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 作品相關 第1272章 聖賢修因,凡夫求果(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3030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晝夜交替,血流漂杵。∮頂∮點∮小∮說,

僵局被一個超乎意料的曹玄打破,楚風流的圍城打援隨即遭遇慘敗,盟軍與蘇軍首度合作,半夜而已,便於兩大戰場殲敵上千。

對於任何一個有良心、有夢想的蘇軍來說,這一仗都打得「從未如此過癮」,這也許是盟軍一次小勝,卻是蘇軍的重返榮耀、一大勝。

而對楚風流而言,這場孤注一擲一旦失敗,對林阡上屋抽梯計的顛覆就不再有,從此她和麾下金軍只能依靠堅壁據守的拖延策略,負隅頑抗,哀兵必勝……

可惜林阡不會給他們加深窮凶極惡的可能性——軒轅九燁等人尚未脫困之際,林阡已將薛無情的屍首送還楚風流,此舉一則表示尊重,薛無情,楚風流,軒轅九燁,司馬隆,這些對手都很強大,都值得盟軍尊敬,二則,盟軍戰勝的同時表現仁義,自然也杜絕了金軍進一步的化悲憤為戰力。

楚風流難得一次敗得這般慘烈,從戰場和軍心都被林阡完克,人前她還能強撐著鞏固防守、並對麾下說出一句「厚葬薛大人。」卻是一回帥帳就箭傷發作倒地不起。

林阡卻真是發自肺腑地佩服也看重楚風流,這個女人,身負重傷都能讓林阡計成後還消耗良多,「不讓須眉,不愧楚將軍。」

然而在這一戰里,她還是敗給了林阡的明察秋毫。

林阡終究沒有辜負曹玄的信任,關鍵時刻看出了戰報里曹玄故意的自我削弱,並且迅速地給予了配合和陪襯,或許這同樣是來自於對部下的駕馭,雖然曹玄當初叛離今日才重新歸順於他。

豈止這一戰楚風流敗給了林阡,蘇軍歸屬問題才是她最慘痛之處。若非她被蘇慕梓坑害錯誤地為淵驅魚,蘇軍縱使有曹玄深謀遠慮也只是一盤散沙而已!

當她楚風流露出猙獰的真面目對蘇慕梓進行公然剿殺,郭子建、袁若、林美材、辜聽弦等人,則分別不計前嫌、生死不顧、毫不猶豫、不遺余力地出手相救,挽回並且伸手接納了那支風雨飄搖、支離破碎的蘇軍,對比如此鮮明。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蘇氏兵馬,如何不對盟軍和林阡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心悅誠服!九死一生逃出生天獲得新生,終於身心一起見到了他們的新主,那新主,同樣是曹玄帶領他們找到的,林阡。

迫不及待、爭先恐後、喜極而泣、淚流滿面……蘇軍在那一刻由衷表現出的一切,令金軍聽到的最初足以驚愕、恐慌!

蘇軍,祁連山,曾經都是能幫金軍對林阡後院起火的勢力。如今百川入海盡歸林阡所有,隴右的金宋兵力何止此消彼長這么簡單!這一戰的結局如此顛覆,後果如此意外,危害如此巨大……

「日後隴右,恐難復也。」蘇醒後,楚風流悔恨之余握緊了拳。



當初,楚風流和林阡一樣,將蘇軍一分為三看待:抗金派、降金派、中立派。這三派的人數並不盡相同。會主動投靠林阡的抗金派十根手指頭都數得過來,甚至可以歸進中立派合計。人數方能和降金派抗衡,所以楚風流又稱蘇軍其實只有兩大派,「降金或四分五裂」。

林阡也說過,蘇慕梓傾覆後,必然是「大批降金,大批歸隱。只有一小批兵將可能主動歸我。」由於存在著蘇降雪等障礙,加上舊主蘇慕梓會依附金人,這一小批的抗金派難免不受中立派的影響產生消極和隱遁之意,雖然歸順林阡卻不賣力,最終歸隱在林阡軍中……

是以一旦蘇慕梓勢力傾覆。最大的獲利者是楚風流。

後來的諶訊之死,也令她笑嘆,天助我也。為何?因為諶訊之死給那些中立派甚至抗金派們指點了除了歸隱山林、歸順林阡之外的第三條路——如果發現信仰只是一場欺騙,那汝等大可自盡以殉道。如此,林阡收益則更少。

此外楚風流也清楚,盡管出了諶訊這號人物,林阡還是會想盡辦法爭取多多益善的抗金派,但那不會比楚風流收服降金派見效快,楚風流能抓住和利用這種「時間差」兼並「人數差」一起來打敗林阡。

楚風流在蘇軍問題上幾乎一直是同林阡下的明棋,結果沒想到竟然在最後一刻崩盤——計劃之外的楚風流和蘇慕梓兵戎相見,竟然幫林阡大大縮短了這一收服抗金派的時間,另一方面,還給他親手送過去了一部分楚風流始料未及的中立派……

亡羊補牢,楚風流原想在最後一刻通過圍城打援完成對蘇軍和盟軍最後的離間;

卻真的沒想到非但袁若舍生忘死,郭子建也一樣傾力相救,作為與蘇軍仇怨最多的白碌盟軍,那種明知危險,明知是死,卻還不計前仇,戮力同心的行為,當真感染了沉睡多年的蘇軍,激得他們也一腔熱血、一片赤誠……

「林阡,你原是厚積薄發……」也是到那一刻楚風流才意識到,機會,只會留給有准備的人。

因為給林阡送去的那部分中立派,只是楚風流的始料未及,不是林阡的……

她是怎樣的失算啊,原來林阡不止抗金派要爭取,連中立派林阡也想要!並且林阡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為了克服那些比登天還難的困難,選擇在金宋之戰如火如荼的同時,一個人悄然地艱苦地開辟起另一疆土,鍥而不舍、堅持不懈地搬開了一塊又一塊的絆腳石,楚風流和軒轅九燁等人,沒發現,更沒攔他,被他先行了那么多步……

是的,失算之一,林阡連中立派也想要,林阡在這一點上,有著完全超出楚風流的胃口——

為何中立?這些人之所以動搖不定,不就是想看看,誰更符合他們的原則和良心嗎?退隱和自盡都是逃避而已,他們當然最有可能選擇逃避,但如果林阡主動摒棄前仇、向他們伸出需要他們投靠的手。過程中不惜排除萬難、甚至可能要放下身段……那么,為什么就不能由抗金派去影響中立派?

「這事太棘手,林阡根本做不到。」楚風流為什么想不到,林阡不但會接納主動來降的那一小批蘇軍,更還要定了寧肯歸隱的那一大批?因為她的潛意識在她想到的剎那告訴她,盟軍和蘇軍積怨已深。要沖破金軍、蘇軍和盟軍人心的三重阻礙,太難,林阡不可能做得到。

「三方阻力都有,那么,便先從己方入手。」林阡不覺得這個難題比扶起辜聽弦更棘手。要中立派歸順,既然必須盟軍主動,那和中立派的積怨,當然從盟軍開始消融。

所以楚風流失算之二,林阡超前地看見了這一切。因此很早就在為了決心而行動。

楚風流不知道,林阡的想法是,見影晚,立竿可以早。見效慢,行動可以快。

「若蘇慕梓傾覆,先敞開大門讓蘇軍投奔,再慢慢讓他們融入。」蘇軍與金軍地道合作疑案發生後,林阡就對郭子建說。那時林阡就在麾下中著手消解對蘇軍的仇視、誤解、偏見、怨念。讓麾下給予蘇軍通融、投奔的機會。

話雖如此,林阡也承認。收服抗金派本來見效會比楚風流慢,想收服中立派就更慢;要蘇軍和盟軍完全放下前仇,和鋪滿隴右一樣還需要耐心。要耐心?那就等。反正他也比楚風流行動得早,等得起。

於是,在耿直死後、蘇軍盟軍矛盾激化的日日夜夜,林阡和郭子建在盟軍軍營四處奔走。似乎在做著一件與當時戰事毫不相干的事,卻是在今日才看出後勁多足。林阡的耐心終於沒有辜負了他,成效雖然慢可是成就卓然:林阡最大程度地化解了白碌盟軍對蘇軍的仇怨,為蘇軍的歸順砍去了自己麾下可能會引發的枝節,從而為今日郭子建袁若生死全拋地營救蘇軍、蘇軍義無反顧地投奔盟軍鋪了一條平坦大路!

看似被楚風流牽著鼻子走。只能在那段時間做那些看似沒意義的事,其實,凡夫求果,聖賢修因,所以林阡會有最後的順理成章和水到渠成,所以只有林阡才能毫不突兀地承接了這些意料之外的收獲。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由於盟軍先行釋懷、主動伸手,蘇軍將近半數的中立派都自行演變為抗金派。這些拜楚風流所賜此刻燎原之勢,而事實上即使沒有楚風流推動,原本也大勢所趨、必然會慢慢地滾雪壯大。

大勢——楚風流要逼迫林阡順勢而行,林阡卻把勢都慢慢順成了自己的。

雖然慢,可是穩。

換句話說,林阡其實也預料到了楚風流能幫他縮短收服抗金派和中立派的時間,因為,楚風流和蘇慕梓的關系建立得快,但是不穩,他們的撕破臉是偶然也是必然,楚風流從蘇慕梓得到過太多的甜頭,必然也會因為蘇慕梓吃到苦頭。

退一萬步,即使沒她幫忙縮短,也會比她以為得快,和她沒有多少時間差,她也沒有人數優勢。

如果說林阡對隴右之戰能翻盤還並非十拿九穩,對蘇軍最終的命途卻早就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