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129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洛陽城銅駝坊,背枕著洛水的,便是沈家宅院。

嚴格來說,這是「大」家宅院,祚羅稱制之後,蠻夷不曉禮儀,以「大」為姓,大門藝作為他的兒子,自然也是姓「大」,傳到沈溪這一代,才改了姓,以「沈」為姓自有其意。

沈溪臉上帶著笑,掙脫鶯鶯燕燕的環繞,獨自來到院中的一間小廟前。

他沒有進廟,合什默禱了片刻,結束之後,他的臉色變得陰暗起來。或許只有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那種浮浪子弟的味道才會全部收斂,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深沉。

就在這時,他聽得外邊有腳步聲。沈溪回過頭的一剎那,臉上又是笑容。

「郎君,上回到過咱們家的葉郎君求見。」來的管家垂頭說道。

「葉郎君……葉暢?」

「正是。」

「呵,他倒是個有趣之人,在長安城里,可是掀起了血雨腥風,轉眼便又跑到洛陽來了,莫非又想在洛陽搗鼓出什么大案子來?」

沈溪自言自語,眼中卻閃過一絲深深的忌憚。

原本以為葉暢乃是一方豪雄、一代才子,故此沈溪頗有結交之意,可是隨著對葉暢的了解,特別是前些時日長安城中傳來的消息,沈溪漸漸明白,這個葉暢,絕對不是他能降伏的人物。

甚至於親近他,都有可能有危險。

不過對方突然上門來拜訪,而且是這個時候,春節剛過之際,倒不那拒之門外。

想到這里,沈溪道:「請他進來,我在園子里與他一晤。」

沒多久,葉暢便出現在沈溪面前。與此前二人相見時相比,葉暢的個頭又高了些,膚色也黑了許多,那是在隴右高原上曬的。兩人相見,葉暢拱手道:「沈郎君風采依舊,今日某當了一回不速之客,還望沈郎君勿責怪。」

沈溪笑道:「你是無事不登門,登門無好事,葉郎君,你可曾救了我一命的,有何吩咐,只管說就是。」

葉暢看了看左右,沈溪會意,將隨侍諸人都遣走,心里卻更是狐疑:葉暢有什么話要說?

「聽聞渤海國白山上有許多巨木,不知是否為真?」葉暢問道。

這個問題讓沈溪愣住了,好一會兒他點頭道:「家中長輩,確實說如此。

「我有一事,想請沈郎君相助。」葉暢微一沉吟,然後接著道:「我有志於海外尋訪真仙,故此在武陟試造海船,如今船已造成,可是聽聞東海風浪極大,海中還有鯨鮫巨怪,而且海上茫茫,補給不易。我現在造的船,還不夠用,需得造更大的船。」

沈溪恍然大悟。

葉暢造船試圖出海的事情,雖然葉暢自己沒有宣揚,但沈溪對此並非毫不知情,他甚至知道,葉暢說動玉真長公主的理由,便是要去海外尋訪仙山。

「我生長於大唐,對安東之事,並不……」

「沈郎君為何招攬英雄?」葉暢有些失禮地打斷了沈溪的話。

沈溪臉色微變,卻沒有接口。葉暢盯著他,微微一笑:「沈郎君,明人不說暗話,我欲取渤海國巨木造船,故此有意在遼東建造船場,沈郎君有心回歸故地,我二人原可袒誠合作。」

「合作?」

「我需借沈郎君人手暫用,沈郎君可以我船場為掩護。」

對於沈溪這個人,葉暢亦下過一番功夫,如今渤海國的國主乃是大武藝之子大欽茂,與沈溪實際上是堂兄弟,但此人與乃父大武藝不同,對大唐表面上還算恭順,因此派刺客到洛陽城中來刺殺沈溪,這等會觸怒大唐的事情他敢做,必有其理由。

最可能的理由,就是這沈溪的一些動作,惹惱了大欽茂,甚至有可能讓大欽茂感覺到了威脅。

從這些跡象中,葉暢判斷,沈溪絕不是甘於寂寞之人。

「船場為掩護?只怕你那船場才辦起來,周邊便是一群虎狼蜂擁而至。葉郎君,遼東那兒的情形,你莫要看得太簡單了」

「我的敵人有四,其一乃新羅人,其二乃渤海郡國,其三乃高句麗余孽,其四為遼東各部——我知道那兒是個何等地方,但是,我背後有大唐。」

葉暢說到「背後有大唐」之時,自然而然有一種傲氣和信心,沈溪微一沉默,卻不得不承認,葉暢說得有十分道理。

這可是大唐最強盛的時節,周邊四夷幾乎都被大唐打遍了,大唐也吃過敗仗,有些敗仗還很慘,但是強大的國力,讓大唐能夠迅速恢復,而周邊四夷則是只要慘敗一次,便再無翻身之日。

「果然能得安東都護與范陽、平盧節度之支持?」沈溪問道:「你有把握

「朝廷旨意,你只管放心。」見他有些意動,葉暢又道:「遼東之地情形如何,你是最清楚不過的,朝廷待渤海國的態度,你也是清楚不過的。一個時順時叛的渤海國主,何如一個在大唐生在大唐長,天生對大唐就親近的渤海國主?」

這話一出,沈溪怦然心動。

他是聰明人,所則不會假借沉湎於女色而掩飾自己的野心,但正是如此,他才希望有一個機會,有讓他回到渤海國並坐上那寶座的機會。

「朝廷四境不安,怕是不會願意邊疆生事,更不會派兵助我吧?」沈溪猶豫著道。

「朝廷自然不會助你,助的是我,我」葉暢指著自己的鼻子道。

「你……我……」

沈溪頓時明白,助葉暢與助他是不同的

遼東至少在現在,名義上還屬於大唐,雖然實際上大唐的政令幾乎無法在此施行,可是新羅也好渤海國也好,都承認這塊地方乃是大唐的領土。朝廷若是支持他沈溪,那就是正面威脅到渤海國,渤海必定會撕破臉面,相反,朝廷只是支持葉暢在那邊造船出海,渤海國總不能為這點小事興兵

哪怕明知道葉暢那邊收納了不少沈溪的支持者,渤海國也只能小打小鬧,即使派兵,也只會少量出擊,而不敢大規模進發。

而且沈溪還想到更深的問題。

在沈溪看來,中原繁華,除非象他一般乃是渤海人,想著渤海國的王位,否則葉暢這般人物,如何願意去那寒冷偏僻的遼東故此葉暢所說的「造船出海尋仙訪道」的理由,沈溪還是相信一半的。既是如此,那船場勢力就不會長久,而且多用他的人,他甚至可以鳩占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