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69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長安城中,不知如何了。」

閉著眼,靠在榻上,李隆基緩緩說道。

他們出來得甚是狼狽,不過好在有轍軌,李隆基等貴戚倒沒有受到太多罪。但是因是臨時逃出,所以征得的轍軌列車不足,皇族、貴戚和高官們已經勉強,那些隨扈的禁軍將士,便只有騎馬或步行。

而且馬匹數量也是不足,他們順著轍軌到達咸陽之時,人困馬乏,尋覓咸陽令,發現此人得到消息已經逃走,而且據聞安祿山一支部隊,正涇陽趕來,准備斷絕咸陽古道。故此李隆基等連喘息之機都沒有,胡亂征集了些馬匹,便繼續上路,行了數里士卒飢寒難耐,一個個鼓噪起來,李隆基便將列車驛站驛吏獻上的食物分與眾軍士。

雖然僧多粥少,但不患寡而患不均,軍士見天子所食與自己相同,暫時偃旗息鼓。車隊又繼續前行。但是到金城縣時,再次遇到麻煩,長安大亂的消息,同樣已經傳至此處,金城令閉城自守,下令斷絕了轍軌,甚至挖斷了數百丈路基。這等情形之下,又是一頓折騰,他們才過了金城縣,復又上轍軌列車,重新向西進發。

京中禁軍,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哪里受過這樣的折騰,一個個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李隆基對此略有所覺,但是他想的是只要到了岐州,情形就會好些,因此也沒有太在意。相反,他對於長安的情形,倒是更關心,畢竟若是長安城被李亨、安祿山折騰得太慘了,他回來之後不復當初繁華,那實在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現今尚未有消息傳來。」陳玄禮低聲道。

「葉卿的情形如何?」

「因崔乾佑步步緊隨的緣故,葉暢無法擺脫逆賊來與聖人會合。」陳玄禮道:「他這般做是對的,若是草率與聖人會合,只會將禍水引至聖人身邊。」

「朕知道……朕知道……葉暢忠心,朕已知矣。」李隆基面帶愧色,長嘆息道:「天寶初載以來,朕頗誤國事,信任奸佞,乃至有今日之禍。唯一可取,便是用了葉暢,任其放手施,外得拓疆土,內能安社稷……」

陳玄禮默然不作聲,只是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惜哉,當初若不是李林甫所誑騙,朕豈失此愛婿?幸哉,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李隆基嘴里念念叨叨,正此時,卻聽得外頭吵鬧起來,他打發陳玄禮出去看,不一會兒,陳玄禮面帶異樣之色回來。

「出何事了?」

「是楊相國要見聖人。」

「楊國忠……他又有什么事情?」李隆基有些不耐煩地坐正身軀,瞄了身側的楊玉環一眼:「好吧,讓他進來。」

楊國忠被禁軍攔在車外,甚至連替他通稟一聲都不干,他心幾乎到嗓子眼上來,情知自己已經失了聖眷。好在此時李隆基召他的消息傳出,他一臉怒氣地登上了這輛臨時改裝的御車,先是狠狠瞪了陳玄禮一眼,但是他也知道,此際並不是在陳玄禮面前作威作福的時候,因此也就是瞪了一眼,然後向李隆基行禮道:「陛下,臣思量再三,哥舒翰那邊,亦是去不得也。」

李隆基眉頭一皺:「何出此言?」

「安祿山胡將,有逆心,哥舒翰亦胡將也!」楊國忠道:「若聖人入其境,他自己便是沒有二意,安知帳下未有鋌而走險之輩?」

他這個理,有些牽強,因此李隆基並沒有什么反應。楊國忠看了他一眼,然後又道:「另外,河西、隴右,窮困之地,聖駕至此,逃出京中的文武大臣必定前來,以河西、隴右如何能支撐這許多人開銷,況且此際戰事先,一切先軍,如此艱辛,臣等雖是不懼,但陛下與娘娘萬金之軀,安可久處?」

李隆基早就不是那個勤儉的君王了,他這兩日在行程當中,諸多不便,雖然暫時忍住,卻被楊國忠這番話又勾了起來。確實如楊國忠所說,他帶著文武跑到哥舒翰那兒之後,肯定要重立朝廷,各種支出用度不在少數,只憑借隴右、河西的財賦,只怕難以支撐。

見李隆基似乎有些意動,楊國忠又拋出了他的第三個理:「其三,關隴一帶,將成戰場,無論河西還是隴右,都在戎狄卧榻之側,戎狄知我國亂,必生覬覦之心。故此,哥舒翰之處,非安居之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聖人至尊之軀?」

這個理就非常打動李隆基的心了,安全畢竟是第一位的,若是犬戎、回紇甚突厥殘部乘著中原內亂的機會也參上一腳,他難道還要到處東躲西藏么?

「那依你說,當往何處去?」

「劍南,富庶之地,成都,天府之國,陛下可巡幸於此,暫時駐蹕。一來可以令葉暢、哥舒翰無後顧之憂,與逆賊決戰,二來也便於陛下調度劍南、江南財賦,支撐戰局。」

楊國忠在最初的驚惶失措之後,現在漸漸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不佳。當初同意去哥舒翰處,是急切間想不到辦法的辦法,但現在則不然,他有了更好的選擇。

崔圓被他留在劍南,雖然高適成了劍南節度使,但因長期駐於昆州的緣故,所以留在成都的還是崔圓。此人乃是他的心腹,有他的配合,楊國忠要是領著李隆基到了這里,以宰相身份,挾天子之威,令高適交權,並非不可以的事情。

若能得劍南一道的財權與兵權,他的宰相位置便又鞏固了,至少不必象現在一樣,擔心自己的位置不保。

而對於李隆基來說,楊國忠的幾個理並非沒有道理。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此前予安祿山權勢太重,正兵、私兵加起來幾達全國三分之一,而李亨多年太子,對邊將也確實有幾分號召力,別的不說,他准備去投奔的那位哥舒翰,便與李亨暗通款曲。雖然他肯定不會與安祿山合作,可是若與李亨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