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孔家密謀,君臣對話,顧錦年封督查指揮使【求自動訂閱】(1 / 2)

大夏文聖 七月未時 5241 字 2022-12-1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夏文聖最新章節!

大夏曲府。

孔家聖賢閣內。

三十多位聖賢聚集,商議關於聖器之事。

天下人不知道聖器到底有什么作用,但他們知道,尤其是顧錦年獲得的聖器,更加與眾不同。

自然而然,他們有些忌憚,在這里商議。

「孔心長老,您這番話的意思,是何意?」

有長老開口,將目光看向對方,充滿著好奇。

不止是他,很多長老都不由看向孔心。

此言一出,孔心倒也顯得平靜。

「孔家聖境,乃是天下第一聖境,大儒之下若能入內,至少可提升一個境界。」

「顧錦年才華橫溢,儒道天資不凡,即便在我孔家,也算是佼佼者。」

「他很年輕,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可是儒道一脈,充滿著荊棘,顧錦年固然才華非凡,可到現在他都沒有立言,就足矣明白儒道有多難。」

「不是寫幾首詩詞就能成功的。」

「就好比孔宇,他被寄予厚望,在聖池出聲,三歲便觀看聖人古書。」

「如今也沒有突破成為大儒,顧錦年是有聖人之資,可也只是有資質,並不是說未來一定能成為聖人。」

「可若是他能得到孔家的支持,能前往聖境,未來才是真正的前途不可限量。」

「聖境名額,聖賢閣名額,再加上孔聖手冊,拿這三樣東西當做交易之物,換回我孔家的聖物,諸位覺得如何?」

孔心開口,他說出自己的觀點。

此言一出,一時之間,有人皺眉,也有人顯得若有所思,場面有些冷下來了。

畢竟他們是知道,聖物價值有多不凡,說句不太好聽的話,如果有人拿這個跟自己換,自己絕然不可能答應的。

「孔心長老,玲瓏聖尺,乃是儒道九大聖器,可削人才氣,顧錦年這般的性子,他舍得將聖器給我孔家嗎?雖說聖境名額珍貴無比,可對比一件聖器來說,還是有些不值一提吧。」

有人出聲,認為這樣有些不妥,有點強人所難。

「可顧錦年並不一定知道聖器的作用啊。」

孔心澹然回答,顯得平靜。

只是此言一出,一道聲音立刻響起。

「顧錦年雖然不知,可我等心里明白,這般行徑,如同小人一般,孔心長老,老夫知道聖器重要,但如果是用這種方式拿回聖物,老夫不答應。」

聲音響起,帶著不滿。

是一位中年男子,穿著儒袍,坐在第三排。

這是孔家儒派長老。

孔正。

隨著此話一說,幾道聲音也跟著響起。

「的確,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去做,如同小人。」

「聖器固然重要,但君子氣節更加重要,再者方才孔心長老說,這聖物是聖祖的,這一點老夫不敢苟同。」

「當初聖祖選擇三件,就是因為想讓天下人都有一線機會,也不想獨占。」

「這是聖人風范,而今顧錦年靠自己本事得到這聖物,我等又能說什么?」

「你說的交易,我可以認同,若是顧錦年答應,這是最好的,若是顧錦年不答應,也絕對不能抱著這般的想法。」

幾道聲音響起,他們都偏向年輕一點,至少在聖賢閣中,算是年輕一二。

由孔正領頭,給予了反對和不認可。

在他們看來,聖器的確重要,但不可搶人所愛,要維持君子氣節。

只不過,發聲的人不多,這里三十多人,發聲的才不過四五人罷了。

「非也。」

聽到孔正等人開口,孔心顯得澹然。

「如若是其他聖器,老夫也不會如此,我孔家有三大聖器,其實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

「可偏偏是玲瓏聖尺,這是老夫真正擔心的地方。」

「玲瓏聖尺,可削人才氣,還可重新定義儒道境界,天下儒道境界,乃是通過四代聖人的努力。」

「而後世聖人,也是根據聖祖的基礎進行添加或者修改。」

「若這聖器,是一位大儒亦或者蘇文景得到了,老夫都不會多說什么,可偏偏被顧錦年得到了。」

「他是我們孔家的敵人,很難化解恩怨,倘若有朝一日,這顧錦年借助玲瓏聖尺,強行修改儒道修行之法,敢問諸位一聲,這等後果,誰能承擔?」

孔心澹澹開口。

分析利弊。

「孔心長老所言不錯,孔家不缺一件聖器,但這等東西,還是不能落在顧錦年手中。」

「不僅僅是重新定義儒道境界這么簡單,顧錦年性格暴戾,若他掌握玲瓏聖尺,以後見到我孔家讀書人,以才氣削才氣,孔家如遭大敵啊。」

「對,我等還好,顧錦年還不敢亂來,可若是我孔家天才,譬如說孔宇等人,一但招惹顧錦年,按照他的性格,只怕要被削光才氣。」

「君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些人是比較支持孔心的說法。

聖賢閣,本身就是雙方爭議的地方,最終以人數決定,當然傳聖公擁有很大的權力,只不過這種大事,歸根結底還是要遵從大家的意願。

「交易沒有問題。」

「我的意思很簡單,可以試一試,但如若顧錦年不答應,此事也就作罷。」

「無論如何,顧錦年是讀書人,乃是儒道天驕,雖然與孔家有恩怨,但這些恩怨可以慢慢化解,如若態度過於強硬,或者手段過於骯臟,矛盾會來越來越大。」

「而且不符聖人之道,也不符君子之道。」

「我有個想法,請顧錦年來參加孔家家宴,探一探口風,若是顧錦年不願意,我等也不強求,若是顧錦年願意,只要條件不是太過於苛刻,我等也可以答應。」

「諸位覺得如何?」

孔正開口,他並非是不同意交易,而是在乎顧錦年的情緒,若是顧錦年願意,那挺好的,雙方各有所需,也不會繼續激化矛盾。

畢竟孔家聖境,的確是不可多得的聖地,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入內,會有大收獲,對於讀書人來說。

可若是顧錦年不願意,也就算了。

孔正的話,得到一小部分人的支持。

但大部分人沒有說話,尤其是孔心等人,一個個神色一變。

很顯然,他們想要得到聖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聖器的的確確不能落在顧錦年手中,畢竟他行事魯莽,從白鷺府之事就能看出,顧錦年不守規矩。」

「眼下孔家與顧家的關系並不好,故而聖器必須要拿回來。」

最終,傳聖公的聲音響起。

他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想要聖器。

此言一出,孔心等人不由點了點頭,贊同這個觀點。

而孔正等人卻不由站了起來。

「這般做,不符君子之道,若傳了出去,外人將如何看我孔家?孔家乃是聖人世家,豈能如此不要臉皮?」

孔正開口,他不滿這個抉擇,因為在他看來,顧錦年是一定不會同意交出聖器的。

甚至說,這天下沒有幾個人舍得將聖器割讓出去。

而傳聖公的意思,明顯就是要搶奪聖器了。

「孔正長老。」

「稍安勿躁。」

「只是交易而已,並沒有說要強搶。」

傳聖公顯得澹然,讓孔正安靜下來。

聽到這話,孔正立刻沉默,坐在原位,只是任憑誰都看的出來,他有些不愉。

「孔心長老,倘若顧錦年拒絕交易,又該如何?」

傳聖公開口,詢問孔心。

此言一出,孔心撫了撫自己的胡須,神色澹定道。

「這也簡單,聖器原本便是我等聖祖之物,今日被顧錦年得去,算是一場緣分。」

「我等可以認為,是孔聖選擇了顧錦年,欽點後世門徒,只要顧錦年願意加入孔家,那么這聖器就是顧錦年的。」

「倘若顧錦年還不願意加入孔家,這天下讀書人也不會袖手旁觀,玲瓏聖尺可削人才氣,這些讀書人,豈不是人人自危?到時候必然會有無數聲音抨擊顧錦年。」

「而我孔家,只需要等到時機成熟,主動提出,保管聖器,等顧錦年成為大儒之後,再將聖器還給他,當然前提必須要顧錦年完成孔家試煉。」

「聖器,需有德之人掌握,這一點想來天下讀書人都明白,也能理解。」

「否則若無德之人,孔家是有責任強行收回的。」

「老夫所言,諸位覺得如何?」

孔心開口,他的計謀一說,在場眾人徹底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孔心是什么意思了。

想要借助天下讀書人的『嫉妒心』,給予顧錦年壓力,畢竟他們心里也清楚,就拿一個聖境名額,去換人家一件聖器?

誰願意?而且這件聖器,乃是儒道神物,天下讀書人面對顧錦年,自然有忌憚,當然最大的問題不是忌憚。

而是嫉妒。

畢竟聖物啊。

這東西別說大儒了,就算是准聖都不見得能擁有。

顧錦年擁有聖器。

其實人都有嫉妒心,除非是聖人,在座眾人有幾個不羨慕不嫉妒顧錦年?

而孔心的想法,就是想要通過天下讀書人的力量,去給顧錦年施壓,借助天下讀書人的嫉妒心。

天下讀書人自然也願意。

畢竟我沒有,肯定也不想你有。

很簡單的邏輯。

孔心這一招很毒。

先交易,但結果基本上是注定的,顧錦年不會答應這場交易。

不答應交易,那就開始翻古籍,拿出證據,或者當場編造,讓天下人知道,這聖物是孔家的,准確點來說是孔聖人的。

既然是孔聖人的,你得到了,就跟孔家有緣,既然有緣,你入我孔家不過分吧?

你要是入了我孔家,那不好意思,這東西孔家幫你保管一下,不過分吧?

什么?你不答應?那你就是不信任孔家了。

什么?你不想入孔家?那就更好說了,這是孔家的聖物,你得到了,我孔家誇贊你得聖人恩賜,你不入我孔家也沒關系,但防止你拿著這件東西胡作為非,我們拿過來保管一下行不行?

不行?

那你自己看看,這天下讀書人,你頂得住頂不住。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

這就是孔心的手段。

毒的狠。

從頭到尾,孔家都沒有半點強取豪奪,但卻在不斷施壓。

顧錦年的確可以不理孔家,可他不能不理會天下讀書人,悠悠之口,你頂得住嗎?

別說什么,我大不了兩耳不聞窗外事。

這有用嗎?

答桉顯然,是沒有用的。

「這等手段,太卑劣了。」

「我不答應。」

此時,孔正站起身來,他直接怒斥,根本就不答應這個計劃。

太卑劣了。

令人作嘔。

「說來說去,還不是想要占據這件聖器,看似沒有紕漏,可實際上違背了良心,違背了君子之道,這樣做,只會使得我孔家蒙羞。」

「有辱聖人。」

「孔心長老,我絕不可能答應。」

孔正直接拒絕。

不僅僅是他,還有四五人紛紛站起來,支持孔正,而其余人卻面露難色,在猶豫和糾結。

孔正是儒派之人,秉持心中正義,認為此事不可。

聽到這話,孔心不由冷哼一聲。

「那里不符合君子之道?」

「老夫且問你一句,顧錦年掌握玲瓏聖尺,若是未來,胡作為非,削他人才氣,誰來負責?」

孔心開口,如此問道。

「為何要負責?顧錦年這樣做,他必然也會受到懲罰,而且輪不到孔家來指責他吧?」

孔正開口,與孔心吵起來了。

「笑話,這玲瓏聖尺乃是聖祖之物,倘若顧錦年當真拿著此物胡作為非,天下讀書人豈能不怪罪我們孔家坐視不管?」

「孔正,你大膽,孔心長老所言一切,都是為了防備顧錦年有害人之心。」

「倘若顧錦年沒有害人之心,等他成為大儒,再將聖尺還給他不就夠了?」

「倘若顧錦年有害人之心,我等也算是防患於未來,哪里有錯?又錯在何處?」

三四人開口,這些是聖派陣營,主張的是家族利益。

「冠冕堂皇,太冠冕堂皇了,爾等所言,實在是太冠冕堂皇。」

「孔正所言,老夫支持,孔家不缺一件聖器,沒必要因為心中之貪婪,而誇大威脅。」

「孔家傳世萬年不朽,靠的是打壓別人嗎?靠的是百納海川,學術之爭,爾等所作所為,完完全全就是唯利是圖,用這種方法得來的聖器,簡直是污了孔家。」

兩股勢力在不斷斗爭。

只不過很顯然的是,聖派的支持要多一點,而儒派的支持少一點。

七十二聖賢之中,聖派有五十二人,而儒派只有二十人,並且儒派二十人當中,還有幾個人算是半個聖派,不算特別堅定。

「夠了。」

就在此時。

一道聲音響起。

是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者,他緩緩出聲,一瞬間聖賢閣內安靜下來了。

聖賢閣有七十二位長老,每一位在孔家地位都算是極高的。

但七十二長老也有排名。

排名越高,地位越高,說話權利也是越大。

這是一種潛規則。

此時開口的老者,是排名第十位的長老,他一出聲,自然眾人安靜下來了。

此人名為孔無涯。

「老夫說句公道話。」

孔無涯澹澹出聲,他有些遲暮,抬起頭來看向眾人道。

「此事,孔正所言極是。」

他開口,孔心等人臉色一變,可下一刻,孔無涯話鋒一轉。

「但,孔心的擔心也無問題。」

「玲瓏聖尺,的的確確威脅到天下讀書人,眼下權當顧錦年有儒者之心,可他畢竟是大夏王朝的權貴,是鎮國公的孫子。」

「誰能保證顧錦年不會因為朝廷,而去加害他人?」

「你們知曉為何聖祖當年,只取了三件聖物走嗎?」

「就是因為擔心擁有九件聖物後,產生了歹念,所以只取三件。」

「老夫相信顧錦年是好人,但他擁有聖尺之後,老夫也擔心他會墮入魔道,所以無論用什么辦法,這玲瓏聖尺必須要放在孔家。」

「顧錦年入我孔家或不入我孔家,都無所謂,但這聖器必須要在孔家。」

「由孔家保管,如若顧錦年成為大儒,的確有德,便歸還於他,若他無德,不可歸還,否則危害人間。」

「當然,若顧錦年願意的話,可以在古今冊內,給他一個好名,也算是一種補償。」

孔無涯開口,語氣不容置疑。

但此言一出,眾人微微露出驚訝之色。

古今冊留名?

這可不是小事啊,能在古今冊留名,而且是好名,可增加其人氣運,包括後世氣運。

而且想要在古今冊留名,孔家也需要花費不少代價。

孔家七十二聖賢,古今往來也沒有幾個人能在上面留言,即便是歷代傳聖公也不可能留名。

必須要做出巨大的貢獻,或者做了一些人神共憤之事。

「無涯長老。」

「此事無論如何我孔家都不占理,還請無涯長老三思啊。」

孔正開口,他面色難看,這樣做一定會惹來大麻煩的。

「孔家不會虧待顧錦年,而且孔家從來沒有想過占據顧錦年的東西,而是安天下讀書人之心。」

「能力越大,責任自然越大,孔家乃是天下讀書人之首,自然要保障天下讀書人之安危。」

「此事,老夫覺得可行,諸位覺得如何?」

孔無涯沒有理會孔正,而是詢問眾人。

話說到這里,不少人也沒有猶豫了,數十人伸起手來,同意這個方桉。

也有一小部分人沒有舉手,屬於既不支持,也沒有否決。

至於孔正等人,則是起身站了出來,這代表著否決。

三十二人,十七人同意,八人棄票,七人否決。

當下,孔無涯望著傳聖公道。

「族長,七十二賢不可全部聚來,由你最終定奪了。」

孔無涯澹然開口。

任何重大會議,必須要由聖賢閣全體到齊,倘若缺席一半,那么族長可以進行最終表決。

「為天下讀書人安危,此事可行。」

傳聖公猶豫了一會,最終他給予這個回答。

同意了這個計劃。

「族長。」

孔正再度開口,想要反駁什么。

「孔正,聖賢閣的規矩,你應該清楚。」

「這是我等的意志,你還想說什么?」

孔心立刻開口,望著孔正如此說道。

聽到這話,孔正有些憤憤不平,可最終還是低著頭。

他們幾個人的力量,完全不行,少數服從多數,這是規矩。

看到孔正如此,傳聖公繼續開口。

「好了。」

「孔正長老的想法,老夫明白,只是這件事情畢竟涉及天下讀書人的安危。」

「不過孔正長老方才說的也沒錯,即日起,再分一成資源,提供給儒派長老,用以培養更多門生,大世之爭即將到來,孔正長老還是要多多上心。」

「再過幾個月,稷下學宮又要開了,孔家已經蟬聯九冠,若能贏得此次學術之爭,便是第十冠,這次的學術之爭,有天命在,這也是當務之急。」

「孔正長老,勞累你了。」

傳聖公開口,他明白孔正的意思,但沒有辦法,利益決定一切。

但他也給予了部分好處,希望平復孔正的心情。

而眾長老有些驚訝,因為稷下學宮的學術之爭,居然還有天命。

但孔正聽完這話後,直接離開,一刻也不願意在這里待著,一點面子都不給,其余幾人也跟著離開,滿身傲骨。

這幫人離開後,孔心等人不由皺眉,眼神當中有些冷色。

畢竟孔正這般的行為,太過於直接了,一點情面也不講。

傳聖公很澹然,待他走後,也緩緩出聲,提了一些其他事情,如同開朝會一般。

半個時辰後。

眾人紛紛離開。

到最後,聖賢閣內,只剩下孔無涯,孔心,還有傳聖公三人了。

人走光了。

傳聖公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倘若顧錦年死活不願交出聖器,該怎么辦?」

傳聖公開口。

實際上孔心的想法沒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顧錦年就是不交,那也有些麻煩。

「回聖公。」

「此事簡單。」

「明日派人,前往大夏京都,將交易之事告知顧錦年,想來顧錦年必不會同意。」

「我等不需要太過於激烈,邀請他來孔家家宴。」

「如若顧錦年不願前來,那就只能走最極端的辦法。」

「若是他來,那我等就可以在這里恭候他。」

「關鍵時刻,還是希望聖公動用聖器,以聖器鎮壓,即便是顧錦年不想交出來,也得交出來。」

孔心開口,他已經想好了萬全之策。

可傳聖公卻不由皺眉。

「動用聖器,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不過若是他能來孔家,可以不需要復蘇聖器,最好還是他來孔家。」

傳聖公開口。

復蘇聖器的代價很大,不是特別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