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過往(下)(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算什么最新章節!

釋家的商隊出事了!

就像要應驗「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個道理,釋滄折了,幾十人的商隊沒有按時到達安陽,又拖了兩天,有人在路上看到車輛殘骸,從輪轍印與馬屍烙印上發現釋家鋪子的標記。

消息傳回梧城,釋家一下栽入天塌地陷般的驚慌悲慟中。

釋滄這年三十二歲,除了在費老爺的愚蠢故事里充當一個尷尬的角色外,梧城人對他還是頗有好感的,俊朗英武,整個東寧郡想挑出一個比他容貌出色的男子都難。

釋灃一病多年,足不出戶,且比起其兄,更似其母,遠遠沒有釋滄那般英氣。成年後釋滄更添了內斂成熟的魅力,不但武藝超群,掌管起釋家生意也是無往不利。

在釋家鋪子管事與伙計心里,大少爺可比只會讀書,還身子骨糟糕的小少爺好多了。釋家以後都是指望釋滄的,現在釋滄出事了,可怎么辦?

梧城商賈看熱鬧的,替釋家著急的,趁亂想搶釋家生意的,比比皆是。

出了這么大的事,釋灃自然沒辦法離開。

釋員外急急打探消息,釋妻佛經也不念了,日日與兒媳婦以淚洗面。釋滄娶親多年,卻沒有一兒半女。禮法有別,這些年來,釋灃也沒見過這位大嫂幾面。

事情遠比預料要壞得多。

釋家商隊被人洗劫,沒有發現屍首,對方可能是想索要贖金。釋家的鋪子完全沒接到這類勒索信件,而且幾十號人全消失得無影無蹤,怕是對方用了什么投毒的下作手段。

果然沒半月,就傳來不遠河灘挖出了屍體,釋滄死於非命的消息。

釋員外當即病倒,釋灃的嫂子投繯自縊,釋灃的母親對生意一竅不通,居心叵測者瞅准機會動手。釋家瞬間衰敗,鋪子賣了,管事卷銀跑了,梧城令又看上了釋家的宅子。

「我十七歲時,幡然醒悟,無論我在釋家被漠視到何種地步,在外人眼中,我還是釋家人。這樹倒眾人散,凄涼不堪的敗落發生得太快,也太可怕。」

釋灃說得淡然,陳禾卻在其中聽出一抹隱約的嘲諷。

陳禾小心翼翼的問:「那時,很不容易罷……」

當然是艱難的,釋灃年少時從沒接觸過家中生意與事務,以前是沒機會,後來爛攤子一股腦砸了過來。他完全不懂,也做不來,焦頭爛額,每天都是壞消息。

欠債的貨款借據雪片一樣的飛來,有的真,大部分是假的,釋家只剩下一個空殼,當一個家的仆人每天公然抬著東西偷跑時,還有什么是能守得住呢?

釋家的宅子最後被抵押出去,梧城令不花一文錢得到了這棟園林,高興之余,也就松了松手,示意梧城世族與商賈們適可而止,落井下石撈好處是一回事,逼人上絕路就是另外一碼子事了。

在這樣的「慈悲」下,釋灃最終得以留了二十兩銀子,與釋家幾個忠心的老仆人一起,雇了馬車,帶著雙親准備離開。

梧城,這個傷心地,他們是再也不准備回來了。

「…我躺在顛簸的馬車上,看著暗沉的夜色,從前種種譬如一場大夢。曾經想離家出走,對雙親兄長的怨言都顯得那么天真可笑,真正的災禍能毀滅一切,外人的險惡用心,是將你踩進深淵,連活路都是他們傲慢施舍的,與之相比,受些漠視,不被在意,又算得了什么。」

釋灃陷入悠長的回憶中,有些恍惚的嘆了口氣。

那個夜里他安慰雙親,離開東寧郡,去偏僻的鄉間,先買幾畝田地宅子安頓下來,其他事再一步步解決,以後他能撐起釋家。

失去的傷痛永遠存在,可未來不是沒有希望。

可惜翌日一覺醒來,他的雙親不見了。

釋員外拖著病體,帶著他的妻子,他忠心的老仆人們,拿走了所有銀子,只留下一個行動都不利索的老嬤嬤給釋灃,就這么徑自上路了。

「老爺說,大少爺的屍首還躺在安陽的義庄里。」老嬤嬤告訴釋灃釋員外的去向。

「安陽的案子還沒有結,兄長…商隊所有人不是都被官府安排下葬了?怎么可能躺在義庄?」

「那是亂葬崗,大少爺怎么能受那種委屈。」

「……」

許久之後,釋灃才找回自己的聲音:「他們要去安陽?」

「是,老爺太太說了,不想去什么鄉下買田地窩囊過日子。他們下半輩子要活在大少爺身邊。大少爺沒後,逢年過節也沒個人燒紙錢供吃食,可怎么得了!」

釋灃全身僵硬,有那么一瞬,他簡直懷疑連嫂子都不是自縊,而是母親「送」她下去陪兄長解悶的。

釋員外夫婦將他們對長子的偏愛,做得這般理所當然,甚至到了釋灃無法理解的地步。

——當面告訴釋灃,他們要去安陽,這很難么?

不,他們一聲不吭,就跟以前一樣,小兒子想什么他們毫不關心,也不在意。他們帶走了銀子馬車,連仆人都沒忘記,卻拋下了釋灃。

釋家還剩下的這些老仆,都是十七年前遷徙到梧城時,就跟在身邊服侍的,據說是關中老家帶過來的。這個老嬤嬤也不例外,她習慣了主人家對幼子的態度,並沒有覺得什么不對,還絮絮叨叨的說:

「大少爺的仇還沒報,案子沒結凶徒未伏法!釋家不能就這么算了,小少爺你怎么能說得出跑鄉下躲著這種話,老爺昨晚氣得睡不著,這才連夜走了!」

「……」

要怎么報?官府的門路,沒有錢怎么打通關節?他們是不是忘了,釋家的房子就是梧城令這個小小的地方官空手套白狼訛詐走的,釋家的生意就是在梧城令坐視下被其他人瓜分,各種假冒借據上蓋著衙門的印記,釋家敗落至此,蒙誰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