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百湟谷(1 / 2)

醉枕江山 月關 1572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醉枕江山最新章節!

吐蕃通峽?

大名鼎鼎?

楊帆還真不知道,所以他只能慚愧地搖搖頭。

沈沐知道他幼時在南洋生活,成年後就到了洛陽,沒有去過其它地方,見他不知也不以為奇,便道:「如此說來,你對隴右大敵吐蕃人也所知不多了。那我就簡單地給你說說,最後再說這個吐蕃通峽。」

楊帆道:「請指教!」

沈沐道:「說起四夷狄蠻,我中原一向視之為野蠻,不屑一顧。可是這個大概只能體現在文教和民生方面,說起軍事么,呵呵……」

沈沐搖了搖頭,道:「先說兵力,吐蕃人口不及我朝,但是全民皆兵,總兵力至少能湊出四十多萬。而我朝總兵力大約在四十至六十萬之間,宿衛京城需至少五萬兵馬,遼闊的疆域都需要駐扎軍隊,所以我朝對吐蕃用兵時鮮有超過二十萬人的時候,而吐蕃可以就近調兵,論兵力,我朝屈居下風。

再說戰力,吐蕃人軍即是民,民即是軍,民風彪悍,尚武好斗,打起仗來悍不畏死,每戰常是前隊全部戰死,後隊才投入戰斗,勇武絕不遜於我朝軍隊。

再說到武器裝備,吐蕃人同突厥人不同,他們的弓矢不算厲害,厲害的是他們的甲胄和兵器。吐蕃的精銳部隊人和馬都會披上鎖子甲,周身遍覆甲胄,唯開兩眼,非強勁利刃不能傷。他們不只善騎,而且精於步戰。雖然他們未必學過我朝兵法,但是草原民族自狩獵之中悟出的分合圍獵之法,比起我朝兵法亦不稍遜。

楊帆倒抽一口冷氣,吃驚地道:「他們竟然這般厲害?」

在楊帆的想像當中,本以為這突厥、吐蕃就是一群叫化子兵,上陣時不外乎是皮毛外裹,手持大棒鐵叉。比起災荒年頭聚眾嘯變的難民也差不多,怎知他們在軍事上較之大唐竟毫不遜色,而且他們兵力占優。又據地利,難怪大唐對西域用兵一向慎之又慎。

沈沐道:「不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若是一味狂妄地以天朝自居,那是要吃大虧的。吐蕃武力若非如此強大,你道上元節時,吐蕃使節何以敢在天後面前那樣倨傲,竟敢公然索取『金甌永固杯?』」

沈沐笑了笑,又道:「當然,他們也有他們的短處,而且是他們無法回避的短處,這個咱們以後再說。今日只說敵之所長,吐蕃人不但擅於作戰。而且擅於『用間』。一說到野蠻,總讓人覺得他們凶殘成性,空有一身蠻力,卻很容易讓人忽略了他們的智慧。

說句不客氣的話,吐蕃在『用間』上。遠比我朝下的功夫更多,他們的斥候,就是我方才所說的通峽,比起我朝的斥候探馬要強大百倍。吐蕃在他們的領土上,在他們占領的領土上,在他們想要占領的領土上。耳目遍布,無孔不入。

這些斥候探子,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一伙人,也可以是扶老攜幼的一家人,甚至是一個小部落,他們甚至把被征服部落、地區的士民也編為斥候,在控制住他們的家人之後,遣派出來充當耳目……」

楊帆想起他在洛陽修文坊時,從那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坊民中打探消息的事情,不禁恍然道:「我明白了,這些人一旦潛入我們控制的地方,就會滲入各行各業,甚至成為官府的仆役、軍營的輔兵。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不可能毫無跡象,而這些無孔不入的眼睛和耳朵,只要你聽到一點、他看到一點,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份絕對詳盡真實的情報。」

沈沐點點頭,道:「不錯!不過他們不只刺探情報,還會利用隱蔽的身份,故意挑起一些沖突,激起軍隊與地方百姓之間的矛盾,有時候他們還會搞搞刺殺、打打伏擊,弄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楊帆道:「就比如剛才那一幕?」

沈沐再度把目光投向窗外,若有所思地道:「我只希望,確實是這樣。否則的話,就表明……你們秘潛隴右的消息,已經泄露了……楊帆以為接下來的路會很不太平,可是他們一路西行,始終不曾經歷一戰,一路下去風平浪靜。

有幾次在人煙稀少的荒嶺叢林中,他們也曾看到過幾次死人,剛剛死去的人。但是每次他們都能在附近的黃土壁上或者樹干上發現一個「箭頭」的標志,一旦看到這個標志,沈沐的人上就會放棄警戒,很坦然地繼續前行。

聯系到此前沈沐曾說過的叫張義親自帶人護送他們西行的話,楊帆便猜到這個箭頭必是那個張義留下來的記號。

後來,他們經過一些城鎮歇息閑逛的時候,楊帆常常會聽到一些商旅變聲變色地提起『小飛將』又擄了多少貨,又殺了多少人,聽的多了,他便知道這位『小飛將』是縱橫隴右、聲名極響的一個馬匪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