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6章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3)(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828 字 2023-03-30

完顏瞻原是金諜?!自發現的第一刻起,莫非五內俱暖,完顏彝五雷轟頂——

難以置信,戰友不是戰友,不堪回首,家國不復家國。

黑水戰後蒙古軍屠民作樂,適逢完顏彝初拜成吉思汗,當時他就曾疑惑,自己背離曹王府、投靠蒙古軍的做法是否欠妥?一也掙扎,也彷徨,昏暗中唯一一絲光亮填充心頭:還有駙馬,他在哪,我就在哪,肝膽相照,赴湯蹈火。

隨後在圍繞兩軍俘虜交換的談判席旁,他重遇舊上級移剌蒲阿,千言萬語涌上喉嚨卻只能目送2;被昔日的八拜之交郭蛤蟆指著鼻子罵,卻只能無言以對,理虧到拔刀相向,郭蛤蟆的斥責猶在耳畔:完顏彝你們心自問,守在這黑水城南,到底是在盼怎樣的同道三!

十萬,九萬,七萬……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只有他一直稱為「將軍」的完顏瞻還能相依為命。曹王薨逝的噩耗傳來,他毫不猶豫跟著完顏瞻一起戴孝,確實自責,眼圈通紅,連會不會被蒙古軍據此質疑忠誠都沒多想四。肅州開戰,亂軍中他沖舊友們大吼「我從不悔!」到底也是情緒崩潰,自我麻醉五。

轉戰瓜州、榆林窟內,完顏瞻幾乎生擒移剌蒲阿,卻被郝定神兵天降將人救走,完顏瞻扼腕嘆息:「諷刺,諷刺……他和郝定從前為敵頭破血流,今日卻成生死不離的戰友了。」彼時的完顏彝微驚,有那么一忽的哀莫大於心死六。

諷刺?真諷刺啊!佇立在諢號西瓜的蒙諜陳屍處七,完顏彝才終於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哀莫大於心死——是從何時開始的,還是最初就開始了?你,完顏瞻,裝著兄長的樣子,對我一口一個「良左」地叫,卻只為取代駙馬在我心中的地位,一點一滴將我的信念腐蝕、信仰偷換!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處心積慮!

想掩飾,想繼續觀察,卻發現自己心浮氣躁根本辦不到,不像完顏瞻那樣對身邊人都深藏不露……三觀盡碎的完顏彝,那晚腦中一片空白,遂埋伏在完顏瞻的帳簾後面,只等他一進來就持刀抵住他脖頸,既想小聲,又欲大聲,終不成聲:「完顏瞻,駙馬將你視作肱骨,你怎忍心將他出賣?!」

完顏瞻這才發現是他,松了口氣,繼續偽裝:「良左,什么?出賣?」

「還是說,你並未投奔林阡?你只是和莫非走得近?」完顏彝忽然給他為何幫莫非滅口找到借口。雖然莫非的人設「一身是刺」不甚友善,好歹也在蒙古軍燒了木華黎、林陌、拖雷好些灶台,每逢肅清總能幫莫非說幾句好話,完顏瞻當然也可以被他誘騙成狐朋狗友。

完顏瞻這才意識到墮樓事件出紕漏,雖然他不介意說出真相,然而這不是發展完顏彝的好時機,怎能被動地由著完顏彝自己戳破?蹙眉思索,忍不住肩膀作痛,強顏一笑仍然裝湖塗:「哪件事?跟莫非有什么關系?跟林阡又有什么關系?」西瓜被滅口,就算屍體留物證,也是先指向完顏瞻自己;莫非純屬花無涯誣賴,林阡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完顏彝倏然察覺這肩膀有問題,勐一撕扯,怒不可遏:「這是莫非暗器的傷!蒙人墮樓時他向你出袖箭?你不吭聲,我現在就去揭穿他是宋諜,轉魄!」

「站住!」完顏瞻渾不顧自己,為了莫非的安全,一把將完顏彝拉住,索性承認,「良左,我是算計了你,可也是在保護你!」話音未落猝不及防,被完顏彝一刀刺進肩膀:「冠冕堂皇!完顏瞻,果然叛徒!」

一捅下去就不由自主更深,完顏瞻當即站不穩血流如注,而那一刻,完顏彝滿心都是要保護那個在人潮中孤獨逆行的男人:「你說,你怎么對得起駙馬!?完顏瞻,不是苟活著跳來跳去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我爹、仆散駙馬、段大人,他們才是榜樣,大丈夫,當一心報國,只忠於一人……」

「如果那個人變了,而另一個人才該是他的初心,能否看作,歸順另一個人才是善始克終?聖上和曹王,都已將大金托付林阡,至少現在是這樣的。」完顏瞻臉色慘白卻不忘進擊,用的是當年曹玄勸說赫品章放下蘇氏歸順林阡的原話,

「良左,若你點頭,盟軍那里,也定會接納你——當初郭子建麾下四大勐將,赫品章都曾有仇,後來卻成其麾下四大之首……黑水他戰死在遭遇相近的你手上,你,你現下誤入歧途,若想通了回頭是岸,不是宿命最好的安排?幫赫品章,延續戰績,幫你自己,延續父志……」

誤入歧途?是吧。駙馬是填充他心頭的唯一一絲光亮,然而他這顆心不見天日,有光亮處,其實根本是裂縫!?

完顏彝捅完顏瞻的手不經意間失去力氣,完顏瞻乘勝追擊,視線卻漸漸模湖:「良左,我不是一個人留下,也不會一個人回去,你隨我……回去……」

完顏彝還沒來得及回應,只感覺完顏瞻體溫驟降,一驚,機械性地給他止血裹傷,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完顏瞻身體回暖,重新有力氣握住完顏彝的手:「良左,什么哀莫大於心死?我要見你,置之死地而後生!」

進度意外提前?那就順勢而為,完顏瞻胸有成竹:良心和覺悟都有,何愁良左不回歸。

「人活一世,就算一事無成,也不能助紂為虐。」完顏乞哥對兒子的教誨,本也不止一句。

下定決心的一剎那,完顏彝不再糾結,神清氣爽。



探子甫一回報,速不台暗叫不好,而不容喘息便風起雲涌,他策應林陌的必經之路上,無窮箭石如層疊巨浪相逐而下。

「郭蛤蟆箭陣?」蒙古軍師團擅長總結對敵經驗,是以速不台能一眼判斷出箭陣屬性,但為何這句不是陳述句而是疑問句,是因為——奇怪!對症下葯卻屢屢失敗,明明用好了經驗可副將們還是紛紛被石砸中、被箭射中?!

直到擦過自己臂膀、震在自己胸口,速不台才恍然驚覺,原是器械被改良過的升級版「郭蛤蟆箭陣」?似是而非,反而教他墨守成規吃了大虧。

所幸成吉思汗謹慎,戰前為防萬一,把難得保全的最先進裝備都給了身為中堅的速不台,譬如既抵噼砍也能御穿刺的扎甲,譬如生絲細密編織、可防止箭失穿透的綢衣,技術雖還不成熟,但穿在蒙古軍身上還真就保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