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再次(2 / 2)

妙步生蓮 青木源 3665 字 2022-12-22

「陛下。」尚書右仆射莫那縷也快四五十歲了,披散下來的頭發中都可以瞟見幾縷灰白,「遷都之事,事關重大,不可以兒戲,自從先祖定都平城,已經幾十年之久,在平城已經生活了好幾代,陛下要說遷都,恐怕人心上就有不平。何況洛陽廢棄已久,若是要作為都城,勢必要重新建築宮城,和內外城。花銷巨大,洛陽臨近南朝,若有戰事,恐怕不利。」

「陛下,漢人雖然說洛陽居天下之中,但是鮮卑人並不講究這些,中與不中和是否正統半點關系都沒有。」說話的那個鮮卑貴族言語間對漢人的那一套很不當一回事,「我們鮮卑人能入主中原,靠的不是漢人的那套,當年司馬家也是漢人里的世家,但是才幾代人,就丟了江山,跑到江南,到現在那一幫子漢人還和縮頭烏龜一樣,躲在那里……」

「你當真知道當年司馬氏為何失了江山么?」原本拓跋演蹙緊眉頭隱忍不發,聽到鮮卑貴族在那里打發厥詞,將司馬家丟了江山都歸到禮樂上來,不禁發聲問道。

「額——」那鮮卑貴族原先不過就是逞口舌之利,誰知道拓跋演突然冒出這么一句來,那鮮卑貴族直接就漲紅了臉,接著幾次說不出完整的句子。

「讀書還是要將書讀完的好,」拓跋演面上冷下來,「司馬氏失去了江山,歸根就定,還是他們自己內斗,若是沒有賈南風那些事,八王之亂,會怎樣還真的難說。這些和漢人的禮樂有何關系?」

「陛下,這么多年來,從□□到如今,朝廷之中的確用漢人,但這些就已經足夠了,如今還要漢人那一套所謂的『洛陽為天下中』,平城靠近我鮮卑人發跡之地,洛陽又算的了甚么?」

一個鮮卑貴族這么說,另外的鮮卑貴族也紛紛的附和點頭,「漢人那一套,連他們自己都用不好,我們鮮卑人打天下靠的是兵強馬壯,而不是漢人的那套所謂的禮儀正統!」

「就是,南邊的那些漢人罵了我們鮮卑人那么多年的索虜,為甚么還要用他們的那套!」

頓時殿內熱鬧起來,自從太皇太後大肆任用漢臣以來,許多鮮卑貴族對太皇太後實行的一系列的政策都十分不滿,只是太皇太後向外表現的從來都不是甚么溫柔和含情脈脈,對於敢對她不滿不從甚至口出狂言的,輕則丟官,重則全家老少陪著一塊回草原上放羊去。所以那些鮮卑貴族的怒火不敢當面就沖著太皇太後發。如今皇帝收回大權,眾多鮮卑貴族的怒氣似乎找到了一個出口,若不是太皇太後當初向外發布漢化改革政令用的是皇帝的名頭,說不定這群人現在就鬧騰起來,將矛頭對准眼下在長信殿「養老」的太皇太後。

「漢人那套有甚么用?漢人自己都把自己打理不好,他們的那套又有甚么用處,陛下應該聽鮮卑人的話!」

「夠了!」拓跋演見著鮮卑貴族們紛紛出言說漢人那套不可用,心中冷笑,加上他們吵得如同潑婦撒潑似的,他一揮手,將手邊的玉杯掃落在地。

玉杯被掃落在地上,發出刺耳的碎裂聲響,當著一眾人的面四分五裂,里頭的蜜水在地衣上留下來深色的痕跡。

「……」原本還神色激動的鮮卑貴族們被這突然而來的動靜一嚇,頓時都安靜下來。

「今日議事就到此為止。」拓跋演一張臉已經黑的不行,他掃過那些鮮卑貴族,丟下這么一句話。

那些鮮卑貴族們知道方才自己鬧的太凶,如今皇帝是動了怒了。於是一個個閉了嘴退了出來,有人還想說的,被旁邊的同僚拉住。

那些鮮卑貴族一走,殿中就安靜了下來,毛奇教過幾個小黃門上前收拾那些破碎的玉杯碎片,還有將地衣撤走換掉。

拓跋演靠在手邊的三足憑幾上,面色沉如水,他盯著殿中的一只青瓷蓮花尊上沉默不語。

毛奇在拓跋演身邊伺候了這么久,哪里不知道拓跋演如今在想甚么,毛奇知道,皇帝現在看著平靜,其實心里已經不知道火成甚么樣了,只是不發出來而已。

過了好一會,拓跋演從御座上起來,毛奇聽見動靜彎下腰。

「去左昭儀那里。」拓跋演丟下這么一句,就外殿外走去,毛奇聽見連忙跟了上去。

宣華殿內,蕭妙音和常氏兩個人吃飽了肚子坐在床上說一些私房話。常氏將自己懷孕時候的心得半點都沒有保留一股腦的全部告訴了蕭妙音。

「這最重要的就是多走動,身體好了,到時候肚子里的孩子也跟著好。」常氏叫的東西和宮中那些女官說的還是有些不同。

女官們是恨不得蕭妙音平平安安一直到生產的那天,甚么要多出去走動走動,這樣的話沒幾個敢說,一來女官們都沒有生產過二來也是怕蕭妙音聽了之後真的去到處走最後出事。

蕭妙音覺得常氏說的挺對的,「好,到時候就聽阿姨的。」

「……」常氏看著蕭妙音,過了許久才嘆一口氣,「阿姨到如今還是覺得三娘還是當年那個穿虎頭鞋的小兒。如今三娘長大了,也要做阿娘了。」

蕭妙音想起自己的年紀放在現代才剛剛上大學,拓跋演也屬於剛剛工作的那一類,她頓時心里狂呼作孽,但也沒辦法了,孩子都要了。拓跋演也急著要個孩子,她也想有個。

「那兒還是阿姨的三娘啊。」蕭妙音調皮的說了一句。

她話音剛落,外面的中官就唱道,「陛下至——」

常氏趕緊從床上下來,蕭妙音則是慢吞吞的,宮人扶著她下床,才走了幾步,拓跋演就已經進來了。

拓跋演的臉色不好,幾乎是青黑的。常氏只是瞥了一眼,就知道皇帝臉色不好。則是常氏第一次見到皇帝,她立刻就跪下,「妾拜見陛下!」

「……」拓跋演見到跪伏在地的中年女子,想起這應該就是蕭妙音的生母,「常側妃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不拘束這些。」

蕭妙音見著皇帝連禮都懶得行,兩個人到現在越來越像平常夫妻那么過日子了。

「多謝陛下。」常氏從地上起來,蕭妙音趕緊的扶著她。

「常娘子最近身體如何,可還安好?」拓跋演見著蕭妙音生母還在,緩了臉色,口氣也是很可親。

常氏見著皇帝是一個皮膚白皙身形高大的俊秀男人,心里懸著的一顆石頭就放了下來。聽到天子如今和氣的和她說話,心里的緊張也消去了大半。

「回稟陛下,妾一切安好。」

「那就好。」拓跋演點了點頭,面上露出笑容來。他接著和常氏說了幾句話,然後對劉琦說道,「常娘子這會也應該累了,帶常娘子下去歇息吧。」

劉琦聽後稱唯,帶著常氏道側殿里去了。

蕭妙音早就看出來拓跋演進來的時候脾氣不好,她伸出手就按在他的眉心上,「怎么了?看著你的臉色都要黑透了。」

「那些人,以莫那縷為頭,反對遷都洛陽。」拓跋演長長的吐出一口氣說道,「當年有太皇太後壓著他們,現在他們是使勁兒的撒歡了么?」

太皇太後執政重用漢臣,而拓跋演的執政風格繼承了太皇太後的特色,自然也是引來一些鮮卑貴族的不滿,以前還有太皇太後高壓壓著,而拓跋演掌握大權沒幾年,看著又脾氣好,於是就可勁兒的興風作浪了。

「原來是這件事。」蕭妙音沉默一會,「我說的話,你不會怪我吧?」

「在胡說甚么?」拓跋演聽到她這一句,有些奇怪的看過來,「你有話說給我聽吧?」

「嗯,陛下應該還記得當年秦國商鞅變法吧?」蕭妙音斟酌了一下,問道。

「當然記得。」拓跋演從小就熟讀各種漢家典籍,自然是知道這個。

「陽光底下沒新鮮事。」蕭妙音笑了笑,「不覺得這會和秦孝公那會挺像的么?」

「……」拓跋演靠在隱囊上,沉默著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他才抬起眼看著蕭妙音,「和秦孝公相似,那么估計也就用同樣的手段了,不過我可沒有一個商鞅,看來只能是我自己來做這個惡人。」

商鞅在變法里頭也是替秦孝公背了鍋,明明是秦孝公自己選擇的霸道,商鞅不過是照著他的意思做,結果最後那些秦國貴族的怒氣全撒在他身上。

「商鞅變法,雖然得罪了那些朝堂上的人,但是利在千秋。」蕭妙音想起看過的那些史書笑了笑,風水輪流轉,如今輪到拓跋演頭疼了,「一旦做成了,就受益無窮。」

「是啊、」拓跋演感嘆,「偏偏那些人一個都看不到,還說甚么祖宗定在平城不能動。不過是幾十年下來,他們的勢力在平城深厚而已,去了洛陽,他們是甚么?」

拓跋演手伸出來,輕輕的按在蕭妙音的肚子上,「這些鮮卑勛貴尾大不掉,要再這么下去,還不知道將來會出甚么事。」

鮮卑貴族們雖然也受漢化,但是程度不一,還保留著那一份草原上的凶狠。

「阿爺就替你把這些都去了吧。」拓跋演摸著蕭妙音的肚子道,「免得你到時候還得頭疼這些事。」

「萬一我生的是個女兒呢。」蕭妙音無所謂孩子的性別,畢竟她還年輕又是第一個孩子,並不看重這個。

「那也沒關系,到時候我就封她做長公主。漢時也不是沒有嫡公主封長公主的先例。」拓跋演道,「不過這件事還是替孩子們做完了的好。」

漢化改革勢在必行,哪怕那些鮮卑貴族再反對也要堅持到底。那些鮮卑貴族口口聲聲說鮮卑人得北方的半壁江山靠的不是漢人,但是若是想長久下去,鮮卑人的那一套就勢必要拋棄。

拓跋演閉上了眼,蕭妙音聽到他呼吸平緩下來,讓宮人拿來錦被給他蓋著,自己就要起身,結果看似睡著了的拓跋演迅速伸手攥住她的手腕,「陪陪我。」

「……」蕭妙音瞧著拓跋演的側臉,輕輕的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