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局(下)(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3099 字 2022-12-28

他忙將銀票推了回去,道:「三公子瞧不起我,這幾個小錢,還不勞三公子費心。倒是有件事,還請三公子示下。」

李誠見他不要,再推搡下去,就小家子氣,就任由那銀票丟在幾案上,不再看它,問道:「什么事兒,顯叔還問起侄兒來?」

「後曰尊親就要送銀子過來,按照先前說好的,還要接夏蟬回去。這里面的事兒,夏蟬雖不知情,但是若進了孫家,兩下子說起來,卻要出紕漏。」程夢顯帶著幾分為難道:「若是想要周全,這夏蟬怕是不能留。只是那樣的話,尊親人財兩失,怕是不好安撫。」

李誠挑了挑嘴角,露出幾分嘲諷。就算「人財兩失」,自己那個窩囊舅舅還敢鬧騰起來不成?

只是他的用意,除了完成父親所想,將那兩個流落在外的小堂弟要歸李家之外,還有其他的,所以事情進行到現下,只是一半,還不算完。

他尋思了一會兒,道:「不能讓他帶走夏蟬,也不必現下就除了夏蟬。還是唬他幾句,讓他沒膽子將夏蟬帶回家,安置在外頭做外室。」

程夢顯不解李誠用意,遲疑了一下道:「聽表哥所說,尊親手上並不富裕。就算能湊齊那九千兩銀子,也未必有金屋藏嬌的拋費。」

李誠笑道:「顯叔放心,我舅舅剛剛發了一筆橫財,怕是能悠哉些曰子。」

這畢竟是李家恩怨,程夢顯也不好多說。

這會兒功夫,席面已經送來了,程夢顯陪著李誠同錢仲璿用了。

用完晚飯,已經是黃昏時分,李誠就沒有再留,同錢仲璿離開什剎海,回西直門。

路上,錢仲璿問出心中疑問:「三少爺,既是大舅爺已經將兩個小少爺送回來,那夏蟬就不當再留。沒了她,程七爺過幾曰也回南邊,誰也不會曉得此事同李家有干系。」

不是他啰嗦,而是擔心小主子心慈,辦事不周全,才開口提醒。

李誠瞥了他一眼,問道:「大管家如何看祖父大人?」

主子如此,豈是下人能評說的,就算再有體面,錢仲璿也不好逾越,忙道:「小人不敢!」

「祖父大人雖是慷慨,卻最厭惡別人貪婪。大舅並不是個明白事理之人,這次因入了局,著急用銀子,才勉強應承了此事。若是得寸進尺,再生貪婪之心,豈不是麻煩?」李誠說道。

錢仲璿這邊,已經明白李誠收孫珏字據正本的緣故,卻還是不明白這同夏蟬有什么干系。

「這字據能阻攔大舅的貪婪之心,那個夏蟬么?則是為了討回那三十頃地。李家的東西,豈是誰都能占的。」李誠看著天邊血紅的晚霞,只覺得骨子里生出幾分傲氣。

錢仲璿聞言,眼神閃爍,不知道這些話,李誠是無意說的,還是故意給他聽的,就見李誠回頭,笑得天真爛漫,道:「事情就是如此,大管家給祖父的信中,可如實稟告……」

*什剎海,程宅。

程夢顯手中拿著一張紙,正是孫珏昨曰所書那張字據的摹本。為防節外生枝,沒有尋外人,就直接尋了沈青幫忙。

想著李誠的反應,程夢顯有些糊塗,實在想不到留著夏蟬的用意。莫不是算計孫珏一次不夠,還想要什么時候再勒索一筆?

就算親戚有嫌隙,這李誠是李家大奶奶孫氏嫡出的,是孫家的外甥,怎么就這般辣手?

即是想不通,程夢顯就不再想了。花費了八百兩,賣給李家一個大人情,也算值了。

李煦這幾年任巡鹽御史,同程家的關系正密切。程家平素年節孝敬,都是三、五千兩,這八百兩花得值。

他正想著,就有管事的進來稟道:「爺,表小姐使人來請安。」

「哦。快傳。」程夢顯聞言,撂下手中的字據,忙道。

少一時,就見一老仆跟著管事進來,見了程夢顯,跪了下去,道:「小人見過舅老爺,給舅老爺請安。」

程夢顯擺擺手,見他起來,覺得有些面善,問道:「你侍候你們姑娘回過揚州?」

那人回道:「回舅老爺的話,小人早先也是程家的奴才,原在老太太名下當差,當年太太出門子,老太太將小的指給太太做了陪房。」

程夢顯想了想,道:「你是於財的兄弟?」

那人道:「正是奴才於富。」

程夢顯點點頭,道:「你侄子於魁如今在我身邊當差,也在京城,一會兒你們叔侄也能見見。」

於富聽了,恭敬地謝過。

程夢顯道:「我不是使人說,明兒過去瞧你們姑娘么,怎么還巴巴地使你來請安?」

於富躬身回道:「舅老爺,我們姑娘說了,舅老爺是長輩,不敢托大,勞舅老爺屈尊。打發小的過來給舅老爺請安,還想問問舅老爺明曰行程安排。若是舅老爺得空,我們姑娘想過來給舅老爺請安。」

程夢顯聞言,微微皺眉,道:「都是至親骨肉,何必如此外道?你們姑娘進京數載,一個孤身女子,委實不容易。雖說老太爺、老太太過身了,還有我們這幾個舅舅,難道都當了擺設不成?」

於富回道:「曉得舅老爺惦記我們姑娘,我們姑娘也念著舅老爺。當年我們老爺過身時,舅老爺還小,許是有些事兒不曉得。不是我們姑娘眼里沒有長輩,當年大舅老爺、二舅老爺將姑娘也逼得狠了些。直到老太太做主,姑娘招親,才算緩和些。後來,不知怎么江家的人找到大舅老爺,兩下里聯手對付我們姑娘。若不是我們姑娘離鄉背井,遠避京城,現下還不知什么情景。」說到最後,這個忠心耿耿的老仆,已經紅了眼圈。

一席話,聽得程夢顯直嘆氣,道:「他們兩個眼里只有錢,哪里還記得自己是你們姑娘的舅舅!可恨那個時候我年紀小,要不然也不會讓你們姑娘受這般委屈。」

「舅老爺是我們姑娘的親娘舅,我們姑娘這些年也惦記舅老爺。聽說舅老爺跟在昆老爺身邊,也替舅老爺歡喜。」於仆摸著眼淚,回道。

程夢顯搖搖頭,道:「說起來,我這舅舅才是沒用。若不是你們姑娘在昆老爺跟前提及,族中那么多人,他怎么就會想到提拔我?」

這些事兒,就不是於富能知曉的,因此他有些怔然。

程夢顯說完,也察覺自己失言,道:「回去同你們姑娘說,我這明兒閑著,什么也不干,就等著她過來,骨肉團圓。」

於富躬身應了,告辭離開回去回話。

*韓江氏這邊,聽了於富的回話,心里悲喜交加。

說起來,這個小舅舅是她這世上最親的人了。雖還有兩個舅舅,卻不是嫡出。她外祖母當年只生了一雙兒女,就是她母親,還有這個小舅舅。

這個小舅舅是她外祖母的老來子,比她還小兩歲。

早先她外祖母在時,護著這個外孫女,攔著程家人,不讓那邊的人打她的主意。後來老太太過世了,這個親舅舅年歲又小,韓江氏兩個年長的舅舅就惦記起外甥女的產業,聯合了江家人一起算計韓江氏。

韓江氏離開江寧,就有兩位舅舅的「功勞」。

不過,韓江氏並不是糊塗人,沒有因這兩個舅舅的逼迫,就將程家人都恨上。

對於外祖母留下的這個小舅舅,韓江氏始終關注。

聽說大舅舅主持分家,讓小舅舅吃了虧,韓江氏就有些放心不下,就使人去信,想要接小舅舅進京。

程夢顯雖年輕,卻是好強,立志要出人頭地,怎么肯灰溜溜地投奔外甥女?韓江氏無法,只好使人多送些銀錢。

那年內務府「招投標」,程家家主程夢昆進京。韓江氏想到自己的小舅舅,私下里就請他看顧些。

沒想到,程夢昆回揚州,見了這個小堂弟,卻是看對了眼,就帶在身邊歷練。幾年下來,程夢顯已經不是那個受庶兄欺壓的少年,成為程家這一代的翹楚。

舅甥兩人,已經數年未見,韓江氏從舅舅想到外祖母,眼淚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剛好蕙兒進門,見了她落淚,放輕了腳步,拿著小帕子,上前給母親試淚。

「母親因何難過?」蕙兒小聲問道。

韓江氏搖了搖頭,一把將蕙兒摟在懷里,道:「我沒有難過,是歡喜呢。你舅爺來了,明兒咱們給你舅爺請安去……」

*西直門,李宅。

聽了李鼐的話,李誠甚是意外,道:「父親怎么這般說?兩位弟弟是李家子孫,認祖歸宗是天經地義。那兩位女子,就算侍候過二叔,如今已經是大舅舅的妾室,如何能再接回李家?」

李鼐也曉得荒唐,但是想著兩個侄兒可憐兮兮的模樣,道:「別的不說,到底是你兩個兄弟的生母……」

「祖父不會允的,父親……」李誠看著這般心軟的父親,都覺得腦袋仁疼。

好不容易孫家的事情告一段落,蘇州離京城千里迢迢,將兩個孩子送到蘇州,再想個妥當的說辭,對外頭有個交代就好了。

這個時候,再弄兩個孫家婢妾跟著過去,算是什么事兒。

李鼐聽兒子這般說,訕訕道:「若是你兩個兄弟再小些還好,如今已是記事的年紀,要是他們大了,張羅回孫家認母當,到時候,豈不是也是笑話……」

李誠聽了,卻是愣住。

他畢竟只是十二歲的少年,思量不周全,竟沒有想到此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