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4章 邊兵若芻狗,戰骨成埃塵(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497 字 2023-03-30

廿三,肅州除玉門之外,盡入林阡彀中。過往的蔽日旌旗、連雲檣櫓,盡化作此刻、白骨紛如雪。

旗開得勝,清點戰場:戰前,盟軍表面三十三萬,實際戰力二十八萬;蒙古軍表面三十七萬,實際三十萬。戰後,蒙古軍死傷或被俘總損失約二十萬,盟軍也付出四萬余代價,高手有解濤戰死沙場、和尚生命垂危。

破曉,薛煥萬演給解濤灑酒,想那日三人一起把偌大一座蒙古陣殺空,是何等壯懷激烈,今日卻陰陽相隔,萬演年輕,不由得淚濕前襟。

「不必難過。他終於遂願、轟烈地做了回自己。」薛煥祭的除了這戰友情,還有那恍如隔世的少年時。

「小妻子,我要是死了,你不必落淚,英姿颯爽地到我墓前耍幾槍就好。」「為什么?」「你承認是我小妻子了?哈哈。」「不開玩笑,為什么?」「因為那是你自己啊。」午後,柳聞因想起這段堪稱一語成讖的玩笑話,很多事情,好像都早有定數也早有預料?是吧,狂詩劍,人要做自己……噩耗傳到黑水後方,柳聞因輕嘆一聲,微笑舞槍,遙寄解濤:「騎龍攀天。搏君一笑。」



前線,倏然易作肅州與瓜州之交。

玉門之戰,理論上應比王子庄容易,因為盟軍吸取教訓也規避了風險,其一,早在王子庄「圍師必闕」同期,玉門民眾就已被完顏綱術虎高琪搶先趕過去轉移干凈,從而不會給成吉思汗殘留人質而只會埋下伏兵,其二,甘肅軍司失誤後,彭義斌郝定立即頂上,兩大干將作為追兵直趨玉門,與背靠瓜州的完顏綱術虎高琪形成了掎角之勢。

所以當莫非報成吉思汗身畔僅有兩萬,林阡第一感覺是:「負責圍困玉門的眾將壓力很小,足以彌補甘肅軍司追丟鐵木真的遺憾。」

但如果結合後來的「戰前,蒙古軍表面三十七萬,實際三十萬。戰後,蒙古軍死傷或被俘總損失約二十萬」,就教陳旭搖扇的手漸漸停了下來。

主公一往無前,暫時沒發現問題不要緊,做軍師的,焉能不心比常人多一竅——

還有另外的八到十五萬,怎可能全是老弱病殘、蝦兵蟹將或散兵游勇?他們,何在?

該不會到現在,還在肅州之戰里?以為下一盤,其實還沒完?風沙迷亂中表面潰不成軍實際正醞釀著殊死一搏?!

成吉思汗瘋了一樣一路往西北逃,其余方向自然都成為盟軍大後方。這也許,是成吉思汗明知盟軍間諜多半跟在他身側,遂魄力非凡,以己為餌,掩護奇兵,出其不意!?

肅州之戰對於林阡而言,水攻是上策,閃襲是中策,強攻是下策;對於成吉思汗而言,第一陣線就終結林匪為上策,第二陣線與林匪膠著為中策,下策,難道只是頑抗、撤退?成吉思汗在城頭昏死前交代的話,是虛張聲勢的疑兵之計,還是,真會有出奇制勝?換言之,蒙古軍尚有余力,屬於提前認敗、佯散反攻!

代入梟雄心理,隱約得到一句:確實被打得很疼,但積攢了攻城經驗,可不就是要打回去的么。



陳旭拿定主意後,對林阡循循善誘:「主公,我一直有個疑問,第一局末,盟軍虛攻弱水、實襲長城,您希望傷亡降到最低,自是預設鐵木真發現不了,可如果他後知後覺中了主公計,會否惱羞成怒、不追長城、不求決戰,反而立即從弱水北上、攻我後方?」畢竟,戰前莫非就調查出蒙古軍的雲梯之類攻具也不少,林阡自己也曾認為蒙古軍反攻之心不死。

「不會。首先,若當時他發現中計,不算失敗、只是被騙而已,他不會惱羞成怒,更想堂堂正正打敗我,所以就算慢我一步,他也會追來長城,並有能力挽回主導。第二,弱水氣候惡劣,北上比南下還更不利,除非背水一戰或有足夠信心,否則他絕不會選擇遠渡。第三,絕命海和攝星淵的雪崩剛過、通往大蒙古國的路還未能通,他就算反攻成功、奪得黑水也無用,只不過和我們置換了陣地、仍算被圍。」林阡嘆陳旭心思縝密,認錯說:「不過,我臨戰沒想到這一點,終究帶給了後方兵將風險。」

「主公雖然當時沒想這些,但潛意識里應該有。」陳旭微笑,又道:「不過,七日後的現在,就不一樣了。」

「他敗了,面臨背水一戰,而且七日過去,肅州、黑水、逍遙、大蒙古國的通道已經修好?」林阡邊說邊一身冷汗,「所以,成吉思汗的下策是——偷渡弱水,反攻黑水?!」

「以何泅渡?」宋恆正巧也在帳中,聞言一怔,與林阡對望了然,「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