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得意(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588 字 2022-12-28

「我們老太太在江寧,我為人媳婦,也當過去請安。這些大道理不說,還有我的一些小私心。上回隨四爺到任上,也算見了些世面。如今孩子們漸大,趁著這個機會,帶他們出去走走,好過一直拘在京中。機會難得,說起來還是借了伯娘的光。」春華軟言細語道:「只是孩子們正調皮搗蛋的時候,大嫂別嫌饒了伯娘清凈就好。

她與初瑜本就是族親,姓格又敦厚可親,妯娌之間關系甚好。

她既開口,又是舉手之勞,初瑜自然點頭,道:「想去就去,我同四叔說。送老太太南下,本當是我們夫婦的責任,卻麻煩了四叔與你。侄兒侄女冰雪可愛,陪著老太太身邊,也能排揎老太太寂寞,真是再好不過……」

妯娌兩個親親熱熱地商量一番,各自滿意不提。

等春華離去,初瑜回到蘭院,才聽李氏提了香玉之事。

「我尋思了有一陣子,老太君故去之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李家,而是親自拉扯大的香玉丫頭。要是真能嫁入朱侯府,即便享不了大富大貴,可曰子也錯不了。朱侯夫人姓子好,又是嫁進去做小兒媳,上面長嫂書香門第出身,沒有嬌嬌之氣,婆媳、妯娌之間不難相處。」李氏說道。

初瑜知道朱侯夫人拜托做媒之事,可沒想到婆婆想到的是李香玉。

不管朱侯府處境是否尷尬,超品侯府的地位可在那里擺著,香玉的出身委實低了些。

可香玉牙牙學語時就來過曹家,而後二次進京時,又在曹家住了好幾年,算是初瑜看著長大的,也帶了幾分真心疼愛。

初瑜猶豫道:「侯府清貴,人口又少,的確是門不錯的親事。可這幾年太妃將香玉帶在身邊,說不定自有打算。即便太妃沒那排,那舅太爺舅老太太那邊呢?」

李氏聞言,不由沉思。

論起來,李煦、王氏是香玉的親祖父母,太妃是香玉的堂姨祖母、也是香玉的表姑祖母,而她只是香玉的族姑祖母。

自己艹心香玉,那兩位就不心疼孫女侄孫女?

自己心里只是念著高太君的情分,想起照拂香玉,那兩位卻是香玉的血脈親長。

「是我疏忽,幸好今兒沒有直接同太妃提及,要不然倒像挑剔太妃考慮不周全。等過幾天先問問太妃的打算,若是沒有其他安排再說。」李氏點頭道:「朱侯府上家教好,要是別想得太多,真是門不錯的親事。」

初瑜笑著聽了,沒有說什么掃興的話。

怎么會不想太多?

老太太兒孫爭氣,曹家聖眷正隆,李氏曰子過的順心如意,自不會小心翼翼地思量太多。

李家敗落,老太爺是犯官,兒子一輩仕途斷送,只有幾個孫輩在內務府當差,也都品級不高。

香玉雖是庶出,可被太妃教養幾年,算提高了身份。

與朱侯聯姻,對李家絲毫無益;要是在內務府找個體面人家,多少能幫扶李家一把。

老太太心慈,只想著讓香玉不吃苦,卻忘了婚姻本是兩姓之事。

即便老太太開口,太妃那邊許是會不反對,可李家那邊未必樂意……*孫家,前院正房。

安氏穿著簇新旗裝,旗頭上插戴著好幾朵絨花,看著很是喜慶。

她面帶得意地坐在炕上,一邊吃著熱茶,一邊對曹穎與董氏說著慈寧宮的巍峨。

董氏只是安靜聽著,曹穎卻低下頭,暗自腹誹。

安氏今兒奉召進宮給皇考貴人陳氏請安,難得出去走這一趟,回來就同兒媳炫耀了好一會兒。

卻不想想,慈寧宮在體面,又干陳貴人何事?陳貴人不過跟著幾個太妃隨居慈寧宮,以她的位份,怕是還得住廂殿、側房。

孫家難得出了這門皇親,上到安氏,下到孫珏、孫班兄弟都恨不得將貴人掛在嘴上。

可孫文成罷官,孫家北遷,陳貴人唯一援手的就是托人將小選入宮的孫三姑娘安排在自己身邊當差。

對於孫家其他人,陳貴人並沒有另眼相待,也沒有費心抬舉。

安氏與孫班依舊不死心,只覺得陳貴人身份所限,有心無力,都美滋滋地想著等二十一阿哥開府就好。

聖祖爺諸子,起封還是貝子。

等二十一阿哥開府,孫家就是二十一阿哥母族,也就有了依靠。

卻不想想,陳貴人畢竟姓陳,又不姓孫,二十一阿哥見也沒見過孫家人,還能奉孫家為母族親長?

就是孫家家主孫文成到了二十一阿哥跟前,只有自稱奴才的,若是擺起母族長輩的譜來,才是昏了頭。

安氏還在洋洋得意地說著在宮里吃的什么點心,用的什么茶,貴人又賜了什么物件,三姑娘出落得如何體面,雲雲。

董氏出自內務府世家,耳濡目染下,比曹穎看事情更通透。

不管安氏如何得意,董氏卻多了提防,孫家進京五年,陳貴人第一次召人進宮,絕不會只為敘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