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政事(1 / 2)

妙步生蓮 青木源 2757 字 2022-12-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妙步生蓮最新章節!

長信殿中,太皇太後將面前的文書攤開,宮室中不管白日黑夜都會點亮宮燈,方便太皇太後批閱文書。

太皇太後從先帝年幼時起就開始掌權,到了如今皇帝已經十七八歲,她仍然大權在握。看到下面呈報上來的文書,太皇太後眉頭微鎖,嘴唇抿緊,朱筆的筆尖也凝在紙上。

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了,她在文卷上寫下一段話,令旁邊的黃門將這卷文書卷起來,李平走進殿內聽到太皇太後吩咐黃門,「將這卷文書送到陛下面前去。」

李平心中咯噔一下,太皇太後多年來迷戀權位,當年先帝在位,太皇太後哪怕手里有了皇長子也從未放松半點,到今上在位更是抓的緊緊的,甚至擔心皇帝過於英明會影響她掌控大權而差點行廢立之事,如今這是……

「陛下。」李平走入殿中,雙手攏在袖中給太皇太後行禮。

「你來的倒是巧。」太皇太後見到李平來了,揮袖讓黃門下去,「家里的事都處置好了?」太皇太後的聲線微低,不怒自威。

李平垂下頭來,「啟稟陛下,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嗯,那就好。」太皇太後笑了笑,自從姜氏死後,李平一年的妻喪都沒有守到頭,家里沒有主母主持家務不像個事,下面的兒媳要管事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因而是亂了一陣。他回去也是為了這件事。

「常言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太皇太後似笑非笑,「若是能家中之事都不能處置好,那么治國和平天下也談不上了。」

這些年來太皇太後性情越發難以捉摸,大臣們或許是不知道,但是李平日日都伺候在太皇太後身側,對此知道的清清楚楚。太皇太後或許在榻上可以和人海誓山盟是個女人,但是一旦換上那身衣裳坐在御座上,就只是太皇太後,別的就別想太多。趙姬之類的事絕對不會發生在眼前這個女人的身上。

「臣明白。」李平後背滲出一層冷汗,他彎下腰道。

「罷了,你坐吧。」太皇太後此話一落,立即有小黃門搬來坐枰。

李平坐在枰上,太皇太後臉上有笑意浮現,「方才你是奇怪我為甚要將文卷送到西宮,對不對?」

「……」李平悚然一驚,他面上不露出半點,垂下頭,「陛下明鑒。」

「也是,畢竟我之前都是從來不肯放松半點的,如今怎么換了性子。」太皇太後靠在三足漆幾上,她頭上的鹿首步搖冠在宮燈中輕輕晃動著。

「臣不敢……」

「你們還有甚么不敢的?」太皇太後抿唇一笑,「也罷,我辛辛苦苦實行漢化,自然是不能我沒了之後就人走茶涼。」

太皇太後如今已經四十多了,這年紀已經很不年輕,她也不得不為以後的事考慮,平常婦人考慮的都是自己如何養老,將兒子緊緊抓在手中不讓新婦奪走半分,要么就是念叨著多幾個孫子曾孫之類的。可是太皇太後想的卻是自己走後,她在朝堂上的那套還能不能繼續行駛下去。

「……陛下?」李平話語說的有幾分艱難,人的身後事旁人是最難開口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提起來,不然有咒人的嫌疑。

「天子也已經長大了,該學著怎么處置朝政了。」太皇太後笑道,這兩三個月里,這個孫子表現的一直很乖巧,朝堂上的事她不問就一句話一不多說,後宮里他獨寵三娘。明里暗里做足了十分,哪怕她再挑剔也挑不出半點錯來。

「陛下英明。」李平知道在這事上,除去要動廢立其他的話他還是少說,多說多錯。

「人老了,不英明不行,況且大郎做的還真的讓人挑不出錯,如今宮內宮外都是說大郎孝順吧?」太皇太後手邊的文卷已經批閱完畢,小黃門上來將那些文卷抱下去,她看著放在案上的那支朱筆。她行朱批行了二十多年,權力在手操縱生殺大權的滋味太美好,已經放不開。

「天子上回說,千秋百年之後陵會就在陛下之旁。」李平連忙答道。

「這孩子真算有心。」太皇太後笑了一聲,李平聽不出這會太皇太後到底是高興還是如何。

「天子大孝。」李平道。

「……」太皇太後勾了勾嘴角,「最近三郎和四郎如何?」

李平沒有想到太皇太後的話題轉的那么快,一時間他有些反應不過來,對於這兩位郎君,李平一向是不怎么關心的,他並不少兒子,甚至他和姜氏所生的兒子資質上進心樣樣都在這兩個孩子之上,憑什么要讓他另眼相待呢?

「臣未曾聽過兩位郎君的消息。」李平這話說的很客氣。

「……」太皇太後轉過眼,「罷了,原本也不指望你。我打算給這兩個孩子個爵位。也好讓他們日後有個依靠。」

李平一聽,就下意識的覺得不好。如今蕭家一門是炙手可熱,已經是出了一個王一個侯,看太皇太後這樣子勢必給蕭閔蕭吉兩兄弟的爵位只高不低。

「陛下的意思是……」

「不如封這兩個孩子為公,如何?」太皇太後聲音含笑,尾音上揚,說不出的開心,可是聽在李平的耳朵里就是另外一層意思了。

公侯伯子男,這是周朝以來一直用到現在的爵位等級,太皇太後一出手便是大手筆,幾乎只是王之下。只比蕭閔蕭吉名分上的父親低那么一點而已。

「陛下,兩子於國無功,冒然得此高位,恐怕不是好事。」李平連忙道,兩個孩子,十五六歲的年紀,貿貿然得了這么高的爵位,一定令人側目。要知道朝中不服蕭家的大有人在,太皇太後一意孤行自然也無人敢忤逆她的意思,可是一旦太皇太後山陵崩,兩個孩子又是沒有功勞得到的爵位。到時候一群人饒不了他們,試問誰能看著兩個毛頭小子,手上沒有半點功勞,卻能得到高位,有的是想要把他們拖下來的。

「不是好事?」太皇太後挑了挑眉,「是好事還是壞事,將來才知道,何況為了他們的將來著想,有個爵位是好事。」

李平聽到太皇太後這么說,知道此事已經是定下來了,他說再多也是無用。太皇太後在朝堂政事上不輸須眉,但是在如何教導孩子方面卻是弱了許多,這種一味溺愛的方式更是進不了李平這種世家子的眼。

李平在心里重重嘆一口氣,兩子的將來如何,他已經能夠看到了。

昭陽殿內,蕭妙音正在給拓跋演整理一些文書,原本這些事都有專門的黃門來,但是她在昭陽殿里呆著也是呆著,干脆就搶了些黃門的活來做。

送到拓跋演這里的文書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重要的文卷都直接送到東宮去了。蕭妙音一開始還真的有些擔心拓跋演會在意這個,結果呆的久了發現他是真毫不關心,漸漸的她也就放心下來了。

「寫的累了。」拓跋演放下手里的筆,自己揉捏一下脖頸,他看向旁邊的蕭妙音,蕭妙音正在吹干黃麻紙上的字跡,「阿妙,你幫我寫吧。」他一笑,說出來的話也帶了些孩子氣。

「行嗎?」蕭妙音瞧著拓跋演手里的朱筆,頭皮有些發麻,宮中呆的久了自然知道這支朱筆代表著什么,她頭上的姑母就行朱批了二十多年,說起來她也應該回避一下。

「我說行就行,而且都是一些小事。」拓跋演哄道。

蕭妙音抿了抿唇,接過他手里的筆,眼睛往文卷上面瞅,還真的是小事,例如宮中要建造一個亭子之類的,預算多少,需要天子批准。蕭妙音頓時沒了心理負擔,手里持筆,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看著拓跋演,「說罷。」

拓跋演說,她就一邊寫。等到翻開另外一邊的文卷,她看到的卻是各種死刑案子!

除以極刑不能由當地的長官說了算,而是定罪量刑之後再層層上達天聽,天子核准了之後才會執行。

蕭妙音見著那些什么情殺仇殺或者是鄉間因為雞毛蒜皮的事鬧出人命的,無一例外上面的犯人判的統統都是絞刑。漢人觀念里死無全屍很慘,犯了罪,若不是亂了倫常,一般極刑也是絞殺,她看向拓跋演,「阿演,這次的是極刑,還是你親自看看吧?」

她可以把文卷上面的內容讀給拓跋演聽,但是事關人命,還是讓他親自看看的好。

「一樣的,讀吧。」拓跋演靠在憑幾上,聽到蕭妙音有些擔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