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道在虛無合自然(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825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換個角度看,哲別有心繞道、奇襲宋軍後方,不完全是陰謀詭計,而其實也算陽面戰場的一部分。南線禍端,終被吟兒以劍化解於無形。

「我昏迷了數日才醒,才知道……盟主之死,是一代宗師隕落。她年紀輕輕就亡於意外,實為金宋蒙劍壇的最大遺憾。」哲別對林阡說願意贖罪。

「直到打贏哲別和蘇赫巴魯,鳳姐姐都還是全勝戰績。雖然重傷,我們不是不能救。精心照顧幾年,恢復元氣也說不定。」金陵知道,哲別等人逃走後的幾個時辰,吟兒不可能只是誤踩機關被煙迷倒在地那么簡單,「可惜,脖頸的傷,貫胸的箭,仍不知是何人所為。」

「第一個圍攻陣里,沒死的還會再回去,乘人之危。」陳旭提醒。宵小們要做的局是「鳳簫吟被與楊鞍暗通款曲的林陌殺害」,而由於吟兒早就識破這些蒙古人的身份,他們如果想大局萬無一失,就必須在劍斗結束後給吟兒補刀、確保她死透、說不出真相。

「齷齪又命大,李全的可能性高……」穆子滕雖然這樣猜卻沒有直接的證據。畢竟李全行事周全,補刀沒把吟兒補死、甚至留她等到林阡林陌到場,是一時疏忽,還是故意?比如說他篤定金宋必纏斗、故而連著蒙古一起坑害、企圖三國大亂他好從中牟利?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凶徒後來一直守在鳳凰嶺上,杜絕楊鞍或林阡的人找到當時苦熬待救的吟兒,由於林阡前期一直在北線激戰、戰後為一封民眾信去了西關、加之惡劣天氣山路難行,為了配合林阡時間,凶徒比原計劃多等了一個時辰才傳信給林陌嫁禍……整個環節,對吟兒何其殘忍。

「陰損到這地步也真是令人發指。」連徐轅都忍不住攥緊拳,「學武功做什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明槍永遠不敵暗箭。」



「我想看看,那天她的劍法。」林阡對哲別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透過旁人,隔著陰陽,穿越時光,凝望她一舞劍器動四方,凝望她衣襟當風、飄然如仙,凝望她鋒芒畢露、劍指穹蒼。

「吟兒,你是天下第一。」是真的,不止是我封的劍聖。



誰說時間能治愈,他只知道一向喜歡纏著他的孩子們幾天不見居然會說「想娘親了」。

因為幾個孩子我見猶憐,尤其憶舟還在襁褓,才使林阡因為責任而不至於消沉。

戰場他也沒再入魔瘋癲,非但不熱切、不激烈,而且還變得跟個得道高僧一般,就像血洗平涼之前那樣的運籌帷幄、指點江山。

表面的堅毅是因為他總覺得吟兒還沒有死,可只要戰事沒那么緊張、夜深人靜時候,都不需要去看吟兒的臉,他背靠著棺材總是突然就泣不成聲。

「林阡哥哥,一定會好的。畢竟,如果真的死去,怎會像這般熟睡的樣子?」柳聞因輕輕入帳,放下吃的,試圖將林阡扶起。

冒天下之大不韙,只負責守諾,不要求回報。被別人說是填空也好,是趁虛而入的二主母也好,都無所謂。她愛林阡是她的事,和林阡本身沒有關系。

「聞因,這是她給我練的劍法,卻因為我沒保護好,才會對敵人使出來。」林阡抱著吟兒給秘笈做的筆記,椎心泣血,「上天見我太快活,所以把她收走了。」

「黔西,河東,甚至會寧,天下之大,很多地方都會有盟主的生機。」聞因平靜微笑,「至於上天……」北冥老祖的秘笈很厚,盟主焚膏繼晷卻才翻前半本,聞因仗著自己是段亦心的半個徒弟,趁養傷的間隙翻閱了後半本,其中大有可以勸誡林阡的內容——

「人若能知自然之道,運動元和之氣,外吞二景,內服五芽,動制百靈,靜安五臟,則寒溫飢渴不能侵,五兵白刃不能近。死生在手,變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為我命在我也,不在於天。

意思是說,個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樣,都是由自然之氣所化生。人如果憑借智慧通過造化之理,盜取陰陽之機,修道守氣,返本歸根,就可以與道同久,超越有限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戰勝死亡、延長壽命、追求永生,自古有之。林阡不是沒見識過天衍門和魔門的神妙,果斷信了,也才終於進食,雖然邊吃邊吐,好在有了動力。

不得不說吟兒托付對了人,聞因她蕙質蘭心、善解人意,幾句話就令林阡聽進去並重新振作,翌日,他在清點對蒙古的戰場之余,已准備重啟與金軍的和談。



天還沒亮,封寒夫婦就來求見。

「蒙古軍已敗,二位回歸曹王府也是應該的。」林阡當然放行,高手堂怎么可能背叛曹王?當蒙古軍被逮得差不多了,會寧的矛盾又重歸金宋。

好在,這矛盾並不激烈。封寒夫婦明顯主和。

「盟王,您可願意嘗試,讓盟主她也回歸曹王府?」聶雲三緘其口,眾人臉色都是一變。

「她沒死,不需要埋。」林阡被觸逆鱗,以為聶雲要吟兒落葉歸根。

「盟王,且聽我一言。她出生在會寧地宮,因王妃孕中屢遭暗算,致使她也根基虧損,生下來沒幾天,有個道士路過,說她此生多難,陽壽不足十七。王爺不以為意,以為那道士只是勸他少殺生。」聶雲說,「然而,一如所述她極為體虛,時常手足冰涼,哭聲都比常人弱。但說來也奇,只要路過地宮的石柱,就會大聲啼哭,哭得面紅耳赤,好像十分茁壯。」

「……」宋盟眾人聽故事一樣,居然盟主要靠別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