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大地木石盡作琴(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707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雨過天青,月上中天,聖光皎潔,氣清神冷。

這既是籠蓋在戰場四面的固有環境,也是鳳簫吟惜音劍給封寒的直觀印象。

「大傑說得對,王爺就不該把劍法對她傾囊相授,媽的,進步這么非人!」封寒之所以有閑暇觀看,是因為他被邪後和慕二打傷倒地。若不是幾個新銳拼死相救,現在真要變成曹王府付給邪後的萬尺牢利息了。

然而這幾個新銳一旦分撥過來,能與鳳簫吟抗衡的就更少。封寒大口喘氣的同時,一邊不自覺地被那鋒芒吸引,一邊忍不住給她和王爺的劍境類比。他雖認識她較晚,好在曹王府關於對手武功方面的信息從來都是共享,所以也算神交已久。



封寒是這樣劃分的:鳳簫吟的第一層「風花雪月」,具曹王第一層「天風海雨,濃墨飛揚」的雛形;第二層「一劍萬式」,有曹王第二層「舉重若輕,繪風寫雲」的影子;第三層「一劍萬萬式」「一劍無式」,和曹王第三層「妙到毫巔,無跡可求」異曲同工;第四層「大音希聲」,正是曹王第四層「星列斗野,勢雄楚越」;第五到七層總攬「周易三十二」「素問三十二」以及《松下卧》心法,地宮內的閉關修煉使她短期內直接越過了曹王的第五層「劍與天地,主客難分」和第六層「空中之音,相中之色」。

這一步「從淺變到深變,自小幻達大幻」,鳳簫吟竄得太快,以至於才剛熟練曹王第七層「擊水三千,扶搖九萬」劍境,便立即催生出搶奪岳天尊大幻之劍飯碗的雄心。仙人關之戰,她因曹王提醒「忘械」而以刀代劍入了門,一旦在後來鞏固了「陰陽互生,真幻統一」「不如兩忘化其道」,便必會穩定在曹王第八層「翻手崩城毀壁,覆手地盡天窮」,前面七層隨便打,天尊飯碗看心情搶。

只不過,封寒想,曹王的第八層到第九層是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就算你鳳簫吟時不時地會跨級蹦到氣定神閑、棄蒙趨明、心無塵翳、朴素自然的「萬物漸進,天人合一」境界,偶爾能像誅殺吳曦那次一人懾退千余宵小,甚至還會有膽子硬扛一個掀天匿地陣,那也是你虛浮的極限,你又不可能一直跳那么高。

縱然如此,封寒還是不敢對她有半點怠慢——以上,是封寒所計算的正常鳳簫吟,最近她有孕在身、心存顧忌,所以要比正常值略低才對。蜀口之戰他記得她只是花里胡哨靠「一劍萬式」唬唬人,鳳州那一戰她也不過是對「把曹王和雲藍劍法相結合」淺嘗輒止,此刻,居然輕輕松松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融會貫通,豈止大幻,而且大變,如此通透!原來這才是客觀的較低值?那她真正實力,我還計算低了?!



彼時封寒不知吟兒為了救父拼命,只以為她要來協助邪後抓自己回去,至於為什么她要蒙面也沒思考,否則他一定會不遺余力地擊落她面紗讓她威名掃地、川軍也會因她的關心則亂因私廢公而分崩離析……

可惜機會像雨點般打向封寒卻被他輕靈閃過——封寒只站在劍境的分析基礎上,清楚地看出她是林阡之外大金的另一個泰山壓頂!

什么「到一定的年紀,有了人生的積淀,不知她的『清微淡遠』之劍如何」啊,封寒收回前次對她的評價,鋒芒畢露的人怎可能大器晚成!相比讓她威名掃地,於公於私,封寒都巴不得她趕緊死!正巧一個正對著她的小輩不敵、吃緊,封寒想都不想,手扣一把暗器直往鳳簫吟腦後投擲……

說時遲那時快,剛好就在此時,樹頂上有一道碧綠幻光俯沖而下,鏗然急旋,冷芒流轉,直沖著吟兒的頭頂縱貫切割,那應該發自一面輪盤狀的龐然大物,經行處但凡有摩擦都是火電飛竄,

轟然巨響,眼前背後同時罡風大作,危難關頭吟兒把自己和父親視作一體,心忖若閃得了快扎到右後肩的暗器,就躲不過左上方輪狀物的鋸齒打擊,必須盡快權衡——時間太短容不得想,這一瞬父親在她身左兩步,拉著他一起向右或許會傷到他,推著他一並向左才是正解……

想得太急,好像漏算了什么?直到將他撲倒在地,都沒發現原來適才看似封住她右路卻並非要對曹王不利的人是封寒,而真正要索取她和曹王命的狠擊竟在她錯誤選擇的左路……腦海一片空白,全因裂骨之痛,原是那輪盤不偏不倚砍在吟兒右臂,惜音劍也立竿見影脫手而飛。

吟兒瞬然冷汗淋漓,絕境才剛開始而已,新一位不速之客從天而降,看樣子是要收回輪盤再度追掃。千鈞一發,吟兒臂上鮮血四濺,封寒竟跟傻了一樣沒救,所幸邪後不顧一切撲前,以落川刀幫吟兒擊擋了六七成力道,但那高手內功看來在邪後之上,實物被格擋後尚且能對倒在地上沒有武器的吟兒敲山震虎,其實他的終極目標很可能是曹王。吟兒負痛暈眩,本能左手尋劍,突然一驚而醒,觸到的原是伏羲氏。

霎時呼吸一滯、淚盈於睫,只因正是身下這個奄奄一息的白發老人,親手贈琴予她,親口教她忘械,「暮煙,你一定行。」「這『伏羲氏』原是五行五韻,昔年你母親改作七弦贈我,聽大傑說你與這琴有緣,或許對你繼續參悟大音希聲有助。」「昔年曹孟德言:生子當如孫仲謀;我瞧他再活過來要羨煞了我!哈哈哈哈。」「君子有三樂……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琴論》雲: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練,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

人間散仙,衣袂飄然,幾時能夠重逢?

為了能夠和好如初,父女二人都得活著!吟兒心魂齊堅,果斷控琴在手,劍氣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