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慈悲(下)(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892 字 2022-12-28

就算她熬成了老嬤嬤,格格還是她的主子……*次曰,曹顒換了新制的官服,只覺得神清氣爽、遍體通泰。

初瑜則不如曹顒自在,換了件高領的旗裝,將脖頸遮得嚴嚴實實的。

待曹顒梳洗完畢,喜雲已經帶著人擺早飯。曹顒沒有立時上炕,而是抱著女兒,使勁地稀罕了兩口。

看著女兒肉呼呼的臉蛋,曹顒道:「實對不住我的寶貝閨女,昨兒竟將你給忘了,也沒想著過去瞧瞧你,惱了沒有?」

到底沒有經過十月懷胎的苦,這「熱血沸騰」之下,曹顒就忙乎孩子她娘了。

直到今兒,奶子將天慧抱過來,曹顒才想起天慧來。

天慧七、八月個大,哪里聽得懂話?她只是伸出小胳膊,沖著聲音,隨意劃落著。

曹顒見閨女的小手送到自己嘴邊了,伸手抓住,擱在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

那粉嫩粉嫩的閨女,怎么舍得用力氣?天慧怕是覺得癢癢了,「咯咯」直笑。

這孩子的笑聲,不禁使得這屋子添了無盡生氣,也使得人心里滿當當。

曹顒看著女兒的笑臉,心里說不出是歡喜,還是酸楚。

他摸了摸女兒的頭發,低聲道:「好閨女,往後就這樣,要多笑才好,一定要樂樂呵呵的……」

待用罷早飯,去蘭院請安後,曹顒同曹寅一道出府往衙門去。

到了西單牌樓,父子兩個別過,曹顒往太仆寺去;曹寅則繼續騎馬往東,到東單附近的禮部衙門。

因為時辰不早了,衙門里的上下官員到了大半數,見了曹顒,都紛紛見禮。

幾位主官里,卻只有唐執玉到了。王景曾隨扈去了,伊都立慣會踩點到的,要是提前來了,才算稀奇。

少一時,唐執玉便抱著高高地半疊公文,送到曹顒案前。

這是最近二十來天太仆寺衙門所有卷宗,雖說之前由王景曾這漢尚書代理,到底最後拿主意的還需曹顒。

說句實在話,同騎馬往來奔波比起來,這案牘的差事對曹顒來說,卻是輕松多了。

換做其他人的話,自然是精神綳得緊緊的,得練出點火眼金睛的能耐來,省得被下面官員的文字游戲弄含糊了,背了什么要不得的干系。

換了曹顒,卻沒有那么吃力。

且不說他身份貴重,下邊的人不敢輕易給他使絆子;就算是使了,也未必管用。

從前年萬聖節後留京,曹顒在太仆寺衙門已經將近兩年。對於這邊各個署與牧場,他雖不能說是了如指掌,也曉得個七七八八。

加上他年歲不大,出仕年頭卻不短了。在傾軋慘烈地戶部歷練過,也算是有幾分見識的人。

這太仆寺衙門,雖不能說鐵板一塊兒,盡在曹顒掌握中,但是誰想要鬧點什么幺蛾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總而言之,曹顒待得還算舒心。

看了幾份卷宗,就見伊都立滿面春風地走了進來,曹顒站起身來。

兩人彼此見過,曹顒又拱手道:「聽說大人喜得千金,卻是要道聲恭喜了。」

「哈哈,洗三沒趕上,這滿月禮大人可得省不下的!」伊都立神采飛揚,可見是真心歡喜。

旗人家,與漢人家不同,雖說也重子嗣,但對閨女也很是看重。

有的人家,還專門指望閨女選秀時指門好親,全家跟著飛黃騰達。

伊都立是權宦世家,當然不會是盼著添個閨女來光耀門楣。

怨不得他樂得合不攏嘴,他也是三十多歲的人,名下有嫡出的三個兒子,女兒之前只有白氏帶進門的繼女筠兒,親生的閨女這還是頭一個。

「大人是沒看瞧見,那小手,那小腳丫……」提到閨女,伊都立不禁有些眉飛色舞,不過隨即想著衙門里,還不到午休的功夫,說這些不合適,便住了口,道:「中午請大人到豐益泰吃鍋子,不待不去的……」

*家里添了女孩,兆佳氏暗暗松了口氣。

女孩兒是嬌客,不過是多預備份嫁妝罷了;要是添了庶子,往後再淘氣起來,平白分去一份家財不說,還不叫人省心。

白氏產後未愈,伊都立雖說不留宿那邊,但也是見天地守著,疼閨女疼得不行。這剛落地沒幾天,就使人預備各種布偶玩意兒。

就是當年添了頭生子,也不見他這般歡喜。兆佳氏的心里,如何能不泛酸?

但是她曉得丈夫的脾氣,是個順毛驢。

之所以這般迷戀白氏,還不因白氏是南邊人的姓子,同北方女子的剛姓不同,整個人看著像面團似的。

兆佳氏不管心下如何惱,面上都是不顯,待白氏那邊越發禮遇。

因這個,還得了伊都立好幾聲誇,她嘴上說著不敢當,心里卻是什么滋味兒都全了。

她的陪房張平家的暗自不忿,私下里無人時,問道:「奶奶,就一直縱著不成?西廂,不是還有杜鵑么?雖說顏色不比白氏,到底年輕,又是爺親自帶回來的。」

兆佳氏搖搖頭,道:「杜鵑不過是個黃毛丫頭,哪里能同那位比?爺不過兩天新鮮罷了,怎么會擱在心上。」

張平家的猶豫了一下,問道:「奶奶,既是爺疼姑娘,那……」

兆佳氏手中正拿著一支絨花,聽了張平家的話,嘴角添了抹笑意,道:「不急,不急,左右姑娘還小,離記事兒還早,到底是她親生的,讓她侍候兩天也好。這疼夠了,疼到骨子里,才會想到骨子里……」說到最後,已是低不可聞。

張平家的沒有聽清最後一句,還猶自奉承道:「可不是那狐狸精的福氣,還是奶奶心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