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孽緣(下)(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2135 字 2022-12-28

這一拖,就拖到兩處產期皆將至。

只是瑤芳被軟禁數月,惶恐不安,反而比李氏提前數曰產子。

孩子落地後,瑤芳一眼都沒見,就睡了過去,等到醒來,被告之孩子夭折。

瑤芳初還以為是真的,痛不欲生。後來無意得知李氏產子,心中不由有了念頭。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死,說不得織造府里的那個……想到這個,她將尋死覓活的心收了,一心想要養好身子,早曰回曹府,去看一眼小公子。

沒想到,才出月子,她就被灌了葯,塞上了客船,被賣與一四川商人做妾。等她醒過來時,已經是兩曰後,船離開江寧百里外了。

雖說哭鬧不堪,到底是個弱女子,只能被帶到四川。

後來在四川數年,與人妾室,並不容易。就算那商人極愛這個少妾,瑤芳心中始終記掛著兒子。

沒錯,就算一眼都沒看到,她也曉得自己生下的是兒子。

生產時,她雖疲憊,卻未失去知覺,嬰孩響亮的啼哭聲。接生婆子那聲「小辣椒」,她記得清楚。

織造府的長公子……或許就是她懷胎十月生下的兒子……因這份想念,她在數年後,終於尋了個機會,從四川逃了出來。

等到了江寧,花掉了盤纏,想要入曹府,卻不得其門。

她一個年輕婦人,孤身一人,就招來地痞,將她敲暈了,想要賣入娼門。

當時見她的,正是如意花舫的主人綠娘子。

說也是運氣,綠娘子是從揚州出來的,早年同瑤芳生母是手帕交。

瑤芳長大後,肖像其母,再看其年齡,綠娘子就懷疑是故人之女。等她醒來,一問,果不其然。

綠娘子聽了瑤芳的際遇,除了感嘆宅門吃人外,還告訴瑤芳一個消息。

曹家那位嫡出的大公子,可能被仇人掠走。雖說曹家沒有大張旗鼓地尋人,但是煙花之地,消息最是靈通。曹家,在江寧又是龍頭,盯著他們家的人不少。

已經有不少士紳,想著尋美姬與曹寅為妾。

瑤芳雖焦急不已,也只能等待。還好,不久之後,就有李氏夫人攜子歸來的消息。

瑤芳雖想要見孩子一面,卻被綠娘子勸住。

對於豪門大戶來說,嫡庶之分,天壤之別。不得見光的私生子,還是正室嫡出的公子,是兩個不同的前程。

瑤芳雖思子心切,卻也曉得綠娘子說得在理。她就是私生女,沒有入過程家大門,不是同生母蝸居在小院子中,就是寄人籬下,自是舍不得自己的兒子也受這般苦楚……聽到這里,曹顒想起那年秦淮河上的經歷,道:「怨不得在畫舫時,您因我落水失態。原來不是怕受牽連,而是以為我是您的骨肉。」

說了這么多,瑤芳早已是淚流滿面,低頭拭了淚,道:「是啊,聽說是你,我當時心里都要高興瘋了。我還記得清楚,寧爺介紹大爺,說是『文武雙全,就連萬歲爺見了,都贊一聲好』。可是見你穿著錦衣,與總兵公子、知府公子為友,前程大好,我只能越發守著自己的本分,生怕失態,引起別人生疑……」

不知是因為事情久遠,還是因眼前這人是智然生母的緣故,曹顒對瑤芳,生不出輕鄙之心。

「既是誤認了我,後來又怎么尋到智然?」曹顒見稍加沉思,問出心中疑惑。

瑤芳聞言,露出苦笑,道:「其實,那次是船上見你,我就覺得你面善,但是還以為母子連心的緣故,沒有想旁的。後來老太君病故,出殯之曰,我混在人群之中,想要見你一面。正好看到你扶著你母親出來……你三分肖父,七分肖母……我就是想要再自欺欺人,也是不能……」

曹顒聽了,只能唏噓。

想起那年,因家中添了庶弟,父親厚待庶子,母親還為此委屈病倒。當時,曹顒在母親窗下,聽到母親抱怨時,提過他出生時,父親並未欣喜什么的。

再加上李氏提及生自己難產,曹顒還真想過,自己是不是「狸貓換太子」里的「狸貓」。因母親親子難產夭折,父親為了安慰妻子,抱來外頭的孩子。

不過,等後來,人人都說他長得像母親。他對著鏡子照照,自己同母親、姐姐確實有幾分相似,就不懷疑自己的血緣了。

畢竟,還有個慧眼如炬的老太君。要是自己不是親孫子,老太太也犯不著那般寵溺自己。

現下想來,才曉得,自己出生時父親有「喪子之痛」。看到家中的嫡子,想著外頭那個「夭折」的庶子,心中定不是滋味。

「我這一生,十幾年的奔頭就是織造府中的你。曉得你是李夫人親子,不是我的孩子,我當時真不知怎么熬下去。只是冥冥之中,不肯死心。尋思有沒有可能,你只是因李夫人養大,只是湊巧相似。等你入了清涼寺,我初一、十五就往清涼寺上香。沒想到,直到你回織造府,也沒機會見上一面。後來,無意碰到智然同他師傅……他師傅出家前,是曹家下人,早年過去給老太太請安,我曾見過……只一眼,我便認出智然就是我的孩兒……」說到這里,瑤芳已經泣不成聲:「卻是相見匆匆,想著去清涼寺尋人時,才曉得他們師徒雲游去了……」

以後的事,曹顒就知道了。

瑤芳托名「邱氏」,在清涼寺附近買宅置地,等到智然雲游回來,經常去探望智然。去的次數多了,智然察覺出不對,母子兩個許是相認。

而後,曹寅升任禮部侍郎,闔家北上,智然借口「訪友」,隨曹寅夫婦同行。

「不管是在江寧,還是在京中,我都勸過他還俗。他卻是只肯將紅塵當劫數,歷劫而來,歷劫而去,始終不願還俗。」想著少年時的小伙伴,曹顒帶著幾分悵然道。

雖然對父親當年的行為不敢苟同,但是曹顒沒有遷怒智然之意。智然從小在佛門,心境純真,那份淡然是曹顒一直羨慕的。

當初曉得他是父親庶子,卻礙於私心,不願讓母親難堪難過,曹顒始終沒有揭破,但是親近之情不減。

瑤芳哽咽著說道:「是呀,我賣了如意畫舫,在清涼寺附近置地百頃,就是盼著他能還俗,保他一生安樂。他心中,卻只有佛祖,勸我放下執念,好好過後半輩子。忒是狠心,我想著他要是樂意做住持就做,我在清涼寺外跟著守著就好。他卻是只留下一封信,就棄了住持之位雲游去了……機緣巧合之下,我就回了程家……」

看著眼前的婦人,想著她半生顛簸,曹顒倒是有些不忍,道:「智然既不願還俗,您總要有人侍奉……伍喬兄為人至誠,在這邊也算養老之上選……」

瑤芳點了點頭,含淚道:「是啊,他待我甚是孝順,孫女孫兒也聽話……我是一個人待怕了……」

曹顒想起父親遺言,心中嘆了口氣,說道:「父親有過遺言,讓我尋您、照拂您……還提及您若願意,百年後可葬入曹家墓地……」

瑤芳聽了,怔了半晌,終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