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53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眾人入座之後,李冶為眾人清唱了一曲,換了往日,葉暢很願與這位艷名高幟的女道士打趣幾趣玩玩曖昧,但今日心中有事,實在有些食不甘味。

要想法子將這幾位拐到青海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幾位都是當今名士,葉暢雖然這兩年聲名鵲起,也只能算擠進了他們這些名士的圈子。葉暢遠赴青海軍中,那可不是中原,若是被人尋個由頭,以軍法殺了,他連向長安城中的玉真長公主求救的機會都沒有。

相反,帶著這些名高聲隆的名士去,到哪兒別人都會顧及這些名士造成的輿論之力。

但葉暢目的是拐他們去給自己加一層保護,而不是害死他們,故此年長的李頎首先就要被排除在外。另三位的身體,能否禁受得住高原反應的考驗,也還是個問題。

「十一郎,你方才小視孟嘗君,究竟是為何?」李頎還在琢磨著葉暢方才那句話,眾人笑聲略平之後,他開口問道。

葉暢心中一動,這是個契機。

「某向來不學無術,後來遇著李十二,他勸某多談史書,某看《史記孟嘗君列傳》,偶有所感。

眾人都側耳而聽,便是李冶,也不由自主坐正身軀,不知道葉暢又有什么振聾發聵的驚人之語。

然後葉暢毫不猶豫,便將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抄了來:「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並不象上回討論邊策那樣長篇大論,不過是四句八十八字罷了,葉暢卻說得鈧鏘有力,而且發人之所未發,讓在座諸人都是目瞪口呆。

「世人多言葉十一善詩而不善文,非文章之士,今日某觀之,葉十一非不能也,實不為耳。」良久之後,李頎嘆喟道:「千回百轉,文短氣長,此之謂也」

葉暢愧領了這種誇贊,不過他也知道,這段話傳出去之後,加上此前邊策論,他少不得獲一個好為驚人之語的評價了。

「以葉十一之見,孟嘗君當如何待士?」李白猶自不服氣:「馮援三彈鋏,豈非士乎?」

「馮援為孟嘗君市小義,為自身謀魚車,除此之外,遍覽史書,他於治國安邦富民強兵,可有一策?」葉暢哂笑:「故此,馮援亦是雞鳴狗盜之徒罷了……孟嘗君養士三千,多是慷慨悲歌之輩,實際做起事來卻要靠幾個雞鳴狗盜之徒,為何?」

「卻是為何?」

「徒知道理,卻不踐行罷了。」葉暢左右手各舉起一根手指,然後將兩根手指交差於一處,道:「這是知,這是行,要知行合一。」

「知、行?」

葉暢想著自己反正已經拋出不少驚人之論了,再拋出一些,也無所謂,便笑道:「《禮記大學》之中八目前二,一是格物,二是致知,我以為所謂格物,便是自世間萬事之中探究,所謂致知,便是將探究所得之理升為道。以此為基,進一步用道來引領行為,如此便是知行合一。」

這又是發前人所未言,特別是格物致知的解釋,葉暢說得極淺白,與漢時鄭玄將之注釋得復雜無比完全不同。

雖然眾人知道他這番解釋有些牽強,但是偏偏能自圓其說,一時之間,他們也無法反駁,因此只能相互瞪著眼睛,做個乖乖學生了。

「任何事情都當如此,知道了道理,便要用這道理去引導行為。比如說諸位,知道邊疆之策的道理,便想著去邊疆親身體驗查看,這就是……」

「不對不對,葉十一你說得不對。」岑參突然打斷了葉暢。

眾人中他年紀與葉暢最相近,而且與其余諸人多少有些失意不同,岑參今年科舉得意,他不願意留在長安等待選官,因此回到洛陽。當初邀葉暢去東北燕地,他最為積極,葉暢拒絕之後,他也最為失望,此時有了機會,當然要狠狠對葉暢吐槽一番:「你自己的邊疆策論,卻不肯親自去邊疆」

到了如今,這幾人哪里不知道,葉暢不願意去邊疆以身試險這使得他們對葉暢很有些失望,哪怕是葉暢推薦李白替代自己,也同樣如此。

聽得岑參的話,葉暢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暗說了句:岑參,你真是太體貼人了。

「怎么,啞口無言了?」岑參見他不作聲,只是拿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便嘲笑了一句。

「這個,某今次來洛陽,原是向諸位道別的。」葉暢仿佛是受不得他激,終於開口了。

在內心之中,葉暢再次默默地道:「岑參,以後某定然會好好報答你的。」

「哦,你是說……你也要去邊疆?」

「正是,某已經准備好,欲往廓州一行。」

「廓州……」

這個地名,若不是近來眾人屢屢討論邊境情形,只怕他們想個半天也不知位於哪兒。但現在,眾人已經明白,這個武德二年設立的廓州就是大唐與犬戎交戰的最前線,皇甫惟明兩三年前才收復

「你你怎么好端端地要去那兒,那可比不得燕地,那兒還在激戰」

「某敢陳邊策,豈有不去邊地之理?」葉暢正氣凜然地道:「諸君也太小看暢了」

「以前勸你一起去,你不總是以尚有要務來搪塞么?」岑參忍不住道。

「確實有要務,你們看。」

葉暢這下恨不得抱著岑參大贊好兄弟了。他一揮手,葉挺出去,不一會兒,和葉英一起進來,兩人手中都捧著一件厚厚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