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85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葉暢並不知道吉溫已經將他賣了,他本來以為這種私下交易,吉溫只會對李林甫隱瞞,卻不曾想,吉溫這廝竟然會將一切對李林甫合盤托出。

他心中並不著急,這兩日便留在香雪海,察看香雪海搜集的情報,想法子聯絡朝中有力人物,爭取將高適盡快舉薦上去。

「你不是鄭五么,怎么是你來這里?」這日他正察看著資料,卻聽說孟州那邊的管事派了人來,便召進一看,卻是那邊的一個佃戶。

「郎君還記得小人」鄭五極是歡喜下拜:「因為小人做事最上心,如今被提了隊頭,上面派小人來給郎君報喜了。」

「呵呵,什么喜,你家媳婦生了個男的還是女的?」

「郎君連這個都記得……」鄭五更是興奮:「是一雙兒女,雙胞胎,若不是郎君恩德,哪有他們

「這話可不能說,若不是你,哪有他們才對,哈哈。」葉暢心情難得愉快,與他開了個玩笑,然後又道:「既是對金童玉女,我得備上紅包禮金……」

「庄子上給了,給了一個月足月的假,還給了雞和肉,郎君……」

「庄子上是庄子上的,我的是我的。」葉暢掏出個荷包,從里面拿出兩枚金鑄的錢來,推了過去:「這可是我回來後聽得的最好消息,取名沒有?」

「未取呢,還請郎君賜名。」鄭五是個會來事的,雖然在家里早琢磨好了名字,可一聽葉暢問,靈機一動便答道。

葉暢也樂於用這種方式培養自己的親信,鄭五能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升到隊頭,多半是個好的庄客,給他子女取名,拉近彼此間的關系,也是一件好事。

「既是如此,男孩兒便為鄭和,女孩兒小字巧娘,你看如何?」

鄭五可不知道鄭和這個名字的深刻內涵,聞言頓時歡喜,覺得葉郎君不愧是有大學問的,忙不迭地拜謝,還說要讓兩個還不足三個月的娃兒給葉暢磕頭。葉暢笑著應過之後,鄭五才想起正事:「不過,小人來,卻是田里的木棉豐收,特來向郎君報喜,二千二百畝田,總共收了二十五萬三千斤棉。

「棉花一共收了二十五萬三千斤……是大斤?」葉暢聽得這個數字,也不禁喜道。

「是」

唐的大斤,約當於後世零點六五公斤,這么一算來,此時棉花產量畝產不過是一百一十五大斤,也就是後世的七十五公斤左右。不過,這是籽棉,而非皮棉,按照鄭五的說法,若折成皮棉,便還要縮掉三分之二的重量。二千二百畝田,總共產皮棉五萬五斤公斤,雖然這有唐時一畝較小的因素在里面,可放在後世,這數字當真不能算什么。

但在此時的大唐,卻已經相當了不起的了。即使是制成棉衣,也可以制成兩萬件以上了。

按此時吉貝布在中原的價格,這就是三萬貫以上的收益,扣除成本,也有五六千貫的利潤。

「這數字,報到玉真長公主府了么?」葉暢正琢磨著尋誰來舉薦高適,此時心中一動便問道。

玉真長公主不適合為舉薦人,但玉真長公主在京城里人面廣,她來找這個舉薦人完全沒有問題。

「棉花摘完不久,得知郎君回來的消息,上頭便派了小人來,如今長公主那邊,應該有數字,但未必准。」鄭五小聲地說道。

他雖是佃農,卻還有些精明,葉暢頓時會意,只怕這個數字還在保密之中。庄子里肯定還有玉真長公主的忠仆存在,但這些人得到的,只會是個大概數字。

葉暢卻是一笑。

他不准備向玉真長公主等保守這個秘密,因為他知道,整個行業鏈條之中,最賺錢的部分並不在於棉花的種植。

「很好,很好」葉暢笑道:「你遠來辛苦,先歇息去,在長安城轉轉,給你家娘子和兩娃兒買些東西去吧,若是沒有錢,只管尋這香雪海的賬上支取。」

打發走鄭五,葉暢起身,背著手在屋子里轉了轉,然後回到座位之上,開始提筆寫信。

信是給玉真長公主的,此時葉暢覺得,不用主動去尋玉真長公主了。只要看到這封信,想必這位李隆基的妹妹會迫不及待地來尋他才是。

寫完之後,他正准備命人將信送到玉真觀去,恰恰這時,看到高適走了進來。

「達夫兄今日回來得挺早啊。」

「興盡便散,長安也就是這么回事。」高適目光在葉暢面上打了個轉:「倒是十一郎你,今日甚是歡喜的模樣,不知是為何啊?」

「孟州來了人,說是木棉豐收了——二千畝收了二十五萬大斤的棉花。」

「這似乎不多啊?」

「確實不多,不過是因為第一年種罷了,只要風調雨順,以後還會增,估計幾年後,二千畝便能收五十萬斤,那個時候,這木棉產業,便是無盡財富……」

說到這里,葉暢難以按捺住興奮:「達夫兄,你可知道,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一項惠及萬民的產業鏈」

產業鏈這個詞,高適早就接受了,不過他還是想不明白,葉暢為什么會高興到這個地步。

他正待細問,這時南霽雲卻進來:「外邊來了人,這是名刺。」

葉暢接來一看,不禁神情大變。

李林甫。

名刺上只有這三個字,寫得也實在算不上美觀,但卻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凌厲。

高適瞄了一眼,也是神情肅然,稍頓一頓之後道:「他怎么派人送名刺來?」

「不知道」葉暢心中突的一跳,想到自己與吉溫的密謀,若說哪兒容易出意外,非此處莫屬

「我去見見此人,達夫兄請稍候。」葉暢道。

他出來後,看到的是一個青衣人,約摸四十余歲,看上去應該是李林甫的幕僚。見著他後,這青衣人便露出笑:「李公有請,葉參軍若是不忙,請隨我來吧。」

葉暢略一琢磨,便招來南霽雲道:「我這有信一封,原本是親自送去玉真觀的,如今既蒙李公相召,便由你替我送去。玉真長公主若問起我,便說被李公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