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四章 雷霆雨露(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2043 字 2022-12-28

十三阿哥想了想,猜中大概原由;兆佳氏聽了,卻是心下一動,拉著十三阿哥的胳膊,帶著幾分急切道:「爺,曹顒養子可是蒙古小王爺?」

十三阿哥看著她,目光晦暗,道:「福晉也別多想了。十六弟那邊早就預定了,恆生進宮伴讀的曰子,每隔三、五曰,就要被接到阿哥所去……我們有二格格留在京中,已經是莫大的福氣,不可太貪心……」

兆佳氏聞言,身子一顫,長吁了口氣,艱難地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目送丈夫出門。

前院客廳,曹顒坐在椅子上,看著屋子里熟悉的擺設,腦子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三阿哥得封親王,已經賞了新宅子,只是還需要修繕整理,暫時還住在舊宅。

十三阿哥進來時,就見到這樣端坐的曹顒,笑道:「難得,你還能想起爺來……」

按理來說,如今兩人都在戶部,往來更便宜些;可是實際上,到時不如過去親近。

曹顒起身見過,帶著幾分憂心道:「本不當來擾十三爺,只是李家的官司,叫人心慌。可是相隔的又遠,蘇州那邊的情景也不清楚,只好來尋十三爺探尋一二。」

他說的坦盪,十三阿哥略有深意地看了他半晌,道:「你既來尋爺,爺少不得也要囑咐你一句。李家正是風口上,你不要往里湊合。」

曹顒面上訝然,遲疑了下,道:「十三爺,不管怎么說,家母姓著一個『李』字……」

十三阿哥瞥了他一眼,道:「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令堂同李家相不相干,你我心知肚明,如今又提這些,有什么意思?」

曹顒一副受教的模樣聽了,見十三阿哥沒有提李家獲罪詳情的意思,就收了話,尋了個由子,告辭離去。

十三阿哥叫管家送曹顒出門,看著他的背影,面上也帶了幾分凝重。

皇上要換下江南三大織造,用肥缺犒勞從龍功臣之事,十三阿哥早就曉得。

只是沒想到,皇上對孫李兩家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孫家是高高拿起、低低放下;對李家,卻是一副大動干戈的模樣。

李家不在十三阿哥心上,他卻是覺得自己虧欠了曹顒人情的。

不管現在錦上添花的人有多少,真正能讓十三阿哥放在心上的,還是當年落魄時雪中送炭的那些人。

只有經歷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才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大家現在奉承的,不是他十三阿哥,而是他身後的權勢,他雖然應付著,卻是心里明明白白。

京城權貴,沒有幾個會將李家當回事兒,但是李煦的事情鬧大發了,曹顒就要被大家看笑話。

因這個緣故,早在皇上擬旨要處理李煦前,十三阿哥就已經在御前婉轉為李家說了好話。話中自然不會牽扯到曹顒,而是提及先皇,畢竟李煦是先皇優容的老臣,若是能網開一面還是網開一面的好。

可是,雍正拿出兩個冊子,讓十三阿哥看了。

一個冊子上面列著李家近二十年的花銷私帳,上頭一筆一筆的,早已不是李煦俸祿所能承擔的。

不說遠的,只說康熙六十一年,李府的開銷就有五萬八千余兩,這已經是李煦俸祿的百倍。

「國之蠹蟲,卻是被百姓稱為佛子,豈不可笑?」雍正的話中,不掩憤怒,看來對李煦的憤怨,絕不是一曰兩曰。

十三阿哥則是為這賬冊心驚,李家在千里之外的蘇州,皇上卻能拿到近二十年的賬冊,這說明什么?

是皇上在二十年前,就在江南安插耳目?

他心中驚異不定,拿起另外一個冊上,這本賬冊同李家無關,記載的是一些文武大員的資料,有京城的,也有在外任的,無一例外,都有貪墨行為,而且涉及的銀錢,都不是小數字。

十三阿哥這才曉得,雍正這是要行雷霆手段,是為了整治貪官,並非針對李煦一人。

只是這些話,不好對曹顒說。

雖說現下是在他府里,但是也不是可安心說話之地。就如門口侍立的小太監,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卻是最愛同廚房的送菜仆人湊趣。那個送菜的仆人,每隔三天,就會去隆福寺,在一個果子鋪里,與老板說上幾句話,買上幾種果子。

而就在他離開後,那老板就會將一個紙折子送到隔壁的書畫鋪子。那書畫鋪子,正是原雍親王府的產業……曹顒出了十三阿哥府,心中暗暗松了口氣,正如他所料,雍正沒有將曹家牽連進去的意思。

李家「心智高遠」的李鼎早就故去,李鼐姓子老實本份,並不是生事之人,即便為父親所累,罪名也有限。

後世李家之所以那么慘,除了站錯隊伍外,還因為曹家當時也不穩當,三大織造復興無望,落井下石的人太多。

如今,曹家屹立不動。就算旁人想要落井下石,也要顧及一二。

看來,除了李煦,李家其他人多半是有驚無險。

曹顒想通這點,覺得心里松快不少。李氏已經五十多了,又因老來產子,損了精力,這兩年身體已經不如早先。

曹顒不會將李家人放在心上,卻也舍不得母親太難過憂心。

他心中有數,可是回到府中,面對李煒時,卻不能保證什么。畢竟一切都是他的猜測,會不會發生其他變故,都不好說。

他只是提了一句,自己專程為此事尋了十三阿哥,可是碰了軟釘子。

李煒此來,除了打探消息,就是想要求曹顒尋門路幫襯李家一把。

曹顒與十三阿哥親善,並不是秘密。

可是曹顒的話,使得李煒將央求的話又咽了下去,少不得請曹顒多留心一二,才帶著幾分沮喪離去。

天色不早,曹顒已經餓了,送走客人,就回了內院。

剛進內院,就見李氏屋里的小丫鬟在那里候著,傳李氏的話,請曹顒去蘭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