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奶奶與姑娘(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568 字 2022-12-28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她不能慌慌張張的不成樣子,那樣惹人笑話,會使得兒子們跟著被人瞧不起。

她心里這樣想著,可見到兩位嬤嬤跟著張義家的進來,認出其中一人是夏嬤嬤後,難免有些動容,站起身來……夏嬤嬤與徐嬤嬤兩個卻是怔住,半響沒敢接話。

田氏早年在寧春家時,是三等丫鬟,干的都是餑餑房的粗活,姓子唯唯諾諾,皮膚微黑,不過是眉眼與寧春愛妾秋娘有幾分相似,才跳上枝頭成了寧春的屋里人。

現下的田氏,看著二十出頭,皮膚白嫩,穿著月白色湘雲紗旗裝,頭上插著白玉扁方,手腕上攏著一串碧玉手串,通體的氣派。

徐嬤嬤本就對她不熟,心下狐疑,不敢相問;夏嬤嬤則是不敢認,總覺得看著眼前這人長得像田氏,又不像田氏。

還是張義家的,對田氏道:「田奶奶,這是京城章佳宅過來的兩位夏嬤嬤、徐嬤嬤,過來探望奶奶。」說著,轉過身對兩位嬤嬤道:「這就是我們府的田奶奶……」

張義家的是內宅管事媳婦,早先就由她招待兩位嬤嬤來著。

兩位嬤嬤見張義家的對田氏恭敬不似作偽,這屋子里的擺設布置又大方富貴,心里就生出幾分小心,再也不敢端著身份,屈膝見過田氏。

張義家的將人送到,便尋了個由子退下,留著她們自己說話。

田氏請兩位嬤嬤坐了,吩咐小丫鬟送了茶,而後看著夏嬤嬤,道:「多年沒見,嬤嬤倒還硬朗……」

直到這時,夏嬤嬤才確認,眼前這少婦就是當年自己買進府的那個小丫鬟。

「玉枝姑娘……真沒想到還能看到你,當年那場大變,府里的人散了大半……」夏嬤嬤想起往事,亦覺得唏噓。

田氏沒有接話,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徐嬤嬤已經打量完屋子里的布置擺設,並不比自己太太的屋子差,門口侍立的丫鬟打扮也不俗,不知是曹家豪富,還是總督大人善待好友留下的眷屬。

見田氏與夏嬤嬤都不再說話,徐嬤嬤道:「田……姑娘,聽說您的兩位小爺也在清苑,若是便宜,可否請過來相見?」

田氏看了她一眼,道:「便宜倒是便宜,卻是要等到下晌。他們兄弟兩個在總督府對面的書院讀書,現下不在府里。」

徐嬤嬤背負任務而來,就比夏嬤嬤更健談些,多是圍著左住、左成兄弟,嘴里問個不停。

例如雙生子不好生呀,當年是否順產;雙生子都中了秀才,明年是否准備參加鄉試;聽說大少爺已經定親,對方到底是什么門第,雲雲。

偶爾夾雜一句,兩位小爺認了總督為義父,受了曹家大恩什么的。

提及兩個兒子,田氏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欣慰中帶了幾分驕傲;提及曹家,田氏只有真心感激,從太夫人李氏,到孩子們,都是滿口贊譽之詞。

徐嬤嬤笑著聽著,偶爾奉承兩句,引著田氏接著說。

田氏哪里瞧不出她在打探,只是這些沒有不可對人言的,便順著說下去。

夏嬤嬤則是隱隱地多了幾分激動,雖說眼下還沒看到左住兄弟,可是曹家的身份,不會能拿血脈之事騙人。

她是知道寧春與曹總督早年的交情的,寧春家沒問罪前,她還給曹家預備過節禮。那個將長女許給左住的馬大人,想來就是自己大爺另外一位好友,那位侍郎府的馬少爺……兩位嬤嬤坐了有小半個時辰,聽田氏將左住兄弟的成長差不多講述了一遍,才起身告辭,由人領去客房安置。

兩位嬤嬤的客氣疏離,田氏自是感覺的到。她呆坐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有些意興闌珊。

她只是想讓兒子認祖歸宗,堂堂正正地去供奉寧春夫婦的香火,並無心與章佳氏族人糾纏……*上房,曹顒與初瑜都在,聽田氏身邊的丫鬟蘭香回話。

蘭香口中說的,是兩位嬤嬤見田氏的情景。

曹顒只是聽出其中的打探之意,初瑜心思細膩,想的更多些,打發蘭香下去後,便對丈夫道:「即便沒見到左住他們兩個,不能確認田嫂子身份,可張義家的介紹了是『田奶奶』,兩位嬤嬤嘴里卻都稱『姑娘』,很是叫人費思量。瞧著那意思,即便認了左住兄弟,也未必認田嫂子的身份。如此,左住他們兩個就是婢生子,即便是本宗血脈,也無法撼動嗣子地位。」

曹顒聽了,臉一下黑了。

之所以安排左住兄弟認祖歸宗,是想要對外表明他們兄弟二人並非來歷不明,也是正經人家子弟。

真要是落實婢生子的身份,有誰會看不起?而且以後娶了媳婦,田氏不僅沒資格吃媳婦的敬茶,還得侍候少奶奶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