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雨飛霧漫一場煙(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2539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第6章

雨飛霧漫一場煙

「暫且收兵,不必再沖。{

m}」如果說平日里主將發出如是號令,將士們即便心不甘情不願,倒也不至於無法理解,這是主將在權衡了輕重之後、決定要保全實力過後再戰,是以再怎么拖拉也一定會聽從,哪怕這主將昏庸無能。

但為什么此刻這主將偏偏是他們向來馬首是瞻的林阡?而且是在這樣一種火燒眉毛、再不沖陣就必死無疑的境地……此時不打更待何時?保全實力被火燒?

林阡卻也沒發昏,他冷靜理智地說了又一句瘋話:「莫讓火停。」一如既往令行禁止,繼而向楊妙真、海逐*浪等人要了更多的火葯,儼然是想加大火勢,鳳簫吟非但不勸阻,更還幫他去縱火澆油,柳聞因亦然……當然了,她們還是避免了自己被燒傷的,可是,誰懂他把本來已經趨穩的火勢人為地變大了是為什么?高風雷皺眉遠,「這廝又在搞什么鬼?」

宋軍原本還在奮力攻堅的那些兵馬,這當兒果然也言聽計從、全都不再抗爭,而是聚攏到林阡身側一塊核心,勉強維持住了一小塊立足之地,暫時無礙……然而,大火如果原本還有一盞茶才會燒死他們,現在被林阡直接縮減為一炷香了……

東方雨、薛煥亦無法理解宋軍突然間把瘋狂逃難變成寂靜候死是為何,只有凌大傑,發現這情況屬實的時候臉色慘白:「不好,林匪他,穿了。」

「什么……?」三人全是一愣,凌大傑扼腕憂慮,默著遍山大火和徘徊了極久的山風,仿佛能到地表向上蒸騰的熱流、能感到氣壓往下直降的綳緊……

他不知該怎么解釋給他們聽,摩天嶺東他和王爺都來過、都清楚此間地形有一玄機:若於山林燃火自然可以滅敵,但若火勢一大,則過猶不及,反而會下起山雨——

凌大傑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特殊地形的山谷,火勢一大,近地空氣受熱蒸騰,上升到半空中冷卻,便能形成氣旋之雨。當年高手堂在此地對付過淵聲時,也曾采取極為猛烈的火攻,然而過程中卻天降大雨……旁人只說淵聲命不該絕又逃脫了,而凌大傑和王爺都嘆惋,世間萬物如此奇妙,火大了反而會帶來降水。

說是教訓,也是戰斗經驗——王爺說,這是事先怎么也不可能算到的天時。

更加是巧合——王爺還說,剿淵聲時忽降山雨,應該是拜這摩天嶺東的地形和放火的強度所賜。

摩天嶺東,因為王爺提到過,這么多年凌大傑還牢記於心。

今次,凌大傑之所以用這山谷困住林阡是因這是現如今整個摩天嶺的最絕境、除了迷宮之外唯一一處還能對林匪形成殺傷——雖然似不完美,實際卻綽綽有余——因為林匪他們再熟-<>-出地形透出的表面現象,沒參與過火燒淵聲他們絕對不會清楚更深一層的玄機。凌大傑也吸取了司馬隆的教訓問過宋方歸降的叛徒,內戰時期他們也從未遇到過在摩天嶺東下氣旋雨的經歷,說明宋方縱使發生過類似事件都並不知情——

故此,這山谷能用,於金軍勝仗無風險,只要凌大傑掌握了分寸,一般性的火攻足以不引起過快降雨,真要下雨的話,憑凌大傑經驗起碼到兩個時辰之後。

因林匪不懂,故此山谷無一害,而百利,則可從「地形透出的表面現象」入手——由於林匪他們熟讀兵書,自然會懂此地前後不通、易遭圍堵,一旦封死、火是絕殺,從而無力回天、必死無疑,凌大傑當然也會讓他們覺得他們無法生還。當迫在眉睫,命若懸絲,林匪顯然會受迫崩潰,林阡不管冷不冷靜都只能選擇「沖出去」,於是會不惜一切代價攻堅,沖上一個死傷一個,久而久之,兵力必然折耗殆盡。縱然幾個時辰後下起山雨,宋軍已經沒力氣走了。

事實上谷口處易燃物很少,火勢已經趨於平穩,若林匪有命沖到谷口來,凌大傑等在這里正是旨在逼他們為了逃離火場一個個地撞向他的天羅地——所以,宋軍如果中計敗亡,不是完全被燒死,而更多是折騰死的!這兩種死法只有合用珠聯璧合,才能達到對宋軍的最快、最保險也是最完整的消滅。只有,才能;一旦,必能!

故此,金軍居高臨下守住堅固、沒人沖下去打宋軍,一是杜絕宋匪再次劫持他們,二,最關鍵的一點正是,要激起宋匪更高的求生欲和斗志,讓水深火熱中的他們爭先恐後地往上沖,往槍劍上撞,戰力一點一點地耗完!

絕好的計策,凌大傑唯一一點要注意的是,林匪會不會消極不戰、等死?那樣一來也有可能歪打正著保全住戰力……但如果林匪消極,搞不好直接就自刎了,誰願意在濃煙里嗆著等火燒完?或者凌大傑只需要投些箭石進去,本已消極失智的他們很快就自相踐踏而死,根本見不到幾個時辰之後的雨……

何況,林匪那些人,怎么可能消極,凌大傑是最了解他們的,他們一不可能自刎,二不可能等死,只有可能奮勇無畏、寧可死了也要沖闖。

無論哪樣,凌大傑都贏定了。

但現在,林阡自己加大火勢,鋌而走險,明顯不是自盡、而是有預謀地、加快這場雨的形成……林阡他,就像也參與了那場剿滅淵聲之戰似的,知道摩天嶺東有這等玄機……?!

雖然林阡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這種知識也明顯超越了凌大傑和完顏永璉的認知范疇……但林阡有絕技,打小就愛玩火。

也許該感謝新嶼對他說的,「可惜這里不是嶺西,不能改變這火乘風勢」,因為不具嶺西獨特的低凹地形,嶺東確實不能改火乘風勢——不,不對,只是不能改風,或許可以改火。

新嶼說嶺西有獨特地形,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地形吧。

適才林阡著「最不聲不響的禍害悄然升天、一縷縷煙火隨著蒸氣干涸不見」那幕場景,就想到了曾經在日常生活里見過的「第一天燃放大火,第二天天降大雨」,玩火多年他一直覺得,火與水的轉變是可以達到的。

再聯系眼前火勢平穩而凌大傑設置阻障以守為主,林阡驀地就明白了凌大傑的意圖,火不僅僅是賴之以殺他林阡的手段,而更是嚇唬他逼迫他引他恐慌,最終,火燒他一半,他自滅一半。

否則,為什么不直接加大火勢把他燒死?!沒錯谷口沒易燃物所以火勢平穩了,但金軍不會幫忙火上澆油嗎?為什么匆匆趕到之後就一直只堵著宋軍不攻下來添火?也許可以解釋成他們怕被宋軍劫持,但林阡不相信他們的膽子會這么小,再者送些火箭過來也不是難事。箭矢到這里雖是強弩之末了,好歹能帶些火來,值得金軍嘗試。

林阡心底雪亮,因為凌大傑不敢放更大的火!

也許凌大傑這次之所以沒騙過林阡都只能怪他自己,沒和黃摑學到一套善於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