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閱兵(1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526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曹顒並不是第一回來天津衛,也不是頭一回見海船。

可眼前的海船,明顯比他上回在天津衛看到的要巍峨的多,若不是旁邊站著一對穿補服的官員,曹顒都有些錯覺,好像不是在天津衛,而是在廣州港一樣。

這船,是江浙商人以船入海貿股份的,聽說是呂宋那邊的造船工藝,比官船還氣派許多。

孫柱老大人,摸著胡子,使勁點頭;十七阿哥看著這大船,也低聲嘆道:「『蛟王』船號,可謂名副其實。」

曹顒笑笑,回頭看了一眼站在親隨人群中的李誠。

在求得曹顒同意後,李誠已經將滄州的差事交了出去,留在京城。

對於他想要隨船隊出海之事,曹顒並沒有表態。

人人都曉得海貿利潤豐厚,可除了那些商賈外,主動求著隨船隊出洋的官吏並不多。畢竟,這個時候的人看來,出洋不能說九死一生,也是危險至極。

海上出事,又不比在陸地上還有一線生機;除非是不怕風險的商賈,還有無路可走的,誰會主動去做這樣危險之事。

李誠卻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李家雖是內務府老戶,可抄了這一回家後,也敗落下來。子弟中,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又不是讀書的材料。

要是走科舉之路,從七品坐起,不知要熬幾代人才能恢復李家昔曰榮光;海貿之事,卻是一個契機。

既能使得他出去見見世面,增長見聞;還有機會建立功勛,在內務府子弟中占有一席之地。

船上早已放下甲板,由天津衛駐扎的一個海軍副將,引著大家登船。

想要出海試航,那是不可能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十七阿哥這個皇弟郡王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十七阿哥雖然有些意動,可是想著眾人的難處,便也笑了笑,在船上轉了一圈就下了船。

接下來,大家便登上港口的瞭望台,看著海面上幾艘小一些的海船往來穿梭,變幻各種陣型。

這也算是「閱兵」的一項。

雖沒有人高聲叫好,可低聲稱贊的也大有人在,那位副將袁喜山口中說著謙詞,難掩話中得意的口氣。

曹顒見狀,直想撫額。

這出洋同出海並不是一回事兒,事實萬里航線,壓根就用不上這些小船。即便是官兵護航,也得是經得住風浪的大船。

現下火器盛行,真要是在海上遇到海盜,這樣的小船,也不頂用,挨上兩炮就該沉了。

旁人還看得津津有味,十七阿哥側過身,看到曹顒神色不對,想要開口說什么,見後邊跟著的人多,就又咽了下去。

接下來,小船漸近,有官兵在甲板上站隊,嘴里不知高呼著什么,卻是同海風混在一起,使得人聽不真切。

眾人都有些好奇,十七阿哥開口相問,不過是歌頌朝廷與皇上功德的一些老話。

海風漸大,遠處停著的這溜小船就隨著海浪顛簸。甲板上的隊伍,也開始有些不穩當。

那副將是個伶俐的,見狀忙說是「海風大」,請眾人下了瞭望台。

隨後的宴席,氣氛依舊熱烈。

三絲魚翅、醬汁石花魚、關東煮蝦、綉球干貝、蔥燒海參……一頓海鮮盛宴在前,曹顒卻只是飽飽眼福,不過是眼跟前兒擺著的兩盤菜多夾了一口而已。

用了宴,十七阿哥便借口旅途勞乏,拉著曹顒退席。

到了驛站,十七阿哥也不啰嗦,直言道:「方才瞧著孚若神色有異,孚若可是覺得有不妥當?」

曹顒聞言,遲疑了一下,道:「十七爺曉得,我前些年曾去過廣州,在廣州港里也見到了不少出洋的海船,並不是沒有小船,可多是南洋諸島的船。遠道的船,多是裝了火炮護航的大船。」

十七阿哥聞言,若有所思。

曹顒接著說道:「雖說這次在衛所訓練的將士,已經在船上如履平地,可沒經過遠航,誰也說不好。與其在這里,紙上談兵地訓練,還不如出海訓練幾個月。也不耽擱今秋的遠航,若是發現什么問題,還能提前想法子解決。要不然的話,等到出洋途中再遇到難處,朝廷也是鞭長莫及。」

十七阿哥點了點頭,道:「孚若說得是老成之言。那就聯名給皇上寫折子,請聖意裁斷。只是言辭要斟酌些,這袁喜山是皇上潛邸出來的臣子,這用小船練兵,多半是他弄出來的。即便不合時宜,也不好直說。否則,倒好像我們合起來為難他似的。」

曹顒自然曉得這些官場避諱,若是無意外,這袁喜山會帶兵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