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66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我以為,南詔無論剿撫,都不可急圖,不要指望能畢其功於一役,當初諸葛孔明平定南蠻,尚需七擒七縱,如今朝中將帥,無人能及諸葛孔明,軍中士卒,亦未必有蜀軍適應劍南氣候。故此,當在蜀地擇精壯為兵,募集三五萬人,訓練兩年,再談剿撫。」

葉暢知道,自己所獻之計,必然是誰都不歡喜的。

李隆基不喜,如今的他好大喜功,已經習慣了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南詔既叛,無論剿撫,他都希望能盡快出結果。李林甫不喜,這方法確實是上佳妙策,但是李林甫更希望看到的是楊釗在劍南慘敗,最好連性命都丟在南詔。楊釗更是不喜,他希望的是葉暢向李林甫開口替他求情,讓他留在長安。

但葉暢卻只能這么說,比起在場的這三位,他終究還是有些下限的,不忍心數以萬計的大唐將士,數以千萬計的大唐財富,因為這三位相互之間的鉤心斗角,而成為雲南山林之中的白骨與血土。

「十一郎在遼東時銳意進取,在劍南倒是小心謹慎起來了。」李隆基淡淡地道:「朕知道了……楊卿,看來你是非要出去這一趟。南詔既叛,劍南震動,朕也需要信得過的心腹之臣前去安定人心,朕為你抽調精銳,南詔國小力弱,我看除去劍南節度使本道人馬,再撥你十萬兵馬,當足以制之」

李隆基明顯流露出傾向於剿滅南詔的意圖,而且下定決心,要讓楊釗去,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有意扶植楊釗取代李林甫,楊釗也確實比起前幾個人選做得漂亮,只是論及功績、資歷,楊釗終究是缺了些。現在舉全國之力,助他在劍南立下功勛,那么再回朝中時,取代李林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至於李林甫在朝中使壞,讓楊釗不能成功——天下畢竟是他李隆基的,有些事情他可以馬虎,有些事情他卻是絕不馬虎。

李林甫也知道李隆基的打算,但他心中卻是冷笑,只要將楊釗趕出長安,還不知多少人會眼巴巴盯著楊釗的位置,那個時候,楊釗要應付的就不是他李林甫,而李隆基盯著他有什么用,太多的想要取代楊釗的人,會將他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葉暢有些急了:「此事當慎之,蜀道之難,遠勝他處,而入南詔,更是難上加難。宜緩圖不宜急取……」

他話尚未說完,那邊楊釗突然開口道:「聖人任臣為劍南節度,臣身荷聖恩,不得不拼力擔之……但是臣力有限,需得助力,請以葉暢為營田大使,隨臣入蜀」

葉暢接下來的話被堵在喉里,嘴巴張得老大,滿臉都是愕然。

旁邊的高力士暗暗一握拳:果然,楊釗就算還不是李林甫對手,可是比前幾個要強得多啊

李隆基聽得楊釗這建議,也有些意外,他看了葉暢一眼,又看了看李林甫,李林甫面色陰沉,似乎想要反對,而葉暢表情驚愕,卻是沒有任何准備。

楊釗的提議,想要葉暢相助是在其次,他真正的目的,只怕是拉著葉暢去分擔責任。李林甫既然視葉暢為婿,那么葉暢到了劍南後,李林甫不但不能在背後使壞,還得全力配合,否則葉暢就是楊釗的替罪羊。

不過楊釗做此提議,也就意味著他將葉暢徹底推到了李林甫一邊。

葉暢在反應過來之後,深深看了楊釗一眼,楊釗卻沒有看他。

李隆基思忖起來,現在雖然陷入沉默,但大家的態度幾乎都表明了。葉暢是進退維谷,他自己不願意去,卻又不好反對;楊釗就是要不顧一切拉他下水,哪怕將兩人之間七八年的交情全扔進去也在所不惜;李林甫則是拼著將葉暢拋出去,也要解決掉楊釗,完成這一次兌子。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對他最有利?

思忖良久之後,李隆基道:「既是如此,便以楊釗為劍南節度使,以葉暢為嶺南經略使、姚州都督、劍南道防御使、營田使——十一郎,還記得數年前你的經營邊疆之策么,我許你在南詔放手行之,你還需要什么?」

若無最後一句話,便還有商量的余地,但最後一句「你還需要什么」說出,言下之意就是葉暢非去不可了。

葉暢也不曾想到,事情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旁邊的李林甫神情更為陰沉,但仍然沒有表示反對。

「怎么?」

「臣……」

葉暢沉吟了好一會兒,然後抬起頭來,眼中閃閃發光。

所有人都以為,他將吃一個大虧,都以為,此次被楊釗拽去劍南,肯定是吃力不討好,甚至有可能成為楊釗的替罪羊。就是李林甫,面對楊釗的威脅時,也有意將他當成兌子。

那么自己就要讓所有人都驚一回

「臣願為劍道防御使、營田大使、先鋒,楊侍郎只需在成都坐鎮,南詔之事,臣一力擔之」葉暢道。

「呃……」

被人利用,葉暢並不生氣,但是被人折騰,他如何能沒有怒氣故此,他在做出決定之後,便毫不猶豫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讓不懂軍事沒有軍略的楊釗老實呆在成都,不要去於涉他在前線的作戰

這個要求,也就意味著若是他在前線立了功,楊釗分不到什么功勞,他若是吃了敗仗,楊釗也不會承擔什么責任。李隆基心里還有些猶豫,對葉暢的能力,他相當信任,覺得葉暢若能成功,楊釗得大功勞,正好可以回長安為相。可是楊釗自己聽了卻是歡欣鼓舞,不待李隆基說話,便開口道:「正當如此,臣不知兵事,葉十一熟諳軍略,由他專斷,本該如此」

他對於邊功,並不是十分熱衷,只要拍足了李隆基馬屁,內又有楊玉環相助,何愁不能升官?

楊釗這般說了,李隆基也只能允之,李林甫在旁眯眼想了想,也沒有什么反對的言語。葉暢見狀,進一步又提道:「聖人多調兵馬,臣不知將從何處調,另外,遼東之職司……」

「遼東職司,自然不動,你去劍南,不會太長時間。」李隆基聽得葉暢很痛快地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自然不吝嗇:「還有何事要求,你只管說。」

「臣是否可以調動劍南各州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