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最佳人選(1 / 2)

醉枕江山 月關 1864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醉枕江山最新章節!

早餐的吃食比較簡單,砂鍋里盛著香噴噴的碧粳雞粥,色澤勝雪的越窯白瓷盤里盛著綠油油的白灼青菜,這是一早在皇家菜棚里摘取的,是公主殿下才可享有的專利。色澤如冰的秘色瓷碟里盛著各色的小點心,還有一早才出爐的蒸餅,然後是腌鹿脯、紅蟲脯……

炯、煮、燒、烤、烙,燙、炒、炸、蒸、脯、腌、膾,菜量都不多,每樣都用小碟盛著,可是各色菜式卻已包括了以上各種烹調方式。菜餚不但可口,而且極為美觀,盛在精致的瓷器里面,讓人一看便食欲大振。

楊帆吃的很香,一直專心志致地消滅著盤中美食,所以直到半飽,他才發覺太平公主不知何時已經停了玉箸,一手托腮,妙目流盼,津津有味地看他吃東西。楊帆含著一口食物,含糊地問道:「怎么?」

太平公主嫣然搖頭:「沒什么,喜歡看你吃東西。」

聽著她的話,脈脈柔情,便似她身上如蘭似麝的香氣一般,慢慢沁進他的心田,手邊那碗碧粳雞粥吃起來似乎味道更香了。

吃到八成飽,楊帆便拾起雪白的絲巾,輕輕擦了擦嘴巴。飢不飽食、渴不狂飲,楊帆自幼隨在虯髯客身邊,這些健身養體的知識自然是清楚的。

侍女又為他們端上一碗水色澄清的湯,這是用石耳、石發、石線、海紫菜、鹿角脂菜、天花蕈等鮮物調制出來的十遠羹。

楊帆用湯匙有一下沒一下地攪著湯羹,抿一口鮮涼可口的湯汁,漫不經心地道:「隨你上山的這些人,雖然職位不是很高,可是個個身居機要,其中張氏兄弟肯定不是你的人了。至於其他那幾位,應該都是你的人了吧,你能延攬到這么多的青年才俊,著實了得。」

太平公主笑而搖頭:「非也!高戩是我的人,張說不是,此人甚有才華,我倒真的有心把他招攬到門下。高戩與他素有交情,這次讓高戩把他請了來,也算一次試探。至於崔家兄弟……」

太平公主想了想道:「他們才剛剛投到我的門下。我有多大的實力,其實他們並不清楚,只是我在母皇面前還能說得上話,所以托請到我的門下罷了。我還在觀察,若是可造之才。倒不妨好好栽培他們一下。」

「哦?那個和尚又是怎么回事?」

楊帆的語氣似乎漫不經心,可是怎么聽都像是在質詢呢,太平公主臉上的笑意愈盛:「自玄奘取經歸來,佛教勢力隱隱然便可與道教分庭抗禮了。道教是我李唐國教,與我李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母皇為了遏制道教,便大力栽培佛教。如今佛教勢力已經躍居道教之上。

而惠范,於佛教中有著極崇高的地位,關鍵時刻,如果能夠得到他的支持。就會有大量的信徒站在我這一邊。這些信徒,可不都是平民百姓,他們之中有官吏、有將領,也有兵士。這樣的人,還不值得結交么?」

太平公主說完。似笑非笑地瞟著楊帆道:「人家都交待完了,郎君還有什么問題?」

楊帆摸摸鼻子,酸溜溜地道:「聽著全然無涉於私,可我瞧著怎么有人接近你,並不是想要拜到你的門下,而是想要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呢?」

太平公主蛾眉一挑,洋洋得意地道:「那是自然,本公主天姿國色,還怕沒有人仰慕么?」

楊帆道:「是啊是啊,天姿國色、身懷六甲的一個『孕婦』,真是叫人垂涎三尺。」

太平公主樂不可支,咯咯地笑倒在桌上,笑了半晌,才拿起一個琥珀色的細頸瓷瓶兒,笑喘著遞給楊帆,道:「喏!」

楊帆道:「這是什么?」

太平公主道:「這是醋呀,郎君這么喜歡吃醋,不妨多倒一點兒!」

楊帆綳著俊臉,綳了沒多久,忍不住「噗哧」一聲樂了出來。

說說笑笑間,一碗「十遠羹」吃完,侍婢撤了飲食,又端了一盤切好的胡瓜上來。

本來太平公主作為女皇最寵愛的女兒,給她摘兩枚金桃也不怕沒處報帳,只是那棵精心侍弄的金桃樹今年結的果子本就不多,估摸著上元佳節時能夠進奉的熟桃極少,又被楊帆監守自盜,給他的老婆孩子摘了幾個嘗鮮,薛湯丞可不敢再進奉公主食用了。

瓜肉已經切好,都用牙簽扎著,太平公主拿起一塊瓜肉填進嘴里,對楊帆道:「郎君且耐心在這里住些時日,就當修身養性了。來俊臣那里也不用過於擔心,回頭我知會唐筱曉,讓他關照你些。至於來俊臣,他這次沒敢把你牽扯進劉思禮一案,那么一時半晌也就奈何不了你,在他重返三法司之前,他是沒有多少手段對付你的。」

楊帆道:「我的前程並不著急,你現在最緊要的事,是鞏固、擴大我們在朝中和南疆各地得到的好處,最多用三年的時間,幫助心向李唐的官員們鞏固權位,同時把一些重要人物逐漸調往中樞要害。」

太平公主道:「我知道,這件事只能緩緩為之,一時也急不來。不過,母皇對軍權一向看得很緊,北衙就不用說了,就連南衙實際上掌握在宰相手中的軍權也所剩無幾,大將軍的位子幾乎都是姓武的,哪怕往里邊安插一個人都難如登天,也很容易引起母皇的警惕。」

說著說著,她那雙標致的眉輕輕蹙了起來,憂心忡忡地道:「可是未來一旦有變,如果沒有兵,只怕是萬萬不行的。」

楊帆的眼睛突然一亮,急問道:「你認為,如果來日一旦有什么變化,是以什么方式改天換日的可能最大?」

太平公主思索片刻,緩緩答道:「皇位嬗遞、政權更迭,如果不是以合法繼承,又非以一國取代另一國,自然是以宮廷政變最多。武周說是一國,可實際上。天下人依舊把它當成李唐的一部分。