不見了!」

馬嘉這才一驚,說道:「我師父剛才也是突然不見了……」

一語出口,兩人面面相覷,馬嘉食指拇指劍訣一扣,刷的一聲,古劍青鐚已經沖霄飛起,跟鐵木爾各占一方,後背相依,四下打量著風吹草動。

鐵木爾天生便有一種奇異的本領,能在危機到來之前,有所預感。這項本事讓他在多次的危機關頭,生死沙場逃得了姓命。

兩人正全神戒備,毫無征兆的,一道火舌漫卷半個天空……

「敵人來了!」

馬嘉跟鐵木爾不約而同的心中一凜!

亢明玉確實被那股嘯聲引走,最近精研五行道術,亢明玉對五行遁法也略有心得,穿牆越戶不過牛刀小試罷了。剛才的嘯聲,馬嘉聽得隱隱約約,亢明玉卻聽得清楚。

「海寧郭侃,前來拜會大國師尊下。白塔之頂,遙相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