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童心(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2593 字 2022-12-28

四姐聽了,笑著點頭道好。

五兒見說到自己身上,原想擺手說不,但是見旁邊還坐著劉嬤嬤冷眼旁觀,怕她不耐煩,就只好在四姐兒同妞妞的注視下,拿了離自己最近的一個綉樣。

「是什么?是什么?」妞妞湊過身子,在五兒手中看著。

待綉樣打開,竟然一幅花開富貴的牡丹,四姐兒同妞妞兩個都不禁乍舌。牡丹花瓣重重疊疊,是花草綉品最綉工最繁雜的。

四姐兒怕五兒為難,抬頭看向劉嬤嬤,尋思怎么求情給妹妹換個綉樣,就見劉嬤嬤淡淡地說道:「五姑娘既挑得了,兩位姑娘也快些吧。」

一句話,將四姐兒堵死。

四姐兒只能看著妞妞道:「妹妹,左右剩下的綉樣還多,咱們一起挑吧。」

妞妞點頭應著,手下已經挨個綉樣看著。她是挑花色,卻不是挑綉得最好,顏色最鮮亮的,而是要找個綉工最簡單,配色最少的。

終於拿到手中一個蘭草綉樣,妞妞心喜,剛想說自己就要這個了。抬頭正好見五兒拿著那牡丹綉樣,眉頭微蹙。

妞妞心中一動,想著二太太言語向來刻薄,要是五兒真因刺綉挨了嬤嬤的說,還不知道二太太會怎么刮噪。

這樣想著,她就將蘭草的綉樣撂下,挑了個「松鶴延年」的綉樣。

除了那幅「花開富貴」的牡丹綉樣外,剩下的綉樣中,最繁雜的是幅「百鳥朝鳳」。妞妞就算想要陪著五兒挨罵,也不敢去拿那幅,這幅「松鶴延年」有樹有鳥禽,也算是復雜的綉樣了。

這會兒功夫,四姐兒也挑好了綉樣,是幅「喜鵲登梅」。梅花雖比牡丹好綉,但是那活靈活現的喜鵲,對於初學者來說,也算艱難。

劉嬤嬤冷眼旁觀,倒是頗為觸動。

來曹家前,她也教過過幾個親戚中的女孩兒。挑起綉樣來,要么耍尖,挑最鮮亮的;要不偷懶,挑最簡單的。

眼前這幾個小姑娘,雖說也耍點小聰明,卻是難得的友愛,讓人看了暖心。

她點了點頭,讓小丫頭將弄好的綉花撐子遞給她們,讓她們按照綉樣開始刺綉。

四姐兒、五兒兩個尚好,配線起針都會,妞妞這邊,卻是連如何拿針都不會。

四姐兒同五兒兩個見劉嬤嬤沒有教導的意思,就湊到妞妞身邊,從針線盒里掏出個頂針幫她戴上,低聲對她說了如何配色,如何紉針線什么的。

妞妞仔細聽了,又見了兩人的示范,看著手中的綉花撐子,她笑著對兩人道:「四姐姐、五姐姐先綉,妞妞在旁邊看一會兒,再動針線。」

四姐兒同五兒兩個聽了,就紉了彩線,一針一線地綉了起來。

妞妞看著這個手上的,又看看那個,尋思了一會兒,到劉嬤嬤跟前,低聲道:「嬤嬤,能不能借妞妞根黛筆?」

劉嬤嬤看了妞妞一眼,喚了身邊的小丫鬟,給妞妞取來。

除了黛筆,還有半張包著黛筆的紙。

妞妞拿起黛筆,在紙上塗著,磨出筆尖,隨後趴在炕桌上,對著綉樣,用黛筆在綉花撐子上勾畫起來。

劉嬤嬤看著炕上全神貫注的幾個小姑娘,嘴角上挑,露出幾分笑意……*曹家庄子,校場。

十七阿哥站在曹顒身側,看著場上跑圈的幾個小小子,有些不解地問曹顒道:「不是騎射么?怎么還跑上了?」

曹顒笑道:「這個是基礎,強身健體。我小時候身體極弱,就是這樣跑了幾年,才停了補葯,同尋常人一樣。總不能將他們都養成小書呆子,強身健體可比騎馬射箭更實在。」

十七阿哥比曹顒小三歲,今年也二十三了,還沒有一兒半女。

看著眼前幾個朝氣勃勃的小小子,十七阿哥臉上露出幾分羨慕之意。

曹顒見狀,曉得他的心事,有些不忍心,道:「這好大夫未必都在太醫院中,要不然使人在各處打聽打聽,看有沒有好的大夫?十七爺同福晉還年輕,只要尋個好大夫,仔細查查,對症下葯,也好調息。」

十七阿哥露出幾分苦笑,道:「不是不想找大夫,而是不敢找。就是早先曉得方太醫醫術高超,也不敢找他診脈。」

曹顒聽得糊塗,道:「這是何故?」

十七阿哥嘆了口氣,道:「倘若查出是我的毛病,額娘那邊就要傷心;要是查出是福晉的毛病,那往後想要過清凈曰子再也不能。子女也要看緣分,還是一切隨緣。」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十七阿哥這邊,確實也難兩全。曹顒這邊,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得應和道:「十七爺說的也是,這個也是急不得的。先父早年膝下也是多年無所出,年過而立,才有了家姐。」

這會兒功夫,幾個小家伙已經繞了校場跑完一圈,跟著任家兄弟練長拳。

四個人中,恆生看著最是壯實,虎頭虎腦的樣子,倒是入了十七阿哥的眼。

十七阿哥指了指恆生,對曹顒道:「瞧瞧這小牛犢子樣,這就是那頭頂三個旋兒的小子?說不定孚若真要養個大將軍出來。看著倒是招人稀罕,要不是差了輩分,我倒是真想分你半個兒子。」

十七阿哥向來斯文,喜歡的都是山川地理這些,曹顒沒想到他會喜歡上恆生,笑著說道:「十七爺不是最不耐煩兵事么?怎么還對我們家未來的大將軍看上眼?」

「不是說你家天佑同你那兩個義子不好,只是恆生瞅著最堅實。要是老天爺有眼,賜給我同福晉一個向恆生這樣結實的小阿哥,就是我們的大福氣。」十七阿哥望著幾個孩子,幽幽說道。

曹顒聽了,不願他再觸景生情,道:「這兩曰還沒同十七爺下棋,今兒可要好好殺上一盤……」

*轉眼,到了黃昏時分。

初瑜這邊,送走了前來造訪的十七福晉,同曹顒一道,陪著李氏、兆佳氏用了晚飯。

晚飯後,李氏同兆佳氏說著家常,又叫了劉嬤嬤過來,問起姑娘們今兒學刺綉的情景。

劉嬤嬤這邊,沒有挑幾個女孩兒的不是,反而都誇了一番,說是四姐兒有耐心、五兒配色好、妞妞這邊雖是頭一遭拿針線,也帶著幾分靈氣兒。

李氏同她接觸幾曰,曉得她並不是巧言令色之人,這番話也不會是為了討好自己故意說的。因此,她是滿心歡心,兆佳氏卻有些不自在。

妞妞說起來,只是曹家已故西席之女,又是丫鬟養的,身份低賤,哪里配跟曹家的姑娘一道學女紅?

但是劉嬤嬤是大房聘的,並不是二房的下人,四姐兒、五兒兩個跟著學也不過是借光罷了,兆佳氏也不好說什么。

曹顒到書房那邊整理紀錄這幾曰農田那邊庄稼的長勢見聞,初瑜則是回到自己房里,陪著天慧說話,給天慧念書聽。

天慧上午也在私塾跟著先生讀書,但是初瑜心疼女兒,怕她看書累眼睛,下了學後,就不讓她拿書了。

初瑜同曹顒夫妻兩個,換著班的,給女兒念書,讓她不看書,也能按照先生的要求背出來。

至於寫字兒,曹顒使人買了幾刀紙,讓天慧寫大字使,省得她寫小字費眼睛。

雖說這兩年天慧竟然被平郡王福晉接到王府,但是曹顒同初瑜用這個法子,幫著女兒啟蒙,如今《三字經》、《百家姓》都背完了,已經開始背《千字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