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341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鐵木真、木華黎,雖有主力、偏師之分,卻從來相輔相成,對盟軍同等威脅——

去年臘月中旬,木華黎甫一從西涼府搜刮到礦藏、財食,鐵木真在北龍首山的「後勤供給不足」立時得到緩解。將木華黎形容作鐵木真的臂膀也毫不為過。

縱使盟軍多加阻撓、夔王等鼠輩私貪不少,木華黎仍然攫取了比想象多得多的奇珍異寶,若非宇文白細心,都不一定能這么快把損失點算清楚——西涼府周邊之富庶、國師洪瀚抒之凝聚力,可見一斑。如果木華黎當時能擊敗孫寄嘯、抑或平手個十天半月,則鐵木真狂勝不休之處絕不可能只有區區一個兀剌海城。

但木華黎很快就敗走西寧,非但不能再壓榨西涼民眾更多油水,並且蒙古軍兩大轄境被強行割斷。兜兜轉轉,才勉強在沙漠中尋得一條通路,用以運送身邊剩余的糧草兵械。未幾,卻又慘遭林阡追殺、碾壓、自身難保……九死一生到宣化西北,不得不拜托夔王在暗處幫忙中轉。

期間鐵木真在北龍首山對李君前越風打出「十有七勝」的高勝率,對外界的說法是,後勤問題的解決是因為屠城後「黑水鎮燕軍司」部分兵將的主動投誠……如今仔細剖析,鐵木真之所以這般宣揚,一來能促成西夏軍民中更多怯懦之人的不戰而降,二來,是避免林阡過早發現他和木華黎之間還有通路……好個成吉思汗,高瞻遠矚到令人發指,近憂和遠慮竟一招解決。

也怪夔王太微不足道,林阡再如何有大局觀、都發現得確實晚了——從臘月末開始,木華黎在西涼沒來得及運出的財物,趁著西寧和宣化之戰斷續送走了至少六成,只留四成被迫返還、用於自補。這無疑加大了李君前、越風、楊葉的抗蒙難度。

正月中旬的現在,蒙古北軍盛而南軍瓦解,鐵木真和木華黎的實力一增一減,顯然就不再是相輔相成,而是一本一末、一重一輕、一大一小的關系。

此外,活躍在夏、金北部邊關的海上升明月窺知,鐵木真有從蒙古國內增調補給之象,也便是說,接下來糧草問題很可能不會再困擾北軍。

「時移勢易,對蒙古南軍的追殲,不宜太興師動眾。主公,當務之急在北。」陳旭建議林阡,既然已斬斷匈奴之臂,宜將薛煥、宋恆、厲風行、赫品章……諸如此類恢復極快或休整夠了的盟軍火速投入西夏北部支援李、越二位幫主。

「鐵木真此舉,是完全不把李安全的邊軍放眼里了。」林阡嘆,夏蒙邊界儼然被無視,而夏帝李安全?好像還在觀望?

適逢郭蛤蟆派人從北龍首山帶來楊葉的親筆書信,就長久以來靠宋諜隔空傳送的情報對林阡加以詳述——

歸納總結其內容,一是成吉思汗本人雄才偉略,面對李君前越風的闊深壕溝,他能從最早的士兵填坑,神速進步到壕橋甚至折疊壕橋;二是蒙古人多數野蠻未開化,若遇惡劣處境不能生火,生肉放馬鞍下面顛簸幾下張口就吃,像這種野外生存的絕佳本領,兩淮盟軍倒也學到了一星半點。

「逆境、絕境都曾相互給予。把對方都打疼了,就難免都活成對方的樣子。」林阡意識到,成吉思汗和木華黎一樣得償所願,都從己方學到了不勝枚舉的攻城經驗。但不一樣的是,木華黎目前還只能紙上談兵,成吉思汗卻已然在付諸實踐。

為了不至於被他們師漢制漢,盟軍務必將他們盡早殲滅,故林阡同意了陳旭的建議「轉移戰略重心」。正巧完顏彝派人送達的曹王書信中稱,完顏合達、完顏彝、斡烈等人都已在曹王率領下進入西夏境內,「來得正好,一起北上。」如此一來,越風和李君前的壓力便小得多。

「足矣。」陳旭深知,這是現階段盟軍最厲害的三支勁旅相加,意氣風發,實力雄厚,足以與成吉思汗的主力決一高下。

「也要留一部分人在南部,一方面幫民眾重建家園,一方面,阻遏枝節。」林阡就在留下的這部分人中。於公,上一戰剛瘋魔還拖盟軍後腿,他暫且不去人浮於事為上;於私,絕地武士、白衣謀士、林陌這些人,不該就這樣近在咫尺卻放過。

留下當然也很重要——務必繼續追殲木華黎等人,阻止這些少而精的謀士與高手們去同鐵木真會師;除卻四大悍將之外,南軍中有鐵木真的三子四子,若能將他們擒獲或牽絆,也是變相支援北龍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