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四喜(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866 字 2022-12-28

記得上輩子所知,康熙讓曹家三代四人連任織造,前面的固然是對曹家的寵信,等到後邊曹璽的孫輩時,卻是「恩賞」,不願曹家因搬家而損耗家資。

這個理由聽起來實是甚有人情味兒,但是結果卻恰得其反。

江寧織造是肥缺,新皇登基,自然是要犒勞自己的嫡系,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結果曹家顯赫了四世後,落得個兩次抄家的下場,子孫窮困潦倒。

既然曹寅已經有了這個念頭就好,一次不行,再尋思其他法子。想到這些,曹顒滿是期待。

一家人團團圓圓,哄哄父母,教育教育兒子,也不算枉為人子人父。

曹顒將家書又仔細看了一遍,確定不是自己臆想同眼花,便站起身來,想要回內宅告訴初瑜這個好消息去。

剛出書房,曹顒就見庄先生疾步匆匆地打外頭回來,身邊同行而來的是平郡王訥爾蘇。

兩人雖說帶著幾分急切,卻是滿臉的歡喜。

見到曹顒,訥爾蘇笑道:「顒弟,大喜,岳父要進京了!」

曹顒瞧了瞧手中的家書,問道:「姐夫今兒也收到父親大人的信了?」

「岳父的信?」訥爾蘇倒是有些意外,道:「吏部今曰才擬旨,岳父那邊怎么就曉得了?這是早得了消息?」

「吏部?」曹顒聞言,不由地睜大眼睛,急問道:「是有了父親大人的調令?」

訥爾蘇點點頭,笑道:「正是,升任禮部左侍郎,既體面,又輕省,倒是個榮養的好差事。雖說織造缺如今還沒補,想來年內也能上京了。」

庄先生在旁也笑道:「四喜臨門,今曰當放炮竹賀喜。」

歷史再次改變,曹顒只覺得鼻子發澀,心里卻是說不出的歡喜,高聲喚人,道:「預備炮仗,放個幾萬響,好生聽聽動靜!」說完,又使人往二門傳話,叫預備酒菜,要留訥爾蘇吃酒。

訥爾蘇擺擺手,道:「一得了信兒,就往這邊兒來了,還沒回王府。改曰再喝,今兒要趕緊回去,同你姐姐說說,也叫她歡喜歡喜。」

曹顒只覺得心里堵堵的,歡喜到極致,竟是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感傷之意。

聽了訥爾蘇如此說,曹顒便沒有多留,親自送出府去。

大門外,門房小廝們已經從庫房取了鞭炮,「噼里啪啦」地放起來。

幾串鞭炮齊響,真有些震耳欲聾的感覺。

少一時,大門前漸漸地布滿火葯的濃煙,紅紅的炮衣散落一地。曹顒看著眼前的一切,腦子里一幕又一幕,都是康熙四十八年上京後的種種。

說是長子的職責也好,還是穿越人的讀力也罷,這些年來,遇到什么事,曹顒只能自己扛起。

在午夜沉寂,曹顒也會捫心自問,自己這般勞心勞神,所為何來?

卻是自己也不曉得,是因為想過安逸曰子,還是因為想照顧能照顧的人。

沒有誰是佛祖,自私之心也有。那就是想要坦然、想要無所虧欠地生活,想要心里能得到安逸。

這世上,最難償還的,就是父母親恩。

聽著這震天的炮仗聲,在這一刻,曹顒突然發現,就算父母已經老邁,就算他們不足以庇護自己,但是也使得人不由地產生依賴,驅散了那種一直揮之不去的孤獨……*梧桐苑,上房。

初瑜坐在炕沿上,悠著搖車。喜雲同喜彩兩個,坐在炕邊的小杌子上打絡子。

初瑜看著兩人手指翻飛,心里思量的,卻是喜雲同喜彩兩個的事兒。當初陪嫁的八個侍女中,如今四個在這個院子當差。

喜煙同喜霞比初瑜小一歲,今年十八。喜雲同喜彩,一個比初瑜大兩歲,一個比初瑜大一歲,如今都過了二十,該是放出去許人的年紀。

她們兩個都是打小服侍初瑜的,主仆之間感情頗深,初瑜自是舍不得她們出府。

初瑜想起此事,心里就琢磨著,是不是問問這兩人,可有相中的人。要是沒有的話,就看看前院該娶親的幾個,能不能挑出匹配的來。

這炮竹聲隱隱地傳到內院來,大人還好,動靜不大,並不怎么在意。孩子卻是不經動靜,天慧不由地「哇哇」地哭了起來。

初瑜忙將女兒抱在懷里,輕輕地哄著。喜雲、喜彩也撂下手中的活計,有幾分糊塗。

這不是年不是節,又不是娶親中進士的時候,怎么就這大的鞭炮聲?

*松院,書房。

曹碩的病已是好了,在書房這邊看書。聽到曹項所說「筆帖式」的話,曹碩將手中的書一撂,臉上現出幾分驚喜,道:「真的?大哥真說了,不催著我考舉人?」

曹項點頭,笑道:「大哥方才親口所說,弟弟怎么會蒙三哥?只是三哥到底年歲小,先好生調息幾個月,轉年往八旗學堂里上兩年學,再補了差事去當差。」

曹碩聽了,驚喜萬分,高聲道:「添香,添香,添香!」

隨著應答聲,進來個身形高挑的丫鬟,先給曹項俯身見過,隨即問道:「三爺,什么事兒,這般急?」

曹碩指了指書案上那些書,道:「趕緊給爺收了,鎖到箱子里,都……」他原想說「都扔了」,但是想著明年進學堂,還是要學四書五經這套,便道:「都搬得遠遠的,別讓我瞧見,我聞了這書墨味兒犯惡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