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女冠(1 / 2)

妙步生蓮 青木源 3571 字 2022-12-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妙步生蓮最新章節!

太皇太後一句話就決定了誰出宮誰入宮,反正後宮沉浮,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誰輸誰贏。

蕭嬅在家中已經知道蕭妙音出家了,她知道之後按壓不住內心的喜悅,讓身邊人都退下,自己在屋子里頭,抱著隱囊笑了好久。

她終究是等到這一日了,上輩子蕭妙音被攆出宮之後,太皇太後就安排她入宮,雖然沒有明說,也沒有要她入宮做什么份位的妃嬪,但是其中用意已經是不言而喻。一直到太皇太後臨終,下令讓她為後。

蕭嬅想著前生的事,笑著笑著,嘴里突然泛苦來。那會她入宮,即使在太皇太後身邊看了那么多,但是根本就沒有上手過。她入主長秋宮之後,用的也是太皇太後留下來的那一套人。

那會她覺得自己很幸運,上天所眷顧,在宮廷里能夠有這么一套老人留給自己,已經很不錯了。

可惜她最後竟然敗在自己的良善上,這讓她如何能夠甘心?

蕭妙音嘴角的笑淡了下去,如今她已經等到機會了,再過不久,太皇太後就會召她入宮,到時候恐怕就騰不出手來對付蕭妙音這個賤人。蕭妙音這個賤婦,從第一次入宮開始就只曉得迷惑天子,被太皇太後趕出去之後,還是不知道悔改!甚至在被天子接回去之後變本加厲,幾乎只曉得把天子占在她的宮里,將天子迷的暈頭轉向。

她甄選良家子入宮,本意不過是想要分了蕭妙音的寵,打擊她的囂張氣焰,另外延綿皇嗣。誰知道把蕭妙音叫來,蕭妙音當場譏諷她,回頭天子不但和她吵,而且直接讓蕭妙音和她平起平坐,將她皇後的臉面丟在地上往死里踐踏。

天子向來平和,哪怕臣下追問後宮內寵之事都能不動氣,到了她這邊,只要牽扯上蕭妙音,他就必定翻臉。

除了被蕭妙音挑唆迷惑的,蕭嬅真的想不出還有其他的緣由。

蕭妙音……

蕭嬅咬牙切齒,想起前世種種,當真恨不得將這個賤人千刀萬剮!長秋宮也好,天子元後的座位也好,原本統統都是她的。蕭妙音一來就劈手奪過了這一切。

在勾~引男人上,蕭妙音是得了她那個賤妾阿姨的真傳,自己完全不是對手。若是真的對上,她也沒有把握能夠取勝。畢竟到如今她都沒有入宮和天子有過甚么接觸,就算拿著一顆心上去,也不知道有沒有作用。

況且她對天子是愛且怕的,前生天子對她也是沒有多少情面,廢黜皇後之位,直接驅逐出宮落發出家,其中連給人准備的余地都沒有。

到了瑤光寺,她到死都沒有盼來天子的回心轉意。

她不怪他,真的。蕭嬅想起自己的一片痴心,不由得淚流滿面。她真的不怪他。

侯氏禮佛出來,走到女兒房間里,聽到低低的啜泣聲,她嚇了一大跳,幾步走進去,見到唯一的女兒臉上滿是淚水。

「四娘,你這是怎么了?」

「阿姨,沒事。」蕭嬅伸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她方才想的太入神,一時半會的沒有察覺到侯氏竟然來了。

「你這又是怎么了?」侯氏重重嘆口氣,「莫要隨意哭鬧,到時候折損了自己的福氣。」

「我知道了。」蕭嬅垂下頭來,她的福氣她自己要保住。

既然蕭妙音是個棘手的,那么干脆趁著她還在宮外的時候,干脆下手除了了事,反正她都出家了,簡直是天賜良機,死了外人也不過是說一句命薄,就算天子那會還記得她。蕭妙音骨頭都已經爛透了。

蕭嬅想起那一年,蕭妙音命令壯婢抓住自己,將頭往水里按的場景,那水真的很冷,冰冷刺骨,頭被按入里頭,只感覺的到那股冰冷一個勁的往口里和鼻孔里鑽。

有了這么一出,兩人怎么還能相處下去?原本她和蕭妙音就是有仇怨的,若是蕭妙音不死將來必定會有惡斗。

蕭妙音還是死了的好,只要她死了,自己往日用膳都能多用一點。

想著,蕭嬅只覺得心里安穩了許多,似乎重生這么一次,一定會順心如意,自己的將來繁花似錦,富貴非常。

等找個人去買葯了。蕭嬅想道,她倆由頭都想好了,去買些毒葯回來,就說是要毒耗子,至於人家隨便托一戶,只要那家里不鬧出人命,也不會查。

她越想越樂,甚至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蕭妙音出家時候帶上的那幾個小婢女,要是花點心思也能打聽的出來,當真是天助她。

蕭嬅突然笑出來,侯氏一驚。女兒方才哭的那么傷心,好似是被負心郎辜負了一眼,如今卻又笑得這么涔人……

侯氏趕緊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

**

山中度日,不知山外歲月。

蕭佻當初買下這處地方,就是為了能夠時常和道觀里的觀主道人時常談玄一番,不過觀主見著他就頭疼,恨不得趕緊裝作沒看見他。

如今蕭佻去了代北,替朝廷看著那些青齊士族。這房子就歸了蕭妙音住著,蕭妙音如今一身道袍,一頭青絲皆在頭頂結成道髻以木簪固定。

她還真的正兒八經的開始修道,從道家的道德經開始,重新研讀道家典籍,也嘗試著辟谷,不過她知道辟谷不能真的持續下去。道家的辟谷在她看來就是靠飢餓激發體內的免疫系統,腸胃也清一清。至於真的完全不吃東西,她還真覺得不行。

辟谷幾日之後,她又開始恢復飲食了。

阿難看著蕭妙音終於肯用飯,心里頭松了一口氣,那些甚么辟谷不辟谷,她也聽不明白,不過她知道,不吃飯就渾身都沒有力氣,莫說打架了,就連干活都沒力氣。

這沒力氣,怎么能行?

蕭妙音在宮里的時候,只要不去給兩宮請安,想睡到多就睡到多久。可是到山里頭卻不成了。

山里非常的安靜,有時候一場山雨,除了外頭的雨滴聲什么都聽不見。莫名的有些嚇人。而且道觀里的道士,到了做早課的時候就有人敲響晨鍾。那會天都才剛剛亮,就算想要睡懶覺也扛不住那陣陣鍾聲。

蕭妙音的作息愣是被山上的道觀鍾聲給整過來了。只不過,這個一半是被逼出來的。

蕭麗華上門的時候,蕭妙音已經在屋中看經書很久了。

帶來的那些侍女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女,見到蕭麗華的車駕,嚇得以為是有什么大人物來了,慌慌張張的就跑到室內去找蕭妙音。

蕭妙音那還對著手里的清靜經念了好幾回,她沒有師父,以前跟著蕭佻讀書的時候,道家經典在她看來有些晦澀深奧,就沒怎么繼續讀下去,如今不一樣了。

「三娘子……」外頭的侍女慌慌張張跑進來,臉上滿是焦急,「不好了,有人來了!」

蕭妙音書讀了一半被打斷,聽到侍女這么說疑惑的蹙起眉頭。

「誰來了?」

「小人不知道,不過看車子,似乎是富貴人家。」侍女沒敢說自己還聽到了馬蹄聲。馬這東西可不是平常人家能用的。

「……」蕭妙音放下手里的書卷,叫阿難去看一看,她如今被送出宮,太皇太後是沒有那個閑心思來管自己過得好不好,是不是真的剃光頭發做尼姑,至於何太後,有那些心思對付她,還不如騰出手來去注意太皇太後好些。

阿難去了不一會兒回來了,「娘子,是清河王妃來了。」

「二娘?」蕭妙音從坐席上起來,將履穿好走出去。

她走到院子里看到門那邊站著一個穿著白狐斗篷的少婦,白狐細細軟軟的毛蹭在她的臉頰邊,襯著她的肌膚。

蕭麗華見著一個女冠急急的走出來,她眼前一亮,立刻笑了,「三娘總算來了,我到三娘這里來,三娘不請我進去坐坐?」

蕭麗華這幾日在王府里冷靜了好久,她知道眼前的這次是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不然將來就沒有了。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可是有著天壤之別。雪中送炭,其實最好是在別人走投無路的時候,效果最好。可是蕭麗華也實在是等不了,而且也不忍心,瞧著人掙扎真的不是她的愛好。何況蕭妙音和她又沒有仇怨,眼看著冬天就要來了。到時候炭火不足,恐怕就要出事。

趕緊的帶著東西自己上門了。

「當然了,不過二娘不要嫌棄地方小。」蕭妙音說著就把蕭麗華請到屋子里頭去。

到了屋子里頭,蕭麗華就聞到一股淡淡的炭火味道,其實這味道已經很淡了,但是清河王府上用的東西都是好的,連炭都是上好的銀絲炭,屋內四角的爐子直接有管道通向屋外,里面一點炭火味道都沒有。

她心里感嘆一聲,就握住了蕭妙音的手腕,「委屈你了。」

宮內錦衣玉食,從小到大沒受過什么苦,如今到了宮外,什么都不一樣了。

蕭妙音一笑,「沒甚么,好歹還能從那位的手下掙出一條命,足夠了。」她原先想著的是太皇太後直接賜死她呢,這么一個結果已經好的不能再好。

「……」蕭麗華和蕭妙音坐在了席上,席上是普通的布墊子坐的蕭麗華好大不習慣,不過她沒把這不習慣擺在臉上,到人家地盤上做客,結果還嫌棄人家地方不好,這不是擺明了找抽么。

「我看啊,你這也只是一時的。」蕭麗華打量了一下蕭妙音,蕭妙音如今是女冠的打扮,可是底子擺在那里,天生麗質難自棄,哪怕一身道袍都這樣不住那份麗色,「陛下心里還是想你的。」

蕭麗華想起歷史上,皇帝等到太皇太後一死,守完二十七天,就馬上令人去把蕭皇後找回來。然後廢後拿這個姐姐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有一次倒是耍了一場皇後威風,把還是左昭儀的大蕭後給打了,而且是用的是明明白白的對皇後不敬的罪名,可是回頭廢後的臉面就被皇帝一巴掌扇在地上,一直到被廢的那天都沒撿起來。

和皇後並肩同席,當年漢文帝做這事的時候,下面的大臣睜只眼閉只眼當做不知道,最後袁蠱點了出來,漢文帝臉上過不去,才作罷。而寵妃慎夫人無子又礙於人彘的先例,只能這么算了。

但被皇帝這么明明白白說出來的,大蕭後還是頭一個。

蕭麗華簡直覺得蕭嬅是個廢物,明知道姐姐得寵,還要耍威風,自己和皇帝的關系惡劣成那樣,也沒想過要修補,只是想著要整治小狐狸精,好像只要寵妃下去了,她這個皇後位置就坐穩了。結果過了一年多就被轟出宮去,做了一輩子的尼姑。

從十幾歲的豆蔻年華一直到三十多歲的婦人,在寺廟里頭念了二十年的經,也不知道二十年下來,到底明白了沒。

不過她看如今的蕭嬅,皇帝討厭她到那個程度也不是沒有理由,原本就是太皇太後選的,又性格不合,皇帝除了對大臣,對一個自己厭惡的皇後有甚么好忍的?至於甚么長輩所選的金字招牌根本就是在拉仇恨的。

歷史上那些史學家說他對太皇太後多孝順,多不計前嫌。可是又有人扒出來文帝可是明晃晃的把祖母生前最喜歡的侄子給廢了,還別提其他的或被廢為平民,或者干脆被打的鼻青臉腫的蕭家侄子們。

甚至祖母生前選定的皇後都被一腳踹出宮。

這程度了,還說甚么孝順,不計前嫌。面上皇帝對著一眾大臣說多想念祖母,回頭就把祖母娘家人收拾的滿地找牙,有這樣孝順的?

「這……也說不准。」蕭妙音一笑,「如今我在這山里也挺好的,修道的清凈之地,安靜的很,也沒有那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