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72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這種正式的場合,善直原本是要穿著袈裟來的,但這莽和尚穿了袈裟不象大師倒象土匪,就連他自己也看不下去,於是又換了套武將的服飾。

聽得葉暢這樣說,他心中甚有同感,浴血奮戰的是邊關的將士,獲得榮譽與稱贊的卻是京里的這些老爺兵,怎么想也讓人不爽。

唐軍進入之後,緊接著便是俘虜。送往長安的俘虜其實不多,也就是五百余人,若不是為了滿足李隆基好大喜功的需要,葉暢原本是要將這五百余人盡數扔進礦井里去的。

長安百姓是見多識廣,一見便知是真的契丹人,而且葉暢挑出來的都是些長得丑陋凶悍的,故此眾人見到之後,更是嘖嘖稱奇:「這些契丹人可都是凶神惡煞一般,也不知遼東那邊是如何將他們捉住的。」

城上的李隆基看到這些凶悍的契丹人,也若有所思。在他登基以後,邊事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對付北方的突厥與西面的犬戎,對付契丹人的事情做得少一些。現在看來,這些契丹人也同樣是大唐之敵,只不過如今還暫時幼弱,若是給他們在遼東站穩了腳,過個數十年,甚至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

旋即李隆基便啞然失笑。

數十年後啊雖然臣民們一天到晚在喊萬歲,他自己卻知道,世上不可能真有萬歲之人。除非能找到仙人,得賜仙丹,否則人生難滿百年。他已經老了,在帝位上的時日已經不多,數十年後的事情,讓數十年後的人去擔憂吧。

若是葉暢真能尋著海外仙山,找到那傳說中的仙人……

李隆基終究是老了,即使是獻俘這樣能滿足他好大喜功心態的事情,都讓他難以長時間興奮了。

李林甫小心地收回了窺視的眼,李隆基的老態沒有瞞過他的眼睛。

而與此同時,李隆基身邊的太子李亨同樣也注意到了李林甫的老態。

控制大唐最高權力的這對核心組合,都已經老了,將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此時獻俘儀仗已經過去,但圍觀的百姓們卻感覺意猶未盡,他們現在只是看到了熱鬧,卻沒有看到他們想看到的人。便有大膽的喊了起來:「葉參軍,葉司馬,葉郎君」

「對對,哪位是葉郎君?」

「求見葉郎君」

初時只有一兩個好事者在人群中喊,很快喊的人多了起來,聲音匯成一片,喊得春明門城樓之上的人也聽到了。

李隆基啞然一笑,向站得比較遠的葉暢招了招手。

葉暢最初時並沒有注意到李隆基的招手,他身邊一官員提醒了聲,他才意識到,忙到了李隆基面前:「陛下,有何吩咐?」

「百姓在喊你,你且出去亮亮相,讓百姓知道,我大唐有這般的少年英傑

葉暢愣了愣,這等高調,可與他向來的習慣不合。

「陛下,遼東功勞,乃是將士們奮勇搏殺的結果,臣只是適逢其會,當不得這個……」

「讓你去你便去吧,朕豈是賞罰不明之人,只要你心向朝廷,立了功勞,朕必然不會虧待你」

李林甫在旁邊垂下眼瞼,葉暢無奈,只能轉過身,走向城樓前。

有機靈的太監在城頭已經大喊起來:「奉聖諭,兩京河道大使、遼東行軍總管府錄事參軍、積利州司馬葉暢接見百姓」

那些想看看葉暢的百姓頓時向前擁了幾步,若不是士兵差役們彈壓,只怕他們都要涌到春明城下了。

李亨神情有些冷,這種榮耀,原本只能屬於他這個太子

葉暢出現在城頭,萬眾矚目,無論是看清了他的,還是未曾看清他的,都不禁歡呼起來。

他也算是少年英俊,長得對得起觀眾,立有卓勛,能賺錢,又有和公主、宰相之女的緋聞,故此百姓見過之後,只覺得名副其實。那些年輕血熱的書生,雄壯有勇的俠客,見他那風光,也不禁心生向往。

「大丈夫當如是也」不知多少年輕人心中,生出這樣的想法來。

「這位就是葉十一?」

「是,上回你沒見著,聖人與李相公為了搶他為女婿,幾乎打起來了」

「說得好象你看見了似的,聖人與李相公豈會做這等粗鄙之事,我聽說分明是聖人與李相公引經據典吵了一番」

「嘖嘖,若我能有葉郎君這般運氣,遇到仙人指點就好了」

「你別做白日夢,也不照照鏡子,就你這模樣……」

葉暢享受了一回明星待遇,外邊的百姓們看他模樣,有人起哄,甚至隱約有萬歲之聲喊起。葉暢心中一凜,回過頭來,看到李隆基面色仍是帶笑,而李林甫神情陰郁,另有一雙陰冷的目光,卻是屬於太子李亨。

李隆基這可是將他架在火上烤啊,這般情形,日後便是罪名

他心念一轉,在城頭上突然大叫道:「千古一帝,陛下萬歲」

「千古一帝,陛下萬歲」跟在他身邊的那些衛士們,不明白葉暢為何會突然這樣喊起來,但是他們是服從葉暢命令已經成了條件反射,當下也大喊起來。

城頭上傳出「千古一帝,陛下萬歲」的聲音,周圍站著的軍士,便也跟著喊起,然後靠得近的百姓,外圍的百姓,受氣氛感染,大多數人都喊了起來。

一時之間,「千古一帝,陛下萬歲」之聲,如春雷滾滾,震動長安城。

這並非事先排演好的,李隆基當然清楚,他原本方才對葉暢已生出某種心思,但如今聽得這四周都是這般激動人心的呼喊,那種心思,頓時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得與自滿。

葉暢如此少年英才,非自己治下,誰人可用之?外邊百姓的呼喊,正是證明,他這個皇帝數十年來威望無朋,文治武功,確實可謂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