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2440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第92章不是冤家不聚頭

金南前十,今只余四。ishu東方雨封官淮北、小王爺避居陝西,黃鶴去、陳鑄則都駐守隴右。

人生際遇,往往難料。當年黃鶴去曾被小王爺認定反骨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誰料想小王爺自己卻最先離開了金軍自建義軍那么荒唐?黃鶴去被壓制的戰力終於重見天日,卻未像陳鑄那樣立刻倒向二王爺,實因徹了二王爺無甚才識,只有輔助大王爺才是明路。

嘉泰元年黃鶴去和十二元神合力,對林阡的西南邊陲大肆進犯,既是卧薪嘗膽厚積薄發,亦是到大王爺帳下後初展宏圖。韜略與膽識,成功分裂沈家寨,萬人啼血陣,幾乎覆滅短刀谷義軍。奈何這一切輝煌,在遭遇林阡後就成了棄去輜重、倉皇北顧,最後還需在蘇降雪蘇慕梓父子的幫助下才離開南宋……

何其屈辱,那大王爺不聽解釋只功績,後來對黃鶴去便是投閑置散。轉了一圈,竟只能回到二王爺二王妃的身邊來,好在二王爺賢明,或者說二王妃賢明,仍然接納了他,令他戍守臨洮。嘉泰四年,林阡洪瀚抒都曾於臨洮翻雲覆雨,黃鶴去卻因病甚少攻殺,故只能是薛無情軒轅九燁等人的陪襯,於故事中顯然已不值一提。後越野時代這兩年,更因病情加重而退居二線。

他也以為這就是黃鶴去時代的終結了,老來孤獨、傷病交加,可以說是自然的規律,也可以說是殺戮的報應。

若非今日戰勢險急、金軍一時無人可調,也不會由距離最近的黃鶴去當先來救。黃鶴去的武功,教等閑金兵們清楚了什么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尚在病中,也能奉命於危難之間、救主將於水深火熱。那時蒲察秉鉉著這恩人須髯如戟、大氣威嚴,油然而生的敬重和疑問:為何這位老將軍未領重兵、名不見經傳?問了左右,才知那人比他成名早得多,只是仕途較曲折而已。

蒲察秉鉉想,改日定要對二王爺諫言,這位黃老將軍不可或缺。

絕漠刀。

在世間行了一個甲子,按說該參悟得也都參悟差不多了,再提升又還剩幾多空間?於是只需盡可能地保留著外表的凶惡與內在的狠厲,壯年水平大約七成,也已足夠笑傲沙場。

果不其然,戰力仍在那詭絕陳鑄之上,黃鶴去與莫非策馬交鋒五十余招,始終占據絕對上風。斷絮劍所有的精髓,都彷如被絕漠刀控扼。

好一個「絕漠之寬,控他人之長,陷對手自失方向」,莫非的斷絮劍明明還是那些招式,特色卻竟如被橫削一半,較之剛剛出場時黯淡許多,漸漸地,許多招式都只能施展一半——劍法都施展不全,又何來特色可言。

光影交迸,錚錚連鳴。戰局中的布景總是那么趨炎附勢,就連彌漫在刀劍之側的塵沙,都似成為了黃鶴去的助勢。

莫非知道,這種下風的很快出現,決不是自己狀態不行,而是絕漠刀太過先聲奪人——因為殺戮得太狠,壓迫得太重,從而能在一上來把對手的招路傾軋、侵略、改變,其中最先針對的,正是對手的長處,於是長處變短處再變一無是處,難免就會使對手在實戰中產生各種雜念。這樣的情況下,最忌畏懼、狂躁、焦慮,最忌,卻也最容易。雜念爭相而起,繼而激出心魔,對手自然自失方向……

不過,我的心魔,可不就是黃鶴去你嗎!

雖然重逢意料之外,這么多年,也是時候解除這心魔了——今日我與你的相見,不是打擊,是磨礪!莫非眼神空前堅定,暴風驟雨且一起來好了!

「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心無旁騖、激中穩進,因此劍法雖如被鎖,卻越來越有進展、突破之跡象。

該怎么打,就怎么打,哪怕現在的劍招被你困住,百招後,千招後,你能撐,我也能等,且誰更適合拉鋸戰。

心曠神怡,悠遠長懷,如在雪夜讀書、林間舞劍,或臨清流聽水觀魚,或登岳岡俯瞰大地,皆是胸襟開闊、心如止水……

一線之間,晝夜交替,光線由昏黃轉為暗黑,只這兩束寒光未變,相互纏繞彼此切割,時斷時連,時隱時現,或竄入對方防線,或擦過對手之肩。火光起,鋒芒厲,圍觀兵將,驚見他二人輪廓竟似一樣,稍縱即逝,分成一老一小。

是的,莫非只記得黃鶴去是自己心魔,那只要平心靜氣、心越沉穩劍越激烈就好,而黃鶴去卻如何能忘,莫非是自己和最愛女人的兒子?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總是銷不去這一層血緣關系,尤其是人到晚年凄涼之時總是不斷想起。金南前十僅余四了,好在東方雨還有個叫東方文修的傑出兒子,年紀輕輕,臂力如神,而黃鶴去,當年一手栽培的付千秋也死在了郭子建的手上。常常嘆息沒有優秀的兒子,沒有嗎,你黃鶴去有很多啊。

只可惜,沒有一個認自己。全部站在對立面,林阡的陣營。

老矣,如他,武功停步,吃老本了;孩子們,都正值壯年,卻一個接一個地上來、上來廝拼。戰場無父子。

「蒲察將軍,我攔住他,你等先撤!」他不希望蒲察秉鉉等人因為好奇就一直站在這「勝局已定」的邊緣,因為局面很可能會因為他的體力不濟被莫非扳平甚至贏回去。

如果說天平的一端原本是重如千鈞的巨石,斷絮劍有這個實力,將漫天飛絮無一例外斬落在天平的另一端,一點點地硬生生地傾斜過去。

「待黃老將軍打敗他,再撤不遲。ishu」蒲察秉鉉道。戰力雖然略遜,卻有領袖風范。其時大半人馬都已撤去,只留了他和近身高手。

黃鶴去心頭一熱,感覺此將不凡,雖然此戰潰逃,但在他的引領下並未有人員損傷、流散……是以絕漠刀猛增氣力,真想一鼓作氣再十幾刀便徹底拿住莫非。

「哼,何必逞強,若真能打敗我,何以適才還叫他們走。」莫非冷笑,劍行更急。與林阡同樣師承白氏長慶集的他,打出來的招式磅礴不足激越有余。如果說林阡的飲恨刀常常震耳欲聾是把千軍萬馬塞進了耳里那般轟鳴,那么他的斷絮劍則如從雲端跳下萬丈人間那種尖銳。

黃鶴去氣力劇增,刀招連環鋪展勢要將他封鎖,莫非速度陡激,劍式疊加堆積意欲跳出束縛,霎時視覺唯余瀚海黃沙萬里,聽覺則只剩一道尖銳刺鳴,竟是這兩者交擊於同一時空,黃鶴去每一刀斬去被莫非每一劍駁回,都是被音律阻隔沙滯石停,莫非每一劍刺來被黃鶴去每一刀中斷,都是被黃沙糾纏音斷曲殘。

隨著他二人策馬一路打開去,戰勢和火把一樣接近白熱。勝負眼就要分出,在側觀戰的宋金兵將都已蓄勢待發,更有甚者,已在小范圍內兵戎相見。

刀劍和兵陣這兩大戰場一交融,頗有「鼓鼙悲絕漠,烽戍隔長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