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108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洛陽城是在回盪的鍾聲中醒來的。

因為天氣漸冷,所以清晨的洛陽城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霧氣中,便在這霧氣里,葉暢一行人,穿過洛陽城的街坊,向著衙署行來。

城中雞鳴犬吠聲不絕於耳,早起的人們紛紛出了坊,士女雲集,商旅密布。

這么繁華的一座城市,若是歷史不改變的話,在十余年後,會面臨滅頂之災。先是被叛軍占領,然後又被李唐送給異族佣兵。無數士女,如同這滿城牡丹一般,零落於地,碾壓成泥。

野蠻對文明,總是有著自己的優勢,如果文明再陷入內訌,那么傾覆就為時不遠。

懷著這樣的感慨,葉暢來到楊慎名面前。

「前日便遞了名刺來,為何今日才到?」

楊慎名很不開心,他遣人去邀葉暢,乃是希望葉暢來救急的,可是葉暢分明早就到了,卻拖了兩日才來見他。

兩日啊,這可是寶貴的時間

今晨霜重,外頭已經報上來,有兩個災民凍死。若是葉暢早些見他,找到解決方法,或許這凍死之人便能緩過來

「一入城中,便為俗事所困,故此晚了。」葉暢也有些慚愧。

「俗事……本官倒是聽說,葉郎君與前太樂令曹紹夔在大福先寺擒妖。」楊慎名盯著葉暢:「你可知道,當朝宰相李公,甚為欣賞你的才能,家兄諫議大夫,聞得李公嘗語,『葉十一才智多廣,唯有二憾,其一舉止輕浮,其二言行刻薄,此二者,皆致死之道也。為國家保全人才計,不可使葉十一居顯官。,」

葉暢這一年來,做得不少事情,便是李隆基、楊玉環都知道他的名聲,間接與他交往,因此,李林甫曉得他,不足為奇。

讓葉暢奇怪的是,李林甫竟然會如此評價他——這實在是很中懇的評價。

憑借另一世的見識,他自然不缺才能,但另一世的經歷,讓他即使到老,也有些憤世嫉俗,故此凡事少有正形,言語更是不肯讓人。這些都是他性格上的缺點,到大唐以來,為此也吃過不少虧。上回長安城外遇刺,離死亡前所未有的接近,讓莫明其妙來到這一世的葉暢開始有些反省。

正是這反省,他才會對元載伸出援手。

他這個毛病,不少人知道,可是說出來的人卻並不是很多。

「不過,昨日之事,你倒是替本官擋去一災,本官還是要謝謝你。」楊慎名責備完後又道。

「明公所說何事?」葉暢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那沈溪遇刺之事。」楊慎名皺著眉,甚為苦惱:「不曾想……還會有這種麻煩」

沈溪與葉暢等雖離開,卻也留下了兩名管事與武侯鋪子打交道。因此,楊慎名知沈溪遇刺時,正是閉門鼓響,街上行人尚多,因此當場有不少人看到。事後道葉暢卷入其中,並不足為奇。

葉暢更為好奇:「這位沈郎君,不知是何家子弟,刺客竟然要刺殺於他?這刺客的身份,莫非有何不妥之處,明公因此為難?」

「何止為難,刺客倒還罷了,幕後指使,我已知之,卻無奈其何。」楊慎名看了葉暢一眼,話說了一半,沒有繼續說下去:「此事與你無關,刺客也不會報復於你,這個你只管放心。刺殺沈溪倒還罷了,若是再主動刺你,當我大唐甲士如不在么?」

「這個……」

楊慎名終究沒有明說沈溪的身份,這背後必有緣故。他不說,葉暢也無法問,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安置災民上來

「便是如此,一共是二千三百一十九——如今是二千三百一十七名災民,前些時日還好些,這幾日天氣轉涼,每日都有人凍死。」楊慎名嘆息了一聲:「葉十一,你有什么好法子,快說吧。」

「府庫空虛?」葉暢聽得這個消息,也不禁皺起了眉。

這才十月中,便已經有人凍死,待更冷的十一月、十二月,還會凍死多少?

以洛陽府之力,乃東都之地,收容兩千余名災民,對於這個百萬人口級別的大城來說,不應是什么難事。這背後,只怕又有什么緣故。

「聖人又欲東巡。」楊慎名一句話,讓葉暢明白了。

皇帝出巡一次,都意味著糜費巨萬,別的不說,隨行的軍士、官吏,數量就要以十萬計。這么多人吃馬嚼,還有要為這些人奔走的役夫的吃喝,全部加起來,所消耗的絕不是一點半點。

洛陽府庫當中,自然是有糧有錢的,但那些錢糧,卻不是楊慎名能動用。他能動用的,卻又要留下來防備不時之

「胡鬧」葉暢忍不住在心中大罵了一句。

這都什么時候了,李隆基這時還想著東巡,雖然夏季洪水災難不是太大,可也造成了幾千災民。

「至少溫泉宮那邊,陛下是一定會去的。」楊慎名補充了一句,然後苦笑:「故此,本官著實無能為力,想到你當初未有半點援助,便將一村之民自洪災中帶出……本官全力支持你,這兩千余災民,你安置得成吧?」

「某又不是官……」

「我知你志不在此,不過為了便宜行事,本官已經上表朝廷,如長安故例,特聘你為洛陽權錄事。」

葉暢實在無語了,韓朝宗那廝可是開了個好頭

錄事原本就不是什么美差,雖然也有品秩,算得上是入流之官,可是這個官位,原本是為那些不入流的吏員准備的,他們科舉無望,升官入流,就指望著這個錄事。

可見「錄事」這個官職定位是多么尷尬。

至於前邊加個「權」字,更是臨時的意思。有事時便用,沒事時便解聘,如今稱「權」,另一世稱「臨時工」,不管哪一世,都是最好的攜諉責任的對象。

這個楊慎名,也是不厚道

葉暢心中腹誹了幾句,不過他肚子里正暗罵,那邊楊慎名又道:「你志不在此,本官早已知之,權錄事參軍一職,不過是方便你行事。洛陽別處與長安不同,卻有一處都一般,就是滿地權貴,沒有個名頭,便是胥吏差役,你亦驅使不動。」

「就是加了一個權錄事之職,只怕也驅使不動。」葉暢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