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苦12(1 / 2)

仵作驚華 薄月棲煙 3058 字 2023-01-0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仵作驚華最新章節!

七情苦12

「傅玦是傅韞之子, 又與孫律交好,妹妹怎能想到讓他幫忙?你若告訴他當年的案子疑點重重, 便必定要暴露身份, 你如何能保證他會幫我們,而不是抓我們?」

江默面沉如水,語聲雖是克制, 卻仍看得出對戚潯此念頗為不滿。

戚潯早已料到這般結果, 放緩聲氣道:「兄長,我想過, 即便要告知身份, 自然也只告知我一人的, 王爺雖是先臨江侯之子, 可一來當年案發之時臨江侯並不在京城, 後來諸多因此案而生的權力更迭, 臨江侯也未占到半分好處,因此我覺得,臨江侯必定與案子無關。」

江默欲言又止, 戚潯少見的阻止了他的話, 「兄長待我說完——」

「傅韞當年的確追繳過我們, 可他奉御令而為, 也難以將過錯完全歸咎在他身上, 令我生出此念的,是此番潘家的案子, 兄長當知曉, 潘家的案子落在拱衛司手中, 拖延數月未定,且潘家被抄家, 潘家上下下獄,已是大勢已去,孫律或許在等個契機定案,到時候將潘家人盡數斬殺,此案便終了了。」

「若是如此,便與我們當年的舊案一模一樣,朝中便是有聽聞風聲的,也無人敢為他們主持公道,可王爺知曉內情之後,卻力主調查禹州鹽務貪腐,且不顧隱患去見建章帝,亦想將多年來沉痾頗重的鹽引制改制,要做這些,於他並無利處,可他還是去做了,便叫我覺得王爺與其他權貴不同。」

江默眉頭越皺越緊,戚潯懇切的道:「王爺明辨是非,胸懷大義,若知曉有這樣一樁冤案,或許不會坐視不理,若我們要在朝中文武百官之中尋找一人替我們將舊案翻出來,那王爺便是最好的人選。」

「當然,這需要合適的時機,亦有極大的風險,若兄長所言,王爺少時從軍,又大權在握,令人難以捉摸,我有此念,也是這兩日有感而發,並非已打定主意,一切皆要和兄長、姐姐商定才好。」

江默本是不快,待聽到最後幾言,緊皺的眉頭才松了松,可他並未將戚潯的話聽進去,「你也說他令人難以捉摸,他如今初回朝中,雖有王位,實權卻有限,他所作所為,又豈是只為了是非大義?你將他想的太好了,對他也太過信任。」

戚潯被江默說的心頭一跳,江默繼續道:「當年傅韞負責追繳我們三家族人,的確是奉命而為,可他手上就是沾了我們族人的血,每每想到此處,又豈能對傅氏一族釋懷?你也知曉我們的案子牽扯皇室,你怎能肯定傅玦願意冒這樣大的險?」

戚潯遲疑道:「我自不能肯定……」

「你不怕暴露自己的身份,可萬一傅玦沒有你想的那般好呢?孫律為了追查我們的行蹤,花費多大的功夫你是知道的,絕不能冒險。」

戚潯徹底的冷靜下來,這念頭在她心底盤桓了幾日,這才忍不住告訴江默,可顯然江默這里沒有商量的余地,她點頭,「我知道了,我會謹慎的。」

見她語氣低沉,江默道:「我們的確需要一個契機,甚至需要一個人選,可這個人,一定不會是傅玦,妹妹,你不能這樣信任傅玦。」

江默的話令戚潯心底沉甸甸的,「我知道,在這件事上我不會冒險,今日也是想告訴兄長案卷的事,我們從長計議。」

江默松了口氣,「我知道你最有分寸的,那個戚淑那日對你說了什么?」

提起戚淑,戚潯不由苦笑,「她想讓我在京城嫁人,最好是嫁給達官貴人,如此,她便也有了依仗,她此前淪落風塵,這幾年過得應當不太好,孫律是因查案才將她帶回京城,後面還不知如何安排她,她現在自然擔憂。」

江默道:「如果能將她送回原籍,遠離京城,是最好不過。」

戚潯沉吟片刻道:「她當年在禹州養濟院待過,是見過我和姐姐的,只是這么多年過去,早已忘記了,孫律多半會讓她一直留在京城,萬一想起什么,便是他之助力。」

江默若有所思,戚潯心知他動過除掉戚淑的念頭,一時有些憂心,江默這時忽然道:「妹妹可曾想過離開京城?」

戚潯一時不解,江默便道:「我近來在想,你和玉娘是女子,的確要考慮婚嫁之事,可留在京城,多有危機,不如將你們送去南邊。」

「那兄長豈非自己在京城?」

江默道:「我入巡防營不久,將來還有擢升機會,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便待我有足夠權力之時,只是這中間許是五年十年,難道要白白浪費你們的大好年華?」

戚潯忙道:「兄長,我不知姐姐,可家里尚未沉冤得雪,我無心婚嫁,我這樣的身份嫁人,既有暴露的危險,也易連累他人,何況我留在京城,萬一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呢?若讓兄長獨自一人在京城謀劃,我實於心不忍。」

戚潯從前便是自己藏著這般秘密,自然知道舉目無親的凄涼,江默聽得眼瞳微動,「那好,那便暫不提此事。」

天色不早,二人又與張伯張嬸說了會子話,便先後離開,同一時間的刑部大牢里,潘若愚在三四個時辰的重壓之下,終於招供。

「此事全是我一人謀劃,與他們無干,他們都是我父親救過的鹽工,在家里被抄家之後,我無處可藏,還被人追殺,是他們救了我,我當時悲憤無比,說我父親一輩子清正,卻落得如此下場,朝堂上下,早就腐朽不堪了,若給我機會,我便是死了,也要先將京城攪得天翻地覆——」

潘若愚滿臉憤慨,可想到幾個鹽工舍命相陪,亦十分動容,「那時父親的案子影響極大,好些追隨他的鹽工也都沒了生計,胡誠幾個一聽,便說這條命是父親救得,定要助我一臂之力,他們家中大都無人,若是死了,便當報答了父親的恩情,我也是走投無路了,於是帶著他們入了京城。」

「潘家的家業都被查過,唯一便是萬年觀和那家書坊旁人不知曉,我知道這樣大的案子,去京畿衙門喊冤已經無用了,為了鬧出滿城風雨,我決定手段激烈一些,我並不想謀害尋常百姓的性命,可若只是散播流言蜚語,京城的風向變得這樣快,小打小鬧根本掀不起風浪,於是我想到了下毒……」

「水井里下毒,毒物會被稀解,可這劇毒的名頭卻駭人,待整個京城恐慌起來,當然會引得朝堂注意,到了那時,我再將父親的案子和信王之過道出,百姓們便會知道,罪魁禍首根本不是父親。」

潘若愚說至此看向傅玦,「正好議和的使臣入京了,我自然要加以利用,添一把火,其他的你們都已經知道了,一切都是我吩咐他們去做的。」

交代完這些,潘若愚也知道自己罪責難逃,「我既做了惡,便知道逃不掉,可哪怕整個大周,有一個人記得我父親是冤枉的,我便不後悔。」

傅玦未說話,宋懷瑾道:「禹州鹽務的案子已要重審,你父親供出了一份名目,按照那份名單查下去,會查出不少真的貪官污吏。」

潘若愚一愣,他自然還不知此事,「這……這是真的嗎?」

宋懷瑾懶得答話,潘若愚眼瞳幾動,忽然放聲笑了起來,「哈哈哈,那說明,我得到的回報,比我預想的還要多,那真是太好了!」

「但被你害死的人很無辜,還有因此留下遺症之人,他們遵紀守法,本可以過富足安樂的日子。」

潘若愚面上笑意散去,怔了怔才道:「他們可以記恨我,我也會因此付出代價……我不想走到這一步,可這個世道就是如此,刑律是定給普通人的,那些手握大權的貴族,多得是逃脫罪責的法子,只可恨我未投身帝王家。」

這話頗有大逆不道之嫌,宋懷瑾也不好接話,傅玦面無表情的看著潘若愚,不知在沉思什么,片刻後才道:「核對證供,讓他簽字畫押。」

等從地牢出來,已經是二更過半,如今潘若愚四人全被抓住,這投毒案便算告一段落,眾人都覺神清氣爽,傅玦先令宋懷瑾下值,而後回到後堂,忽然覺得堂中空落落的,他轉身問林巍,「戚潯何時走的?」

林巍抓了抓腦袋,「這個,屬下不知啊,屬下去問問?」

傅玦沒說話,林巍品了品,趕緊去問,不多時回來道:「主子,戚潯下午下值之時便走了。」

傅玦鳳眸半狹起來,戚潯最是勤懇,如今潘若愚被抓回來,還未審問完定罪,她人卻一早走了,這根本不像她會做之事。

傅玦一時面色不太好看,忽而問:「蘄州那邊可回信了?」

林巍搖頭,「還沒有。」

傅玦似是心事重重,並未再問,可林巍仔細一想,「您是對戚姑娘不放心還是怎地,您已經給她除了罪籍,再派人去蘄州查她幼時之事,也無益處呀。」

傅玦掃他一眼,「你話越來越多了。」

林巍心底咯噔一下,哪里還敢說半個字?

……

翌日一早,戚潯到刑部衙門時,便得知潘若愚盡數招了,而傅玦未至,她逗留片刻,自然回大理寺應卯,果然,宋懷瑾也在大理寺辦差。

派出京城的王肅和朱贇還未歸,宋懷瑾正在復核半月前送來的幾樁舊案,見戚潯來衙門,便將昨夜潘若愚招供的證詞告知她,又道:「如今這案子還不能和禹州鹽務上的貪腐案並案,不過王爺有心等王肅他們回來,兩案一齊審定。」

戚潯道:「潘若愚是否要定他死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