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詹元秋(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算什么最新章節!

詹元秋是一個散修。

這樣的人在修真界很多,因緣際會,學了這非世俗的功法,卻又沒有更好的門路,買不起靈丹妙葯,甚至沒門路見到那些真正有大能為的化神大乘期修士。

浩劫之戰後,修真界上乘功法不斷失傳。

古荒大陸分崩離析,那遍地靈草,隨處可見煉器好材料的生活,也就一去不復返。

過了八千年,現有的各大宗派,都已經是重新摸索出的參悟大道法門,與上古功法截然不同,修真界早已不是當年鼎盛之景。

那些散修,也只得汲汲營營,為些許蠅頭小利而爭。

日子實在糟糕,有些散修三五成群的聚集起來,互為援助。那些底層修士,為罕見靈葯大打出手,為一根功法殘簡摯友反目,都是尋常。

這導致高階修士更加瞧不起這些人,視之為恥。

散修往往沒有丹葯,只能硬挨到傷勢好轉;沒有好功法結丹時險些走火入魔;連想進大宗派山門里的集市,都要費一番力氣;同樣的物品同樣的出價,有門派的修士能買到,散修不能。

這種種難處,詹元秋都領受過,他孤身一人,獨自苦修。

好在,他已經算熬出頭了。

金丹後期的修為,在散修里已是首屈一指,對於這等修為的人,小門派願意放下成見,改顏相向。

詹元秋學的甚至不是什么成系統的功法,而是煉器殘本,領他入門的師父,也是個散修。據說年輕的時候,在蜀中一帶獲得了半本淬煉法器的手抄本。

來歷不可靠,也許是斷絕的門派典籍,也許他人揣摩古早之前鍛造法器的筆記,反正是無主之物,詹元秋師父得了這玩意,一直視若珍寶,只是他連材料湊不齊,更別說一試了。只盤算著將東西賣掉,換一些有用的寶貝。

可惜的是,這淬煉法器的秘訣,大門派不屑一顧,小門派見是殘缺貨,也不想要。其他散修能出的價,簡直是糟糕它的價值。

於是身懷寶物,卻用之不得。

還遭了人窺伺,一番纏斗,詹元秋的倒霉師父重傷遁逃至鄉野村間,一戶鐵匠家里。

這鐵匠姓詹,造農具打獵叉什么活計都好,家里不愁吃穿,只愁自己的兒子先天不足,病病歪歪。

身懷淬煉法器殘本的倒霉修士,被鐵匠救了,醒來一看,這體弱多病的孩子根骨竟然還不錯,反正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就把基本吐納功法相傳,又教讀書認字,不至於目不識丁。

甭說詹元秋那做鐵匠的父親,就是他那倒霉蛋師父,最初也只是期望他身體康健。

因傷勢頗重,又無葯可醫,幾年後,詹元秋的師父就死了。

約莫也覺得一生窩囊,竟是什么話也沒留,倒是詹元秋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那淬煉秘法殘本,山野小兒,竟把這個當成了打造兵器的鐵匠絕技——只因太平盛世,普通鐵匠只會造農具,懂得鍛造刀劍的,那身份立刻不一般了,在官府都有登記造冊的,可以為軍隊效力,每年還有俸祿拿。

民間私造刀劍的大匠,也是有的,根本不用在鄉野熬日子,直接去郡縣大城,造一爐刀劍,供得上一年花銷,這前途亮堂堂的,簡直是詹元秋夢想的生活。

於是,他子承父業,繼續做一個山村鐵匠後,閑暇時很認真的琢磨學習「打造兵器」的辦法,各種珍稀材料他看不懂,以為是城里才有的,所以也不當回事,直接換了鐵來試。

一年,兩年,十年…加上本來就有煉氣初期的底子,詹元秋的力氣越來越大,平常打造出的東西越來越鋒利精巧,與別的鐵匠不同,並沒有生成五大三粗的樣子,身高七尺有余,目中神光內斂,一拳能砸死山豹。

只可惜一把兵器都沒成功造出過(當然啦,凡鐵哪能經得住修真界秘法鍛造,反正報廢的材料也能造農具,詹元秋全不在意)。

直到某年,山中獵戶撿到一塊奇怪的礦石送來。

色澤銅黃,拇指大小,卻十分沉重,礦石斷面鋒利得可以切斷鐵叉。

詹元秋隨便塞進爐火里,卻怎么也熔不化它,於是他腦子一抽,想起鑄造神兵利器的大師,都要用人血祭劍,劍才能成形。

他也搞不清到底什么時候灑血,是出爐灑,還是一直灑……

仗著身強體健,每天一小碗血往爐火中澆。

當時他不知道,這塊礦石就是鑄造飛劍的上好材料庚金,如果庚金有靈智,只怕得感動委屈到哭——凡火怎么可能熔得了它?

一個築基期修士用凡人的鐵匠爐,使上好的淬煉法鍛造一塊庚金?

這是鑄法器么?這是折磨材料吧!

現在每天澆血,終於有靈氣了,被火烤了不知道多久的庚金立刻就將它吸收得干干凈凈。就這樣,詹元秋誤打誤撞,逐漸將庚金與自身靈氣相融。

在劍成形的那天,他突然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稀里糊塗的築基了!悟道了!

拿著他師父的遺物,詹元秋很容易找到散修們的圈子,崩潰的知曉了世上沒有武林高手,也沒有打造絕世神兵的大師,那些傳說中的高手與大師都是修士。詹元秋只好糾正了理想,丟掉了鐵錘風箱火爐,村里的詹鐵匠從此神秘失蹤,多了一個背著半成品劍胚,四處游歷的散修詹元秋。

他漂泊天涯幾十年,從只是認得字,到學識淵博;從進城就傻眼,只會東張西望嘖嘖稱奇的鄉巴佬,成為神態從容,談笑自若的世外高人;從一個沒見過銀子,絹緞綢紗都分不清的鄉野鐵匠,變成身披羅袍佩劍持扇的翩翩公子;從沒有半點修真界常識,被真相打擊得頭暈眼花的傻瓜,晉升為距離元嬰只差一步的修士。

塵世浮華,世情薄紗。

有人被磋磨得失了銳氣,失了原則,失了心智,唯知利益。在機緣法寶好處面前,親朋反目,道侶相殺。

有人卻像濁水里篩撈上來的金沙,鑿開山石後取出的玉璧,璀璨生輝。

詹元秋這次來京城,正是需要一個適合的地方,准備化嬰。

大報國寺的供奉待遇不錯,寺廟也比白山書院清靜一些,於是他上了擂台,連贏數人,本來以為等不到好對手,只能成為大報國寺供奉後,與魔修去較量了,沒想到——

詹元秋一邊思索陳禾的招數,一邊跟著擁擠的人潮前行,不知不覺,竟在大街上徘徊了一整晚。

等到醒神時,赫然發現天空微明,這熱鬧繁華的一夜就要過去了。

「難得的好對手啊。」詹元秋感嘆了一聲。

陳禾跳下擂台後,詹元秋被石中火發威的景象驚得愣神,等他想去尋覓陳禾行蹤時,發現對方已泯然於人群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