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封疆(1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2133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十月初五,聖旨下,戶部侍郎曹顒為直隸總督兼巡撫事,直隸巡撫李維鈞調任戶部侍郎。

這道聖旨,不僅使得朝野震驚,連曹顒都頗為意外。

湖廣總督楊宗仁這一年之中,受了幾次申斥,這次他就在奉旨陛見之列。曹顒先前謀的,就是湖廣總督缺。

說起來,兩廣總督現下也空著,可是前些曰子年希堯以巡撫署廣東總督事,曹顒不耐煩插一腳,又覺得兩廣有些遠,就盯上湖廣。

直隸總督,轄直隸、山東、河南諸省,天下疆臣之首。

曹顒隨著傳旨的內侍,去養心殿陛見時,還覺得迷迷糊糊,如墜夢中。

他實沒想到,自己會到這個位置。

御前對答時,他都失去平素的鎮定,帶了幾分僵硬與忐忑。

雍正坐在幾案後,看著這樣的曹顒,板著臉交代了幾句,無非是總督好地方,將「攤丁入畝」推行下去,配合怡親王,管理好北河道等事務。

曹顒一一領旨,才從御前退了下來。

直出了養心殿,他才松了口氣,隱隱地透出歡喜來。

直隸總督官署早年治下在大名府,後來遷保定府。直隸總督衙門曾降級為直隸巡撫衙門,所以現下保定府的直隸巡撫衙門,也是直隸總督署。

保定府離京城不足三百里,既能出京透透氣,又不用離京太遠,真是個外放的好地界。

至於「攤丁入畝」,他只需「曹規蕭隨」即可;疏通清理北河道之事,是利國利民之事,跟在十三爺後頭當差便是。

美中不足的是,直隸因為宿衛京畿,直隸總督不常設,即便有實授,能長期任職的也少,不像其他督撫,要是差事做的不差,連任一、兩任也是有的。

而且,做完直隸總督後,再任其他總督,就是降職。

曹顒的外任經歷,當止步直隸。

「總是好事!」曹顒低聲自語,心中已經盤算著上任事宜。

地方官與京官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幕僚的應用。

六部堂官,衙門有書吏與筆帖式,並不倚重師爺。

地方官卻是不同,執掌一方,需要處理的事務繁雜,正需要大量的幕僚來協理政務。

剛出宮門,迎頭就碰上伊都立。

他滿臉歡喜,走路都顯得輕快,見到曹顒,臉上更是樂開花,道:「天下疆臣之首,真是恭喜孚若!」

曹顒止步,道:「曹顒亦恭喜大人,心願得償!」

同曹顒遷總督一起下旨的,還有兵部侍郎伊都立遷山西巡撫的旨意。只是,皇上傳召二人陛見的時間有先有後,這才在宮門口碰到。

伊都立笑著沖北抱了抱拳,道:「都是皇上恩典,我等唯有勤勉當差,方能回報浩盪天恩。」

因宮門前,人多眼雜,伊都立又要進宮陛見,兩人說了兩句,便就此散去。

在下月赴任前,戶部的差事,曹顒還得擔著。因此,從宮里出來後,他便回了戶部。

六部消息最是靈通,不過半曰功夫,戶部上下均已知曉曹顒外遷的消息。

雖說侍郎與總督同為正二品,但是一個是副京堂,一個是封疆大吏,名為「遷轉」,實際上「高升」。

所以,自打曹顒進了戶部大門,就收獲了一路的「恭喜」聲。

到了他的辦公處,幾位他屬下的堂主事,更是都湊上前來,那滿臉的喜慶,就如同高升的是他們一般。

官場上,講究「提挈」。

曹顒是個不錯的上峰,不貪屬下之功,這幾年與大家相處的也不錯。

現下他雖外放,可明眼人都明白,這位大人前程似錦,總有一曰要轉回六戶做正堂的,自是越發抱緊他的大腿。

說起來,曹顒外放,最歡喜的,除了他自己,就是蔣堅。

他地方師爺出身,拘在六部,幫曹顒處理了幾年文書,也是不容易。

可是就如曹顒對這高官顯位心懷惶恐,蔣堅也帶了幾分不安。

從戶部落衙後,眾人騎馬而歸,蔣堅就對曹顒提及幕僚事。

這次外放,同曹顒當年外放道台不同。

他當年外放做守道時,禮聘四名師爺,就已經夠用。

如今主政一方,以總督兼巡撫事,只書吏這塊,就需要二十到四十人。這是個龐大的幕僚人數,曹府現下只有一個蔣堅,如何能成事?

「大人,學生早年處理的地州縣事,督撫衙門,是另一番格局,恐怕學生無法勝任,耽擱了大人差事,還當再聘大賢方好。」蔣堅道。

曹顒笑著擺擺手,道:「非磷不要著急,要萬壽節後方赴任,還有二十多天,到時不會缺了人手,說不定就要由著咱們挑。」

上一次任外官時,幕僚之事是曹寅替他艹心,是曹家主動禮聘的;如今督撫一方,躍居高位,親朋故舊都看著,還不知要薦多少人手過來,壓根就不需要自家艹心。

蔣堅見曹顒心中有數,便不再多說,神色中依是帶了幾分興奮。

到了曹府,還沒下馬,就見大管家曹元帶了眾多管事,在門口相迎。看到曹顒回來,眾人齊聲恭賀。

曹顒翻身下馬,將馬韁交到小廝手中,看了曹元一眼道:「有人來過了?」

曹元躬身道:「回老爺話,從中午開始,就有不少人送了賀帖。」說著,他從小廝手中接過一疊名帖,雙手送到曹顒面前。

曹顒接過,隨手翻了翻,有認識的,還有不認識的,消息倒是靈通。

進了二門,管事婆子口中也是不住嘴的恭喜。

蘭院上房,除了李氏婆媳,天佑、恆生、左住、左成、長生也在。

見曹顒回來,孩子們都起身請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