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聖神皇帝(下)(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511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這個問題,並沒有讓身為皇室宗親的武青玦疑惑多久,就自然地從宮里派給她的教養嬤嬤那里知道了答案。武青玦如今身處的大唐的前身,就是她前世所知的那個唐朝,一樣從三皇五帝繁延而來,從堯舜禹湯到夏商周春秋戰國,再從秦漢三國到魏晉南北朝隋唐,在武則天稱帝之前,中國的歷史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一律按著武青玦前世所知的軌道在運行,直到武則天登基之後,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沒有按照歷史的軌道改唐為周,而是繼續延用了唐的國號,稱李唐為舊唐,稱自己統治的武唐為新唐。這位歷史上首位以女子之尊坐上龍椅寶座的皇帝,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她勵精圖治、任賢用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在她的統治下,大唐的國力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頂峰,所有的百姓都相信這位偉大的女帝真的是「彌勒佛轉世」,民間四處有老百姓自發為聖神皇帝建造的生祠和祭廟,國民對她的崇拜幾乎到了盲目的地步,以至她之後連出三位女帝,國家的根本也沒有因為女子當權而有所動搖。武則天殯天後,其女太平公主即位,為聖明皇帝;聖明帝亡,其與武攸暨之女武崇瑛即位,為聖武皇帝;聖武帝亡,其女武思懿即位,即為當今天子聖文帝。

當然武則天的本意最初並不是非要女子來繼承皇位,這位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女帝顯然並不願意自己的後裔都是一些廢物,所以她打破了皇位歷來由嫡長子繼承的傳統,詔告天下曰:其子女無論男女,皆有皇位繼承權。所有皇裔無功不封王爵,皆稱皇子皇女,有大功於國者,才能封為親王或公主。如果皇子皇女平庸無為,那就僅僅是身份比普通人尊貴一點,每月由朝廷發點月俸,沒有封號的皇子皇女的子孫就不能再享受朝廷的月俸,武則天杜絕了讓國家出現幾十上百個伸手要錢卻不干活的親王郡王的局面。朝廷不養無能的皇族廢物,但是朝廷可以為這些皇裔提供最好的教育,皇裔們可以免費在大唐皇家學院學習文治武功,畢業後進入朝廷各部從基層做起,靠自己的才能掙來榮華富貴。不僅如此,大唐還實行爵位遞減制,就是爵位每傳一代就減一級,公爵的兒子如果沒有建樹,只能襲侯爵位,以此類推,當然,如果他有作為的話,也可以慢慢升上去,如果其子孫一直沒有作為,幾代以後,這個家族就自動退出了貴族行列。武則天不限制非皇族的公侯貴族怎么選擇自己的繼承人,他們的子孫襲爵不用通過國家考核,但規定皇族宗室子女襲爵要通過國家組織的考核,優勝者才能繼承上一代的爵位。而皇位的繼承人,更是從已經封爵的皇子皇女中作最後的選定,所以大唐的皇子皇女一旦封爵,就意味著離皇位又近了一步。

武則天的這些舉措,被她之後的三位女帝嚴格地遵循了下來,這個制度是她創造的新唐盛世能由一直由女帝延續下來的基本保障。在當時,這個標新立異的制度對繼承了母親大志的太平公主來說,無異於一道福音,但與此相對的,卻是引起了一些守舊大臣和兩個兒子的不滿。武則天子女之間的感情第一次出現了裂痕,太平公主越優秀,兩個哥哥對她就越忌憚,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公主與兩個哥哥的矛盾越來越深。神龍元年元月,皇子李顯、李旦與宰相張柬之等人密謀發動政變,本來策劃周詳的政變卻不知道如何被聖神皇帝識破先機,神龍政變功虧一潰,武則天在傷心失望之下,將兩個皇子貶庶,次日宣布將皇位傳給其女太平公主,自己搬到上陽宮做了太上皇,從此不問政事,一心著書。神龍政變雖然沒有成功,但這件事對武則天的打擊卻非常大,她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來,迅速變得衰老憔悴,史書記載「及在上陽宮,不復櫛沐,形容羸悴,上入見,大驚」。當時已經即位為聖明帝的太平公主去給母皇請安,見到母親的樣子,也嚇了一大跳。十個月之後,武則天終於還是沒有完成自己的傳世巨著《石頭記》,只寫到第八十回,便撒手人寰,給世人留下無盡的遺憾。

叱吒風雲的聖神皇帝走完她傳奇的一生,到聖明帝一朝,聖明皇帝雖然是武則天的女兒,性格上也頗有其母剛烈果敢的一面,覺得母親當皇帝做得很好,自己當皇帝也做得不錯,誰說女子不如男兒啊?但受了幾千年男權社會的影響,雖然母親有制定一個男女機會均等的繼位制度出來,她心底還是更看重兒子多一些,兒子們都早早地封了王,大臣們也都從女帝下意識的行為看出了她的這點兒小心思,紛紛投效自己看好的皇子們,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下注,所以臨到聖明帝要選繼承人的時候,突然發現那些大臣和兒子的表現讓她很失望。聖明皇帝一生經歷了兩次婚姻,與第一任丈夫薛紹生了二子二女,與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生了兩子一女,這兩對同母異父的兄弟自然分成了派系,為了爭皇位沒少明爭暗斗,甚至有些大臣已經迫不及待地擁護各個皇子,拉幫結派地就等著盼著她死了,反倒是自己的幾個女兒很安份。人有時候就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特別是對於一個乾綱獨斷的皇帝來說,如果思想鑽了牛角尖,就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說不定她就曾經這樣想,你們要我在那些皇子中選一個,我偏不選他們,就選個女兒來繼位。總之聖明皇帝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後選定了與武氏和李氏一族血源更近的武崇瑛為皇太女。武崇瑛繼位之後,延續了祖母與母親的治國之策,把國家也弄得不錯,這樣三代下來,似乎就形成了慣性,朝臣和老百姓們都覺得國家有個女皇來當領導似乎也沒什么不妥,於是在武崇瑛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她的目光則更偏重於幾個女兒的身上了,女帝繼位,成了不是制度的傳統。

既然歷史的改變是從聖神皇帝武則天即位時開始的,那么一切的謎題都應該從這位傳奇女帝身上來找尋。所幸不管是正史野史皆記載頗豐,民間流傳的關於這位女帝的傳說故事也不勝枚舉。在武青玦的刻意留心之下,幾年來她也從教養嬤嬤和府中下人口中陸續收集了很多武則天的軼事,沒入學之前,為了不引人懷疑,她還不敢明目張膽地翻閱府中藏書,等她入學之後,接觸的藏書驟然增多,在自己府中的藏書閣去看書也漸漸不再掩人耳目,更是了解了不少這位女帝的秘辛,才了解到這位女帝之所以穩座帝位,受人愛戴,的確有很多鎮得住人的功績,且這些功績,是武青玦前世的歷史中沒有記載的。她自己偷偷作了一個記錄,把武則天的生平大事按年表的形式排列出來,這樣很容易便找出與記憶中不相同的部分內容,武青玦將它們分門別類之後,得到一個大致的總結。

在政治上,武則天任人唯賢、知人善仁,不因言罪人,改革皇爵位繼承制度和用人制度,完善科舉制,大力提撥根基淺薄的平民出身的官僚,大大削弱了貴族官僚的力量;頒布《婚姻法》,推行一夫一妻制度,規定大唐百姓三代以內近親不得通婚,無論男女皆必須年滿十八歲才能嫁娶,提高了嬰兒的存活率,降低了產婦的死亡率;成立了婦女聯合會,設立了女進士科場,規定女子也能進學院上學和入朝為官,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禁止買賣人口為家奴,一律采用聘用制;武則天還鼓勵醫學研究,光宅元年的楊州叛亂平定之後,南方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天花疫情,聖神皇帝親身試驗,找到種牛痘的辦法,救了成千上萬百姓的性命,此後大唐百姓不再被天花這種可怕的疾病困繞,百姓們對她感恩戴德,為她登基稱制凝聚了不可動搖的民心。

在經濟上,武則天打破了「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制度,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力發展工商業,改革度量單位,廣修馳道,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改善了交通狀況;鼓勵科技發明,其門下的北門學士里匯集了一大批各種各樣的發明家,大量慧及後世的民生物資都是在她的指示下發明並讓朝廷大力推廣的,特別是她提出了物盡其用的口號,淡化了紙的神聖地位,不顧朝堂頑固派的阻力,大力推廣衛生廁紙,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為老百姓津津樂道。武則天當政期間,人口增長迅速,帑藏儲粟,積年充實,不用戶籍制度限制百姓遷移,大唐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在文化上,武則天改革文字,發明了標點符號,推行字母拼音,簡化了識文斷句的學習難度;在全國大力興辦教育學院,推行全民九年制義務教育;完善詩詞格律,將詞這種文體發展至全盛;晚年所著半本白話文《石頭記》,引世間學子稱頌,百余年間,涌生出無數研究石學的學術流派,白話文書著也漸漸開始流行,促進了文化的昌盛,唐人的好文之風甚至到了「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的地步。重文的同時,注重培養國人的尚武精神,首創武舉,建軍事學院,加大軍事設備及兵器的研究力度。總之,在老百姓眼中,彌勒佛轉世的聖神皇帝無所不能,是超越孔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