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1 / 2)

重生之1976 yzmb 3201 字 2022-12-2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1976最新章節!

??費章節(24點)

張倩帶著喬嫣然往張家趕去,張倩心想反正要給她的,也就沒有藏著,而且喬嫣然的嘴巴挺嚴實的,不要看她和誰都挺聊的來的,聊的話題挺多的,可只要是一些有關於秘密的事,她的嘴巴絕對是合得攏,不會大嘴巴說出去的。

喬嫣然雖然只去過王教授家一次,可她也大概的方位,還有門牌號,可她張倩明明應該轉彎進去了,卻還是好想沒有看到一樣,自顧自的往前走去。

喬嫣然一把拉住張倩,「小倩,我們是不是走過頭了?」喬嫣然張倩還在往前走,就一把拉住張倩問道,不過是她的膝蓋痛的忘記家在那里了吧,雖然這個可能性比較低,不過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你不是要去我家看看么。」張倩心情很好的和喬嫣然解釋道,「不過過會你看的事不要感到驚訝,也不要到學校里去說。」雖然說現在有人在做小本生意,也有人偶爾在學校門口附近擺攤子,不過也是偷偷摸摸的,張倩有幾次還聽到班里同學說這種小攤影響如何不好,還有是不是和以前資本主義一樣雲雲之類的話,張倩那會真的很想說,也許里面有回城的知青找不到工作,政府也不安排工作,他們出來擺攤也算是自食其力的表現,不過張倩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實在是現在擺攤做生意,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低等的工作,他們沒有想到就和他們做一個教室中上課的人里面還有個做著小生意的人。

喬嫣然不明白為何張倩會這么說,她心想過會有啥事是覺得奇怪的,不會是那個房子很破舊吧,破舊到會讓人嚇一跳,還是地里種的蔬菜已經很高了?總之喬嫣然就在想著有啥事會讓感到驚訝的。

等張倩帶著喬嫣然走到一個油漆都要掉光的大門那里站定的時候,喬嫣然這里應該就是張家新買的房子,嗯,門前的油漆都沒有了,是顯得有點破舊,「這就是你家?」雖然外面看有點破舊,不過這邊有好多家人家的門口都是這樣的,雖然門上的油漆都掉的差不多,可從門的木頭質地來看,就這些大門當初用的木料都是不差的,只要等重新刷上油漆,絕對會煥發原來的光彩。

張倩點點頭,掏出鑰匙把大門打開,「進來吧,我還有點事要處理,你參觀吧。」張倩和喬嫣然說道,反正這屋里也沒有啥好了,那些當初留下來的書畫都已經運了,只有一些家具啥的留了下來,雖然里面有啥材質不,不過也不是那么容易搬走的。

喬嫣然哦了一聲,把手上的書本往張倩手里一放,就開始參觀起張家來,不過就站在這第一進的院子里,喬嫣然就可以感受到這棟四合院很大,就那個院子就比王教授家的大,不過比起王教授家來,喬嫣然總覺得少了點啥,她一個個房間參觀起來,當她看到屋里地上那厚厚的灰塵,還有破舊沒有玻璃的窗戶之後,她慢慢的想到了為何兩棟房子之間給的感覺會差那么多。

那是因為王家的房子有人住,一股溫馨的家的感覺在,雖然那房子也沒有新到那里去,不會沒有這么破敗,至少門窗都是好的,通過那一扇扇窗戶,喬嫣然可以感受到大家在屋子里做些啥,而這邊的房子除了空氣就只有空氣,也就顯得屋子是更加的冷清落魄。

喬嫣然一個個房間看,她注意到張家其實也算是打理這房子的,兩個院子里種滿了蔬菜,而且有的看上去都快要吃了,那個青菜綠油油的,看上去就特別的有食欲,比在食堂吃的明顯就是黃葉子炒的青菜好多了,當她走到最後面的院子時候,她這里的風景不,池塘里好象有魚在游動一樣,她走一看,里面竟然養了魚,喬嫣然使勁辨認了下,竟然是可以吃的魚,很明顯應該是張家養的。

「我的媽啊,張倩竟然還要養魚,院子里種菜,張叔他們竟然會同意的,一點都沒有知識分子的風范。」喬嫣然覺得特別不可思議,她認為說道種菜一搬不應該是農民的事么,張家也會表現成這樣,雖然說現在很多家里有院子的都會種點蔬菜,可真的不會把所有的土地利用起來種蔬菜,而且葛素梅還,在這個池塘的邊上種的是葡萄,葡萄的下方就是池塘,這也太節約地方了吧。

喬嫣然好好的感嘆了一番之後,反而是松了口氣,要現在張家又是種菜又是養魚的,那王教授家弄不好也是這個樣子,那就預示著再過沒有多久,張家的蔬菜應該可以直接吃園子里種的菜了,至於池塘里的魚,喬嫣然看著挺瘦小的,不過沒有關系到了九月份開學的時候,那些魚可定很大了,而且小魚燒毛豆子,那個菜挺好吃的,以前在家里的時候,堂哥他們去河里逮到小魚,奶奶都是那么處理的。

張倩在喬嫣然離開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先把爐子給生了起來,要不然過會等孩子們,要沒有水喝的,雖然已經有涼了一大水壺的涼白開。

張倩第一次給爐子生火的時候,還是挺手忙腳亂的,以前這活可都是張奕然或者韓文陽干的,可隨著韓文陽和馬哲國工作學習的繁忙,張倩和趙芸接過了這個任務,隨著這段的鍛煉,張倩已經很熟練了,把自家做的煤球塊放好,接著放上一壺冷水,張倩就拿著水盆去井邊打水,准備搞清潔工作。

張倩拿著抹布把三間房間的門窗都打掃了下,還有桌子椅子都擦了一遍,雖然天天擦,可還是天天有灰塵,接著把幾個書架以及書架上的書都擦一遍,這樣小孩子他們的時候,看到門窗還有桌子椅子都很干凈,雖然嘴上不說,可心里還是能感受到的,雖然要擦的地方比較多,可由於天天擦的關系,這個活二十分鍾肯定會搞定。

張倩忙完這一切,就走到爐子邊上,看看煤球快已經燒的很旺了之後,就再次加入兩塊,然後就拿著水桶到井邊打水,給這邊的菜地澆水,至於自家那邊的菜地,張倩不准備了,過會等趙芸之後,讓她幫忙澆水。

張倩沒有打算讓喬嫣然和小韓名下還有一套房子這件事,要不然說出去這也太嚇人了,可如果澆水的話,指不定她會不會跟,一旦她開口了,咱回絕都沒有辦法。

張倩溫柔的用瓢給菜地澆水,這個天雖然不是很熱,可澆水工作一天兩趟不能少,張倩給菜地一邊澆著水,一邊嘴里不停的嘮叨,「 菜啊菜大,你們要快快長大,你看我們真的很辛苦。」每天早早的就要起來給菜澆水,遇到蟲子了,大家還要拿著玻璃瓶把蟲子弄下來,要那個可是給雞最好的食物。而張倩現在也習慣了要給菜除害蟲的辦法。

有的時候張倩暗自嘲笑,咱現在變得這么強壯,以後再要裝個小鳥依人,預計韓文陽都要覺得怪怪的,會想著那么能干,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逮菜地里蟲子的,會遇到一個老鼠或者蟑螂就跳到身上,那也太假了。

喬嫣然從屋子後面繞的時候,就看到張倩在給菜地澆水,而臉上那個笑容,喬嫣然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六月天空上的太陽都沒有她那么燦爛,「張倩,你在想啥,想的那么開心?」不就是菜么,種的再漂亮,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拔了沖洗干凈切掉進鍋然後給大家吃掉。不過張倩剛才那個樣子,喬嫣然越看越覺得奇怪,好像好像有點象哥哥他們說的思春的樣子一樣,不過張倩姐是個已婚人士,她會有這個表情,喬嫣然覺得應該是在剛才眼花了才是。

張倩本來剛想到在韓文陽懷里撒嬌的樣子,就這么的給喬嫣然給打斷了的想象,唉,真是個不解風情的女孩子,張倩暗自想著,看樣子應該給這個妞介紹個男人,省得老是看不出咱臉上的表情,不過算了,喬嫣然的婚事弄不好人家家里有他們的想法,咱去參合啥。「我在想我天天這么幸苦的澆水,真是比插隊還要累。」

說完這句話,張倩就起身往屋里走去,她可是聽到水燒開了,她把水灌入到熱水壺里之後,就又開始加水燒起來。

喬嫣然覺得很奇怪,明明這里沒有人住,干嗎還要燒水,「你在這里燒水?」喬嫣然的話剛落口,屋子里的桌子和椅子那個干凈,還有門窗也是,接著她就看到屋里靠牆那里有幾個大大的書架,最讓她吃驚的是,書架上竟然有一堆的小人書,喬嫣然就不明白了,張倩這里有這么多小人書,要她弟弟也過了看這個的年齡吧,至於王教授的孫子,她估摸著那個小孩子也不會看這個,就在她想這些書是給說誰的時候,從門外走進來一群孩子。

他們身上背著書包,一看就他們應該是剛放學的孩子,他們一個個和張倩打過招呼,而張倩也給他們帶來的水壺里倒水,「今天放學早的么,作業做了嗎不跳字。張倩可是想過了雖然都是些孩子,不過還是要問下他們作業做了沒有,身為一個小包子的媽媽,張倩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想法,雖然這些孩子里有些父母對於孩子上學的要求不高,也許就是想著識點字,以後等老子退休就接替去廠里干活,可張倩不會這么想,要這些孩子如果不好好教育好,弄不好以後就是遇上下崗那批可憐娃,所以張倩每次看到那些孩子,就會順口提一句作業做了么,雖然這話有點掃興,不過張倩還是堅持要問。

張奕然他們張倩這么問之後,都說張倩這么做是對的,雖然現在很多家長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可會證明有知識還是好的。張倩覺得張奕然他們的這個觀點是對的,不過卻是曲折的,再過幾年就有那句名言出來了,搞導彈的賺不過買茶葉蛋的,雖然聽著挺好笑的,聽上去真的很讓人心酸,你說辛辛苦苦讀了那么多年的書,研究的又是那么高端科技,到最後還不如擺個小攤買茶葉蛋賺的錢多,這讓很多家長會想,當然有遠見的家長會讓孩子上學,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有些家長卻覺得讀書本來就是了找份好工作多賺點錢,可最後不讀書都可以賺大錢,那誰樂意花大錢送孩子讀書,還把孩子逼的那么緊,長此以往吃虧的只會是這個國家而已。

不過這些孩子還算好,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是教書的或者是書香門第,對這些孩子的要求是不會低的,所以對於張倩每次在盯著他們做作業完畢之後再給他們看書還是挺認同的,說明張家的孩子不管眼睛只盯著那些租書錢,而不管孩子的學業,慢慢的大家對於張倩開這家租書攤的意見也就慢慢小了下去,畢竟自從有了這個租書攤,那些孩子都會習慣性的跑到張家這邊來,做了作業之後,就會安靜的看會連環畫,雖然要花點錢,可那些家長覺得挺放心的,至少自家孩子在那里很乖,也沒有誰上門告狀說自家的孩子做了啥壞事。

那些家長還雖然是兩個小丫頭在弄那個書攤,可都是大學生,大學生指點小學生的功課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嗎?有這樣的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所以他們對於孩子要個幾分錢去看書也就不在吱聲了,就當讓孩子在外面吃點而已。

張倩那里很多人抱著有人負責看管孩子的想法,如果的話,心里肯定會後悔,覺得過了好多,比如可以適當的收點看孩子費用或者說當家教的費用,可惜張倩這會那里他們的想法,只覺得孩子們看書,他們的家長還沒有意見,這對張倩來說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